2016年7月10日,华北平原的烈日炙烤着大地,童氏食品集团旗下一座特殊的工厂在高墙电网的环绕下运转如常。这里的生产线旁,身着统一工装的工人们正将新鲜蔬菜清洗切片,而他们胸前醒目的编号揭示着特殊身份——这些曾在娱乐圈呼风唤雨的影视公司老板们,如今成了食品厂的“特殊员工”。
“报告!3号生产线王某装袋不合格率超15%!”车间主任的呵斥声响起。镜头转向流水线末端,某昔日身价百亿的影视大亨正手忙脚乱地将泡菜塞入包装袋,额头的汗水滴落在操作台上。按照规定,他本月的“工资”将因此被扣减三分之一,而居住环境也将从单人间降级为八人通铺。
童浩林站在监控室里,看着屏幕上的实时画面。苏婉婷递来最新的财务报表:“这个特殊工厂投产后,不仅解决了监狱系统的劳动改造难题,还带动周边税收增长27%。”她调出宿舍分配系统,“表现优异的服刑人员能获得单人间奖励,里面配备独立厨卫、小书房,甚至还有智能学习平板,用于法律与职业技能培训。”
此时,京城某军区大院中,韩雪正认真翻阅着星辰光影影视公司的企划案。作为老首长的孙女,她从小便恪守原则,坚持不拍吻戏的底线在娱乐圈独树一帜。手机突然震动,是韩三平的视频通话:“雪儿,浩林想邀请你担任华东分公司副总裁。星辰光影要打造‘纯净影视生态圈’,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是叔,我从未涉足过管理岗位……”韩雪有些犹豫。屏幕里,童浩林接过话头:“正是因为您的纯粹,才需要您来重塑行业风气。华东分公司将重点开发红色题材与正能量作品,用老首长那代人的精神感染观众。”他展示了与军方合作的“强军光影计划”,“而且我们的量子拍摄技术,能让演员在零接触的情况下完成对手戏。”
与此同时,在张艺谋的工作室,这位华语影坛的巨匠正凝视着窗外的雨景。茶几上,星辰光影的聘书静静躺着,开出的条件令人难以拒绝——副总职位、独立创作基金,以及对所有项目的绝对艺术话语权。“张导,童总说想请您主导拍摄《大国工匠》系列纪录片,用电影级手法展现中国科技突破。”助理的话打断了他的思绪。
张艺谋着聘书,想起与传统影视资本博弈时的无奈。童浩林提出的“科技+艺术”理念,以及对创作自由的尊重,让他心动不己。他拨通了童浩林的电话:“我可以加入,但有个条件——启用新人导演,给影视圈注入新鲜血液。”
半个月后,星辰光影的华东分公司正式揭牌。韩雪身着干练的职业装,站在红毯上发言:“我们承诺,所有演员的选角将基于演技而非潜规则,所有剧本的诞生将源于真实而非资本操控。”台下,数位老首长亲自到场祝贺,他们的目光中既有对晚辈的期许,也有对娱乐圈乱象终被整治的欣慰。
而在那座特殊的食品工厂里,一场特殊的表彰大会正在进行。五名表现优异的服刑人员被授予“改造标兵”称号,他们的居住环境升级为温馨的单人间公寓。当曾经的影视公司老板李某拿到独立书房的钥匙时,这个在法庭上都未曾落泪的男人,突然泣不成声:“在这里,我第一次体会到靠双手劳动的尊严。”
童浩林在大会上宣布了一个重磅决定:“表现特别突出的服刑人员,刑满后可优先入职星辰集团的合作企业。”他展示了与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协议,“我们不仅要惩罚罪行,更要给予重生的机会。”
夜幕降临,食品工厂的灯火依旧通明。流水线上,服刑人员们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他们生产的泡菜、罐头将销往全国。而在星辰光影的剪辑室里,张艺谋正与新人导演们激烈讨论着拍摄方案,量子渲染技术生成的虚拟场景在屏幕上不断变幻。两个看似不相关的场景,却都在童浩林的布局下,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齿轮——一个重塑个体灵魂,一个净化文化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