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山中有人家
桃花山中有人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桃花山中有人家 > 第137章 未命名草稿

第137章 未命名草稿

加入书架
书名:
桃花山中有人家
作者:
冬日情书
本章字数:
4540
更新时间:
2025-07-07

恰好外头又下了起雨。

叶春找来了竹匾,把沥过水的地衣,平铺在竹匾上。

架在炉子上方,利用剩下的木炭,进行烘干。

地衣比较薄,炉子的炭火又比较大。

得时常翻动,好在他们有的是时间。

这场雨,一共下了三天。

雨停的时候,周宋把灰灰从牛棚里放出来。

车板子也拿出来晾晒。

又到了去丰城采购的时间了。

也顺便问下黄娘子那房子的情况。

下雨的这几天里,周宋说了一些典房的例子。

那俩骗子虽然骗了人。

那典房的契书却是盖了红契在官府备案了的。

黄娘子若是想要房子收回去。

一年后,需得拿出典房的钱。

典房的钱,一般是房价的二分之一,或者是三分之一。

不是个小数目,若是拿不出典房的钱。

这房子想要回去,可就难了。

叶春沉默着没有说话。

到了乌衣巷,樊婆子叽叽喳喳几句。

说是早上衙役过来通知黄娘子,那黄忠全找到了。

叫了黄娘子过去领人。

叶春急问:“可还说了其他的?”

樊婆子压低了声音:“说是情况不太好。”

叶春一时没有明白,茫然:“什么情况不太好?”

马上反应过来,估计说的是黄家的情况不太好。

周宋有些不耐,看着叶春担忧的模样。

瞪了樊婆子一眼,怪她多嘴多舌。

樊婆子很快回过神来,往自己嘴上轻打了一记。

“瞧我着破嘴,说这许多与夫人,倒是惹夫人担心了。”

周宋和樊婆子却想多了。

叶春是最怕麻烦的一个人。

她才不会去趟黄家的这浑水。

只是毕竟是有合作在的,日后少不得打交道。

于是掏了几个钱,让樊婆子去巷口找个闲汉。

打听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

樊婆子这个年纪,最是爱看热闹的人。

这光明正大去打听事,还有赏钱拿。

忙急匆匆的去了巷口。

周宋皱着眉:“拿些钱出来,买了那酱萝卜的方子,日后这黄家不要来往了,一家子不省心的,还是个读书人呢,若是中了功名,也是昏官一个。”

这话说的有点重。

倒是与叶春想的一样。

叶春忙抓住周宋的胳膊,叫他不要说了,小心隔墙有耳。

吩咐小桃和如意去做事。

把常嬷嬷叫来问了一些问题。

晓得这几日,黄娘子来,樊婆子和常嬷嬷都以她身体不好需要休养为由。

一次也没有让她进二门。

这才放心了下来。

到了午饭时分,樊婆子才回来。

先舀了一瓢凉水,一口喝尽。

才说了她打听来的事情。

在场的人听了都愣了。

叶春觉得樊婆子怕是有所夸张。

周宋也想把这件事迅速解决。

托人叫了老全去叶楼吃酒。

叶春在屏风后面,张着嘴,听完了全程。

原来这真相比樊婆子听来的更为炸裂。

原来这黄忠全是个傻的,听信那妓子的言语。

苦闷极了,被那妓子和牙侩,两杯酒灌下去。

签下的一纸“婚书”。

就做梦等着黄娘子去“提亲”了。

结果睁开眼时,旁边爹爹和爷爷的身体都臭了。

身旁是不能动弹的阿奶。

他自己在雨中淋了两天,烧的只说胡话。

还是有人避雨,路过这里,吓得半死,才报了官。

这才通知黄娘子去领人的。

至于那妓子和牙侩,也是官府的老熟人了。

他们流窜在蜀地一带作案,行事极为谨慎。

每两年就要换一个地方。

蜀地多山,交通不如平原便利。

竟让她一连骗了许多个州县。

之前都是小打小闹,几十个到几百个铜钱而己。

这次竟闹出了人命,确实不能姑息了。

如今往几个州县通了信,准备合力捕捉这两人归案呢。

只是山高路远,若是这两人逃去哪个山里窝着,还真不好找。

老全走了以后。

叶春从屏风后出来。

周宋再次提出,要跟黄家解约。

叶春目光灼灼:“是不是抓住了那两个骗子,以您后付了典房的钱,黄娘子的房子就能回来了?”

周宋叹了一口气,觉得叶春实在把人心想的太好了。

“那典房的钱,我问过了一百八十贯呢,这两人得了这么多钱,怕是不晓得藏去哪个山旮旯里去了,难找呢。”

叶春倒是和周宋想的不同。

“你想想那两人为何要骗钱?”

周宋一怔:“自然是想要过的舒坦。”

叶春扶着周宋的肩膀,若有所思。

“正经人挣钱,首先考虑的就是卖苦力,这两人却与正经人不同,只想享受,又不愿意付出的,他们得了钱,绝对不会去山里,只怕是藏在哪个巷子里窝着。”

“而且老全也说了那一百八十贯里头,有一百三十贯都是铜钱,但是单黄娘子一家的,如果还骗了其他家呢?他们两个根本就运不走,你赶紧让老全去打听下,可有人去钱庄兑换银钱?”

周宋听了这话,立刻跳了起来,站在三楼,正好看到走到楼下的老全。

招呼了声,老全迅速的回来了。

看到叶春在,老全立刻行了大礼。

看到周宋满意的笑,就知道自己又赌对了。

周宋让老全派下属,将丰城的各大钱庄,都问了一遍。

第二天,老全就来了信。

大额的兑钱,多是熟悉的商行和行商。

都有记录在案,并没有生脸孔。

周宋按着叶春的设想,又吩咐了下去。

果然。

没出三天,就从黄家不远的巷子里头。

抓到那两个骗子。

他们还不止黄家这一个案子。

光是丰城,就骗了三百多贯。

之所以没有及时逃走。

就是骗的太多了,铜钱运不走,兑钱又怕钱庄报案。

一来二去,就拖到了衙门的人上门。

官府出面,与那行商重新赁屋。

黄娘子损失了十贯,将屋子要了回来。

那黄忠全还跟着黄娘子来了一趟乌衣巷。

进门就磕头认错。

周宋不让叶春出面,受了黄娘子和黄忠全的礼。

将人赶出了门。

如意拿着纸听叶春念完酱菜方子。

气愤极了。

“夫人,那黄娘子不是个实诚人,这方子不对劲,亏得二爷将她赶走了,留着真是个祸害。”

如意亲自配了调料,让叶春记下来。

两个方子一对比,差异很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