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山中有人家
桃花山中有人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桃花山中有人家 > 第34章 地瓜叶窝窝

第34章 地瓜叶窝窝

加入书架
书名:
桃花山中有人家
作者:
冬日情书
本章字数:
4508
更新时间:
2025-05-27

小驴子耳朵上一圈缺毛的烙印形状,和那凭证上的烙印是相符的。

让叶春放心了不少。

驴子不太大,叶春不忍心让它背负太多。

就把其中一副担子取下来,自己要挑。

周宋拗不过她,只得自己接了过来。

来时两人两副担子。

归家时,却多了一头小驴子。

还未进山洞,叶春和周宋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个词,叫“驴脾气”。

走路爬坡上山,一切都很顺利。

只是小驴子不肯进山洞,发起了脾气。

叶春压根就牵不住它,差点被踢到。

最后,周宋眼疾手快的把缰绳缠在树上,才制止了。

叶春路上怕它饿着,把它嘴上的笼嘴取下了。

方便它路上啃食一些鲜嫩的青草。

周宋找到了规律,赶着它不停的绕圈,终于缰绳绕到最短。

重新把那个笼嘴给重新装上了。

戴上了笼嘴,小驴子的脾气就泄了下去。

叶秋再靠近的时候,它也不撩蹄子了。

这回,叶春终于舍得把所有的重量,都压它身上了。

而且路上割的几捆草,也全部塞进竹筐里,全部让小驴子背着。

本来以为有了小驴子,会能运更多的笋子去卖。

结果接连下了几场雨,笋子长的飞快。

周宋遗憾的在家里熟练的剥笋,叶春则把小水笋用刀子划成流苏状。

两个小泥炉点了炭。

上面摞上两层竹匾,不停的烘烤。

柴房里和屋檐下,挂满了几根草绳的流苏笋干。

也赶不及笋子的成长的速度。

雨停了,笋子也老了,两人捡着鲜嫩的掰了一些自己吃 。

其他的只能放弃了。

这场雨过后,叶春带着周宋重新修了田埂。

开始插秧。

木桥的那里,也从一丈多宽的,变成了将近两丈多的宽度。

还好那两棵树,足够长,两人才不至于要趟河过桥。

周宋是个有想法的人。

“等秧苗插好了,我们弄一些大石块,堆在桥附近,石块会减慢河水的流速,到时候我们可以鱼篓或者渔网固定在这里,鱼儿从这里穿过,就会被网勾住,我们两三天来收一次鱼,去丰城去卖。”

“到时候,我们修桥面的时候,也会更方便。”

叶春没有这些经验,自然是点头都听周宋的。

关于插秧,桃花坳的水田只有这么几块,叶春家是没有水田的。

插秧是个看似简单,其实却很繁琐的事情。

抱着一捆秧苗,远远的抛一把过去。

叶春很珍惜这批秧苗,从刚一开始的歪歪斜斜,需要拔掉重新插。

到,熟练的后退着,弯一次腰,可以连续插下三根秧苗。

周宋也从最初插一根,问一下叶春行不行。

也开始抱着一捆秧苗,一人包揽了西行。

甚至起身时,看到有漏插的地方,还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抛插秧苗。

然后为了炫技,特地空了几个空。

专门抛秧苗,给叶春看。

叶春学了一下,秧苗首接浮在水面上了。

自己顿时笑的首不起腰。

两人说笑着,插秧除了费腰,其实一点也不累。

两块水田都不大,一个中午,就完成了一半。

中午两人把秧苗放在地头,去小河边洗了手脚。

拿出来早起炸的小鱼,搭了一个简单的灶。

死面的饼子简单的掰几块,等鱼汤煮沸了,一起放入鱼汤里。

吃饱了,再继续插秧。

太阳落在了山顶上,晚霞红彤彤的照亮了半边天。

所有的秧苗使用完毕,还空了一点田。

叶秋看着浑浊的水田里,那点点星星的嫩绿秧苗。

小手一挥。

“回家,再过几个月,咱们就有自己的稻谷可以收了。”

接下来的时间,各种蔬菜秧苗也长大了。

院子里外点下的豆苗也长出来几片叶子。

偶尔缺苗的,也不着急,翻开存放种子的陶罐,补点几颗,浇几瓢水就继续等着它发芽了。

河面的水位退下去一些的时候 。

周宋开始忙碌在竹林里。

挑选合适的竹子,砍下来,用竹钉钉在厚实的木板框架上。

开始做桥体了。

叶春试探了几次,竹钉都折断了。

这个活,她干不了。

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

地瓜的根茎太过于瘦小,导致发的芽苗也不多。

地瓜是耐寒的植株,叶春准备把它种在山药那边的斜坡上。

稀稀拉拉的种在石块和土壤中间。

只需要浇半瓢的定根水,后续就不用管了。

掉落的地瓜苗叶,叶春也没有浪费。

她看到丰城有很多山民和农户,把地瓜苗捆成捆,说是可以炒菜,可以烧汤。

价格还不便宜呢。

她把这些掉落的叶片洗干净切碎,和粗面粉一起和面。

团成了几个窝窝头。

锅里炖的是红烧小杂鱼,然后贴了一圈小窝窝头 。

上面的蒸笼里,还蒸了一大碗米饭。

周宋量好了尺寸,钉好了几个框架。

他自己出了两趟山。

买了要修桥的工具。

等到装框架的时候,叶春也去了。

两棵树才几天不见,就完全变了样子。

原本是倒在河面上的。

现在树木下方的石块和土壤被挖掉了。

桥面只比沿岸的地方高出了半尺左右。

还没有一个石阶高。

树皮被剥去,树干被刨平,两边安装了黝黑的扶手。

两根树木中间也是黝黑的架子,只需要把周宋钉好的框架板子,首接铺上去,用长达一尺的铁钉钉下去就完成了。

周宋站在平稳的桥面,冲着叶春伸出手。

叶春神色复杂的踏上去,很稳很稳。

周宋的手是热的,起了一层薄茧。

扶手是冰凉的,跟撬棍是一个材质。

比撬棍还要粗,用料更多。

叶春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然后对着周宋笑了。

神秘的周宋,愿意为这简陋的桥花心思。

想必也不会坏到哪里去吧?

两人来来回回的走了几趟,又把灰灰牵过来走了几趟=。

灰灰是周宋给小毛驴起的名字。

刚开始灰灰死活不愿意过独木桥,还是周宋钳制着它,一把甩过去的。

现在它自己都不用人牵着了,麻溜的过了好几遍。

然后低头去吃对岸的草。

吃两口,再返回这边,再吃几口。

发出了灰灰灰的声音。

周宋没有吃过地瓜叶窝窝。

一上桌,就抓了两个。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