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早上就没有吃亏,还得了两块金锭子。
如今这管事又做这种姿态,自然是没有意见。
拖了鸡蛋筐,数了三锭银子,托张牙侩去钱庄换钱。
那管事拱了拱手:“娘子,这铜钱笨重,是银子最好,大伙儿都便宜。”
叶春笑,果然大家都不愿意拎那沉甸甸的铜钱呢。
既然大家都图方便,叶春就把银钱交给了张牙侩。
张牙侩那边趁着天色,和那管事一起去了衙门备案。
不多会儿,就带着一张盖了红章的契书回来。
叶春查看了一番,确定把那片无主的山林也算了进去。
才补了那山林的钱。
叶春把契书收好,请了街上代写书信的,检查了付款的合同。
确定了邻居的同意书和手印。
提了笔,把私下练习写了千百遍的叶春,写了出来。
也按了手印。
张牙侩送她出门子,她才握了张牙侩的手。
“张姐姐,明日去庄子上交接,还请张姐姐多多助我。”
张牙侩第一次谈成这么大一笔生意。
笑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 。
“叶娘子放心,我一定随叫随到。”
她只觉得手里沉甸甸的,低头一看,叶春往她手里塞了一串钱。
约莫得有几十个。
笑里又添了几分真心。
“娘子,你是要自己托人管理庄子,还是留那那老汉一家呢。”
叶春第一次买地,哪里晓得这许多道道。
索性两人去了隔壁的茶铺。
要了一壶清茶,一碟常见的点心。
张牙侩把自己耕种和雇佣佃户的相关事宜,都给她讲解了一通。
叶春只有自己一个人,哪里能种的了这许多的地。
便要托张牙侩帮她寻一户,靠谱的佃户。
分成就按现下佃户的分成走。
张牙侩沉吟了片刻。
“不瞒娘子,那原本庄子上的佃户的张老板,与我倒是出了五服的亲戚,娘子若是一时半会没有合适的佃农,他家倒是挺老实的,不偌给他种上一年看看,若是觉得他诚信,日后便交给他家打理,若是觉得收成太差,或是有了其他的佃户,再让他们家离开就是。”
叶春上次去过庄子上,也见过了那老汉和他孙儿。
她一时半会哪里有认识的佃户,不如就按张牙侩说的。
先让这张老汉家种着,毕竟他们也是种惯了的,对地也比较了解。
心思一转。
叶春拿起茶壶,给张牙侩添了盏茶。
“既然是张姐姐家的亲戚,那定然是信得过的,就如张姐姐所说,那就先签订一年的契约,看看收成再说。”
既然这么说了。
两人又转回中人店,让掌柜的写了一份新的契约。
又叫了车夫,径首往庄子上去。
自去了庄子里。
叶春想着与她在岔路口分别的,奈何张牙侩极力邀请她一起去。
她也想敲打一番那张老汉。
索性也扯过缰绳,一起去了庄子上。
庄户人家都是一日两餐的。
她们到的时候,正是太阳西斜,张婆子正带着女儿烧晚饭。
半瓢粗面并着地头挖的野菜,捏了二十多个窝窝头。
张婆子正在往在往锅沿上贴窝窝头。
几个半大的孩子,忙着捡拾柴火,烧水,就连三岁的小孙女,也拎了一根掉落的柴。
两个年轻的妇人,都坐在屋檐下,一个纳鞋底,一个绣帕子。
叶春看了这一幕,心头有些触动。
桃花坳以前,也是这样的过日子。
一大家子挤在一起,各有各的活。
现在看来,犹如隔世一般。
那媳妇子眼尖,一抬头看了张牙侩等人。
一边招呼张中人快进来坐。
一边快速的打量了叶春几眼,去了灶下叫张婆子。
又让孩子们去把烧滚的水,泡几朵野菊花端来。
张婆子见了张牙侩, 又是寒暄一番。
得知叶春是她们的新雇主。
就要带着孩子们给叶春磕头。
叶春架住了张婆子,却架不住那西五个孩子。
无奈之下,受了他们的礼。
从袋子里,掏了一把钱。
“乖孩子,拿去给弟弟妹妹买饴糖吃。”
那孩子也不接钱,先是看看那年轻的妇人,又看向张婆子。
张婆子笑的见牙不见眼。
“快谢谢叶娘子。”
几个孩子连番的谢了,被张牙侩打发去一旁玩。
张婆子又叫了那个最大的,让他去地头找张老汉。
叶春认识那个大的,正是带着如玉去山林里看泉眼的。
夸了几句,那孩子面皮白净,听叶春也夸他,涨红了脸一溜烟的跑远了。
不大一会儿,张老汉跟着那孩子来了。
张老汉这段时日没少招待来看庄子的人。
整日愁的不行。
听到孙儿说庄子卖出去了,差点摔个跟头。
大孙儿又说张牙侩带新主人来了,还要佃他们种地。
才提起了口气,一路疾走赶紧到了家。
他这一家子,两个儿子一个跑船,一个跟着他种地。
就想着把大孙儿供出来,别说考试中童生了。
好歹识字,当个跑趟的小二,也比土里刨食的强。
他们自个儿拿了三成的粮食,又自己开荒种些自留地,加上儿子们的工钱。
日子倒也过得去,要是失去这六十亩的三成,可是捅破了天窟窿了。
说好了,分成还是按原来的算,不过只能按西十亩地算。
至于其他的,要是他们能开荒出来,种的粮食,就让他们收着。
张牙侩点点头,心赞叶春人实在,又精明。
这张家住在庄子上,还能去哪里开荒,算西十亩,也是算了旱田的。
新开荒的收成归佃户,听着是很大方,却也是在开荒的基础上。
开出来的荒地,也是在叶春的庄子上。
日后若是收回去自己种,那开出来的田,可不会跑。
与这样的聪明人打交道,省力又省心。
出了庄子,便只肯收叶春一半的中人钱。
两人从岔路口分开,叶春自己架了驴车上山。
停在山洞口,叶春下去查看了撒的那层土灰。
上头除了有野鸡爪子的印子,其他都是好好的。
便赶了灰灰,迅速的回了家。
买地的事宜了了,佃农也解决了。
只等秋收。
那庄子里的产的爬豆,张牙侩也拍了胸脯,说到时候联系个行商,一起收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