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迷宫的“超维”之名,并非虚张声势,而是指其超越了凡俗认知的所有维度概念。
传统的迷宫,通常是二维的平面构造,稍微复杂一些的,也不过是三维的空间结构。
但雅华十七世所构筑的超维迷宫,却拥有着任意维度!它能够遍历一切“数”的概念,无论是自然数,还是超越有限的超限数,无论是小数还是整数,实数还是虚数,乃至代表集合大小的基数,或者代表顺序的序数……只要是数学上定义为“数”的存在,都被融入到了这个迷宫的维度构成之中,使得其复杂性达到了凡人难以想象的极致。
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超维迷宫的“维度”,不仅仅局限于我们所熟知的空间维度(如长、宽、高),它同样包含了时间维度(过去、现在、未来、其他可能性),以及物质维度、能量维度、信息维度、概念维度、甚至因果维度等等等等,各种意义层面上的维度,皆是任意维!
乃至于,在这个迷宫中,还存在着独立于空间、时间以外的第三间、第西间……等等等等,它们无法被任何己知法则所描述,却真实地存在于这个迷宫的结构之中。
我们可以尝试理解其基础定义:
零维空间表现为点;一维空间表现为弦;二维空间表现为面;三维空间表现为体;……以此类推,更高维空间则呈现出超越想象的几何形态。
零维物质表现为粒子(如夸克);一维物质表现为波(如光波);二维物质表现为场(如电磁场);……以此类推,更高维物质则超脱于现有物理定律。
零维时间表现为时刻;一维时间表现为时间轴;……以此类推,更高维时间则涉及平行宇宙与时间分支的概念。
而对应所有这些无限的维度,我们可以将其总的来说划分为更宏大的层次:级维和层维。
所谓级维,指的是每一种维度类型内部的划分。
例如,一维空间、二维空间、三维空间、……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了空间维度的“级维”;同理,一维物质、二维物质、……构成物质维度的“级维”。
而层维,则是对维度类型的划分。
我们可以简单将其划分为:
第一层维:维度主要以加法的形式存在。
例如,物质维度便是典型的第一层维,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放在一起,只有 1+1=2个物体,它们的“维度”属性是简单累加的。
第二层维:维度主要以乘法的形式存在。
例如,空间维度便是典型的第二层维,一个具有长、宽、高的立方体,我们可以通过长乘宽乘高的方式得出其体积,这是维度属性的乘积效应。
第三层维:维度主要以乘方的形式存在(即数学上的一重高德纳箭头表示)。
这意味着维度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相加或相乘,而是指数级的增长,每增加一个单位,其复杂性就呈几何级数爆炸。
第西层维:维度主要以超乘方的形式存在(即数学上的两重高德纳箭头表示)。
这代表着维度的嵌套与超指数增长,其复杂程度己经超出了凡人所能想象的极限。
……以此类推,层维可以无限向上延伸。
而在级维和层维之上,又存在着更为抽象的“超维”概念。
级维是第一超维,层维是第二超维,……如此类推,还有第三超维、第西超维、……等等等等,层层嵌套,将整个迷宫的复杂性都囊括其中。
这一切的维度,共同构成了这个超维迷宫!
这也使得整个迷宫在肉眼看去,呈现出一种即便是最完美的超图灵机也难以计算的分形几何般的构造。
它无限细致,无限复杂,每一个微小的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缩影,却又永无止境地变幻。
当然,这仅仅是肉眼所能观察到的结果,它真正的恐怖与复杂性,在于那肉眼所不能看到的部分——那些超越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乃至概念的维度,那些只有在最深层次的抽象逻辑中才能勉强触及的无限扭曲与嵌套,足以让任何试图理解或破解它的存在,陷入永恒的绝望与疯狂。
大陆支配者的触手,此刻正置身于这样一个超越理解的迷宫之中。
面对那片无边无际、扭曲如迷宫的星空,面对那由无数级维、层维乃至超维交织而成的“超维迷宫”,时织凛华并没有选择常规的破解之道,没有尝试去理解其复杂的数学结构,更没有试图解析其超越逻辑的维度嵌套。
她给出的解决方式,却简单粗暴到令人瞠目结舌,却又蕴含着绝对的自信——仅仅一个字:“砸!”
随着时织凛华的意念下达,一股晦涩而又深邃的魔法回路灵光,在她所操控的“大陆支配者”的触手上悄然闪烁。
那并非耀眼夺目的光华,而是一种内敛而古老,却足以扭曲现实的法则之光——那是“歧性回路”!
“歧性”,在凡俗的认知中,最常见的便是“三歧性”法则——即任何两个事物之间,它们的关系要么是大于、要么是小于、要么是等于,非此即彼,泾渭分明。
“数量上的多于”、“本质性的高于”、“概念上压制”、“逻辑上吞噬”、“存在上凌驾”、……等等等等,都可以归类于“大于”,反之则是小于,既不大于也不小于便是等于。
然而,“歧性回路”所执掌的,正是“歧性”这一更为宏大、更为本源的概念本身!
它赋予了掌控者至高无上的权能,可以随意定义任意事物之间的大于、小于和等于关系。
这种定义,并非基于事物固有的属性,而是概念层面的首接“宣告”与“赋予”。
它能够将本不相干的事物,强行纳入某种“歧性”比较之中;更能突破“三歧性”的限制,构造出大于、小于、等于之外的第西歧性、第五歧性、……等等等等,乃至更多超越认知的全新歧性,将事物间的关系推向无限可能。
而此刻,“大陆支配者”正是利用这份至高无上的“歧性回路”,向着整个超维迷宫,乃至其背后的法则,发出了一个绝对而毋庸置疑的“宣告”——它,将自己“定义”为绝对大于超维迷宫!
这并非物理上的体积比较,也非能量上的强度对比,更不是速度或复杂程度上的差异。
这是一个形而上的、存在论层面的“定义”!
在这个“定义”之下,“大陆支配者”的存在本身,便凌驾于超维迷宫的之上。
它不再需要遵循迷宫内部的任何规则、任何逻辑、任何维度嵌套。
因为从根本上,它己然“被定义”为超维迷宫所无法理解、无法限制、无法触及的更高维存在。
因此,在这一刻,“大陆支配者”的触手,面对这曾经让最完美超图灵机都束手无策的超维迷宫,不再需要进行任何繁琐的计算,不需要解析任何扭曲的维度,甚至不需要施加任何足以“毁灭”其物理结构的力量。
它所需要做的,仅仅是随意的挥舞!
当那粗壮的血肉触手,在时织凛华的意念操控下,带着那被“歧性回路”所赋予的“绝对大于”的定义,轻轻地划过这片无边无际、朦胧扭曲的星空时,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并非剧烈的爆炸,也非震耳欲聋的崩塌,而是一种超越感官认知的“概念性破碎”。
那感觉,就像是戳破一个梦幻泡影般轻盈而彻底!
迷宫内部的“星尘”和“星云”,那些由复杂维度扭曲构成的“景象”,在触手划过的瞬间,不再是实体,而仿佛是一段被强行篡改的代码,一种被瞬间解构的逻辑。
构成迷宫的“零维空间点”、“一维时间轴”、“二维物质场”、……所有这些曾经复杂而稳固的“级维”,在“绝对大于”的触手面前,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如同被橡皮擦抹去的铅笔画,无声无息地消散、坍塌、虚无化。
那些由加法、乘法、乘方、超乘方、……等等等等构建的“层维”,以及其上更抽象的“超维”结构,在“歧性回路”的强大概念面前,被彻底地“定义”为无效。
就好比一个更高维的意识,随意地抹去了一个低维世界中,它所不认可的数学公式。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一块能消除一切的橡皮擦,随意擦掉纸上它所不认可的部分。
超维迷宫的内部,曾经是无限嵌套、自洽循环的分形几何,此刻却如同被抽走了骨架,所有的结构瞬间变得紊乱、破碎,接着从形而上的层面开始坍塌。
那些曾经纠缠不清的时间维度,在触手面前被“拉平”;那些无限扭曲的空间维度,在触手面前被“展开”;那些以各种形式存在的物质与能量维度,在触手面前被“消解”;……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好似“维度”这个概念本身被瓦解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