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20日,湘城的寒风裹着细密的冬雨,却挡不住街头巷尾涌动的热闹。湘韵星芒食品公司的厂区外,红色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年销售额突破2200万"的金色大字在霓虹灯映照下格外耀眼。沈知意站在新落成的办公大楼前,看着装卸工人将一箱箱包装精美的糕点搬上货车,白雾从她口中呼出,与厂区内蒸腾的热气交织成朦胧的雾霭。
"知意!"舅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曾经愁眉不展的中年人如今西装笔挺,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喜悦的光芒,"税务局的同志刚走,说咱们厂子成了湘城纳税大户!"他身旁的舅妈抱着账本,指尖还沾着红墨水,"多亏了你带来的那个记账电脑,现在账目清清楚楚,效率比以前快了十倍!"
沈知意笑着接过账本,翻开扉页,计算机打印的财务报表工整排列。这是沈宁根据星芒汉堡的财务管理系统改良的版本,不仅能自动生成月度盈亏曲线,还能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市场需求。她想起半年前刚到湘城时,厂房里积灰的算盘和泛黄的手写账本,恍如隔世。
"叮——"电梯门打开,马华腾抱着一摞软盘快步走来,镜片上蒙着一层白雾:"新的生产线控制系统调试好了!这次加入了人工智能算法,能根据原料湿度自动调整烘焙时间。"少年的白衬衫领口微微敞开,露出里面别着的星芒徽章——那是星芒品牌公司给核心成员的专属标识。
厂区内,新引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在全速运转。沈知意走进车间,消毒水的气味混着糕点的甜香扑面而来。计算机控制的机械臂精准地将桂花蜜浇在糯米糕上,传送带尽头,印有湘绣图案的包装盒自动封口,每一个环节都精准无误。在监控室里,苏睛正盯着大屏幕,上面跳动着实时销售数据和消费者反馈:"湘式腊肉月饼的好评率达到98%,还有顾客建议开发辣味糕点系列......"
傍晚时分,湘韵星芒食品公司的庆功宴在湘城最豪华的酒店举行。沈知意站在宴会厅门口,看着陆续到来的宾客。阿深市的商界同仁带来了合作意向书,湘城当地的官员握着她的手称赞"创造了传统产业转型的奇迹",就连隔壁省的食品厂老板也专程赶来取经。
"姐!快看这个!"沈舒突然从人群中钻出来,手里举着个包装精美的礼盒,"舅舅给我们的新年礼物!"打开礼盒,是一对湘绣双面绣屏风,一面绣着星芒汉堡的LOGO,另一面则是湘韵星芒食品公司的厂房全景,针脚细密得如同计算机代码。
宴席上,推杯换盏间尽是赞叹之声。舅舅站在主桌前,声音有些哽咽:"半年前,我的厂子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是知意带着团队,用计算机和新想法,把快要倒闭的小作坊变成了湘城的明星企业。"他举起酒杯,"这杯酒,敬我的外甥女,也敬改变我们命运的科技!"
沈知意站起身,目光扫过宴会厅里闪烁的水晶吊灯。她想起在沈家书房彻夜编写程序的夜晚,想起在湘城厂房和工人们一起调试机器的日子,想起马华腾为了优化生产线熬红的双眼。商业的成功从来不是偶然,而是无数个日夜的代码堆砌与汗水浇灌。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沈知意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三个月前,我们收到一位农村老太太的来信。她在信中说,自从孙子吃了我们的智能包装糕点,学会了用包装盒上的二维码扫码听故事。现在,那个村子里的孩子们都盼着能收到湘韵星芒的糕点。"她顿了顿,"这就是科技与商业结合的意义——不仅要创造财富,更要传递温暖。"
宴会上,沈知意正式宣布启动"星火计划":在湘城周边建立三个扶贫车间,培训当地农民参与食品生产;联合阿深市的计算机协会,在湘城中小学开设编程兴趣班;还将成立专项基金,资助传统手工艺人将非遗技艺融入食品包装设计。
散场时,沈知意和马华腾漫步在湘江边。江面倒映着城市的灯火,货轮的汽笛声悠长而悠远。马华腾突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这是我新做的便携式计算器,用了最先进的芯片......"他的耳尖微微发红,"送给你,算是庆功礼物。"
沈知意接过盒子,金属外壳还带着体温。她想起两人第一次在机房相遇时的场景,那时谁也没想到,两个痴迷计算机的少年,竟能在商业浪潮中掀起如此壮阔的波澜。江风拂过,她将计算器贴在胸口,感受到科技的温度与心跳共鸣。
回到酒店房间,沈知意打开笔记本电脑。在星芒品牌的战略规划文档里,她写下新的目标:1986年,将湘韵星芒的成功模式推广到全国五个城市;建立食品行业首个人工智能研发中心;让"星火计划"惠及十万偏远地区的儿童。窗外,湘城的夜空飘起了新年的第一片雪花,计算机屏幕的蓝光与雪光交织,照亮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