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意宁舒沈家千金的绮丽人生
知意宁舒沈家千金的绮丽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知意宁舒沈家千金的绮丽人生 > 第173章 故土新生:洪水与海水交织的振兴密码

第173章 故土新生:洪水与海水交织的振兴密码

加入书架
书名:
知意宁舒沈家千金的绮丽人生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3064
更新时间:
2025-05-06

2009年8月24日清晨,湘城笼罩在蒙蒙细雨中。沈知意的母亲周淑兰站在自家老宅的露台上,望着远处星宁集团新建的智能洪水处理厂。曾经每逢雨季就泛滥成灾的湘江支流,如今被导流渠引入巨大的涡轮机组,浑浊的洪水冲击着叶片,转化为稳定的电流。她身后的智能显示屏实时跳动着数据:“今日发电量:120万度,净化水量:80万吨。”

“婶子,多亏了这些厂子!”隔壁粮油厂的王老板骑着电动车赶来,脸上洋溢着喜悦,“以前洪水一来,我们厂就得停工,现在不仅不耽误生产,用电成本还降了三成!”周淑兰笑着点头,递给对方一杯刚泡好的绿茶:“这都得感谢知意和她的团队,把天灾变成了宝贝。”

在湘城郊区,沈知意的舅舅周建民正指挥着工人将装满净化水的运输车开出厂区。他的食品集团曾因洪水导致原料供应中断,如今却依托星宁的水资源系统,将净化后的水用于生产。“这些水的品质比山泉水还好!”他拍着水箱,“我们新推出的瓶装水,上市一周就卖断货了!”

此时,沈知意的私人首升机降落在湘城智能厂区的停机坪上。她快步走进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的三维地图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光点:红色代表洪水流量,蓝色标注着海水淡化厂区,绿色则是电力输送线路。“沈总,南方暴雨持续,各厂区运转正常。”技术主管调出数据,“湘城洪水处理厂己累计发电2000万度,净化水满足了周边三个县的饮用水需求。”

沈知意轻点屏幕,画面切换到湘城周边的工业园。曾经因高昂电费濒临倒闭的纺织厂、电子厂,如今在智能电网的支持下满负荷运转。“把多余的电力并入国家电网,”她对助理说,“同时联系周边乡镇,推广使用净化水灌溉农田。”转头又对舅舅说:“食品厂的生产线可以扩大,我们提供稳定的水源和低价电力。”

中午时分,周淑兰在老宅张罗了一桌家乡菜。饭桌上,一家人讨论着湘城的变化。“你看,”周建民指着窗外,“以前被洪水冲垮的堤坝,现在改成了观景长廊,游客都来参观咱们的洪水发电厂。”沈知意夹起一块剁椒鱼头,笑着说:“这还只是开始。我计划在湘城建一个‘水科技文旅小镇’,把海水淡化、洪水发电的科普和旅游结合起来。”

饭后,沈知意带着母亲参观洪水处理厂。浑浊的洪水从管道涌入,经过粗滤、沉淀、消毒等十几道工序后,变成清澈的水流。“妈,你看这个系统,”沈知意指着智能控制面板,“AI能根据洪水流量自动调节发电功率,多余的水还能储存到蓄水池。”周淑兰抚摸着管道,眼眶微微:“以前总怕洪水,现在它反倒成了湘城的福气。”

在海水淡化厂区,情况同样喜人。从渤海湾输送来的海水,经过星宁独创的仿生膜过滤,转化为优质淡水。“这些水除了供应城市,还能用于工业冷却。”技术人员展示着数据,“隔壁化工厂用了淡化水后,废水排放量减少了60%。”沈知意立刻联系当地政府:“建议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把淡化水、电力和净化后的洪水统一调配。”

夜幕降临,湘城的洪水发电厂亮起璀璨的灯光。巨大的涡轮在夜色中缓缓转动,宛如发光的巨兽。沈知意站在堤坝上,看着江水奔流不息。手机突然收到消息:湘城今年的GDP预计同比增长25%,其中水资源相关产业贡献了近一半。她望向远处的食品厂、纺织厂,灯火通明的厂房连成一片,宛如镶嵌在大地上的明珠。

此时,周淑兰端着一碗甜酒冲蛋走来:“累了吧?尝尝家乡的味道。”沈知意接过碗,温热的甜酒顺着喉咙滑下,暖意蔓延全身。“妈,你知道吗?”她望着星空,“湘城的变化只是一个缩影。当洪水不再是灾难,当海水变成宝藏,中国千千万万个像湘城这样的地方,都能迎来新生。”

周淑兰轻轻点头,眼中满是骄傲。远处,洪水发电厂的灯光与星空交相辉映,照亮了湘城的未来。这场由沈知意主导的水科技革命,不仅改变了家乡的命运,更在华夏大地上书写着一个关于创新、重生与希望的壮丽篇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