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7月3日,阿深市的热浪被一场雷阵雨浇得偃旗息鼓。沈知意推开书房门时,odore 64的蓝光正温柔地漫过窗台,在奶奶亲手绣的湘妃竹帘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她习惯性地将沾着雨水的凉鞋踢到门边,目光却被书桌上的牛皮纸袋吸引——上面歪歪扭扭写着"给我的乖孙女",是爷爷的字迹。
打开纸袋,两枚油纸包着的桂花糕散发出清甜香气,旁边压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里年轻的爷爷奶奶穿着军装,站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爷爷腰间别着的勃朗宁手枪泛着冷光,而奶奶背着的医药箱上,红十字在硝烟中格外醒目。沈知意的手指轻轻抚过照片,突然想起昨晚电话里爷爷说的话:"现在的日子,比我们当年梦里的还要好。"
电脑发出轻微的嗡鸣,将她的思绪拉回现实。沈知意甩甩头,调出最新的广告策划案。自从用计算机设计出动态宣传图后,父亲生意伙伴的订单便如雪片般飞来。屏幕上,即将完工的饮料广告里,像素小人举着玻璃瓶,在彩虹色的数据流中跳跃,瓶身上的"沈氏出品"西个字随着音乐节奏闪烁。
"阿意!"楼下传来苏婉的喊声,"你陈叔叔来了,说要当面谢你!"话音未落,沈知意己经听见玄关处皮鞋与大理石地面碰撞的声响,夹杂着爽朗的笑声:"沈家闺女真是商业奇才!用电脑做的广告在电视上一播,我们厂的汽水三天就脱销了!"
她快步走下楼梯,正撞见陈叔叔将一个鼓囊囊的红包往母亲手里塞。苏婉推着不肯收,珍珠项链在灯光下晃出细碎的光:"说好了是孩子们互相学习的成果,怎么能......"
"这可不是普通谢礼!"陈叔叔笑着转向沈知意,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喜悦,"小沈老师,你设计的'扫码赢奖'活动太妙了!消费者用火柴盒上的编码兑奖,库存积压的老产品全变成了抢手货!"他掏出怀表晃了晃,"按照合同,这是你应得的奖金。"
沈知意接过信封时,指尖微微发烫。十万元现金的重量压在掌心,比想象中更沉。她想起两个月前,不过是将马华腾教的随机数生成程序,改造成了抽奖算法,竟能创造如此惊人的价值。苏婉看着女儿震惊的表情,轻轻将一缕碎发别到她耳后:"收下吧,这是你的本事。"
晚宴的欢声笑语中,沈知意却悄悄溜回了书房。电脑屏幕依然亮着,广告案的进度条即将走完。她打开保险箱,将奖金整齐码好时,突然瞥见最底层躺着个红绸包裹——是爷爷参加开国大典时的勋章。金属徽章在电脑蓝光下泛着暗红,与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形成奇妙的对话。
窗外的雨又下起来了,打在玻璃上的声音像是某种古老的密码。沈知意调出家族财务系统,看着屏幕上不断攀升的数字,突然想起奶奶常说的话:"日子再富,也不能忘了苦。"她新建了个文档,开始草拟助学计划——要用这笔钱,在贫困山区建一座电子阅览室。
"在忙什么呢?"温润的男声从身后传来。沈知意回头,堂哥沈砚正倚在门框上,白衬衫领口微微敞开,手里拎着个精致的木盒,"大伯让我带给你的,说是考古队新出土的唐代算筹。"
木盒打开的瞬间,沈知意屏住了呼吸。十二根骨制算筹整齐排列,上面刻着的篆字与电脑里族谱上的笔迹如出一辙。堂哥拿起一根,在台灯下转动:"阿意,你发现了吗?沈家的商业天赋,或许真的刻在血脉里。武则天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是掌管国库的能臣。"
雨声渐大,沈知意将算筹轻轻放在键盘旁。骨与金属的碰撞发出清响,仿佛穿越千年的对话。堂哥打开笔记本,调出他们共同整理的历史数据库:"根据碳十西检测,岐山武氏宗祠的建造时间,恰好与沈家发迹的记载吻合。这里面一定藏着......"
"吃饭啦!"沈舒的喊声炸响在楼梯间。沈知意笑着合上电脑,突然想起今天是爷爷奶奶的结婚纪念日。走进餐厅时,她看见爷爷正给奶奶夹菜,那双握过枪的手此刻温柔得能捧住一片花瓣。餐桌上,妹妹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计算机游戏,父亲和陈叔叔还在聊新的合作项目。
酒过三巡,爷爷突然举起酒杯。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元帅,此刻眼中泛起泪光:"孩子们,我们沈家能有今天......"他看向墙上挂着的全家福,"靠的不是运气。当年你奶奶在战场上救过的伤员里,有个工程师,教会了我看图纸。谁能想到,几十年后,我们的孙女能用更厉害的'铁盒子'改变生活。"
沈知意望着杯中的红酒,酒液晃动间,仿佛看见电子屏幕上的0和1化作了战场上的硝烟,化作商业谈判桌上的契约,化作此刻餐桌上的欢声笑语。散席后,她回到书房,在助学计划文档末尾加了句话:"传承,是过去写给未来的情书。"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爬上电脑屏幕,照亮了广告案最后的成品。沈知意点击保存,起身拉开窗帘。阿深市的霓虹在雨幕中晕染成绚丽的光带,远处港口的灯塔一闪一灭,像是某种永恒的节奏。她知道,自己正站在两个世界的交界处——一边是爷爷奶奶用热血铸就的峥嵘岁月,一边是计算机代码编织的无限未来。而沈家的故事,将在这银辉里,继续书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