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顺和史小红等了一个月,也没有等来周长山那边的三媒六聘,更没有等来福英的婚礼,这一个月福英甚至连家都没回。
王大顺和史小红是气急败坏,如果说先前是福英不懂事跑人家家里去,可现在福英是再次自贱跟周长山回去。
谁家嫁女儿不是三媒六聘,礼品堆成山,他们家也养了女儿,却连半分礼金也没有。他们并不是想要礼金,只是想让女儿得到男方家的尊重,哪怕给一场简单的婚礼也好。没有三媒六聘,没有婚礼,福英不明不白地住在了周长山家。
王大顺和史小红几次都想去高庄看看,天越来越冷了,看福英在周长山家过的啥样?住的惯吗?这孩子到过年才十九岁,到人家家里能习惯吗?
王大顺和史小红只是想,他们夫妻两人不好意思去高庄,也不好意思去打听,怕人家笑话。福英做出这样的事,他们没脸见人,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这样的女儿就当没生养过吧。
王福英自从跟着周长山回去,担负起了照顾周长山全家人的生活起居。
入冬了,天明得晚。农村一入冬,地里活少了。福英依旧是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打扫院子,做早饭。
福英做完饭,跑到屋里叫周长山,“长山,该起床了,我做好饭了,做了你喜欢吃的手擀面。你先起床,我去东屋里喊咱大咱娘。”
福英又跑到东屋门口,喊:
“大,娘,起床吃饭吧。”
王福英把饭盛好。周长山洗漱完毕,坐在饭桌前等着。周长山的娘解春玲从东屋里出来,也坐在饭桌前。王福英己摆放好碗筷。
周长山看到春玲一个人从东屋里出来,问:“娘,俺大又出去了?”
“出去了。”
“出去几天?”
“不知道。”
周长山母子一问一答非常平静。
福英问:“娘,俺大干啥去了?”
春玲依然平静地说:“去外地做生意。”
“多久能回来?”
“时间说不准。”春玲说。
周长山拿起筷子,夹起碗里的细面条说:“吃饭吧。”
周熊不在家,福英少了些拘谨,看上去春玲也和往日的表情不一样,脸上有了笑容。
半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周熊拄着那根特殊的棍子,背着一个包袱回来了。
周熊没有当着全家人的面把包袱打开,而是把包袱放进了东屋。
解春玲也跟着进去了,一会解春玲又走出来喊:“长山,你爹叫你呢。”
周长山一家都在东屋里,不知在说什么。王福英感觉他们一家神神秘秘的。福英不敢问,也不敢进东屋看。
约莫二十分钟后,周长山从屋里出来,借着煤油灯光,能看清长山脸上满是收获的笑,像捡到钱一样高兴。
王福英问:“长山,爹做的是啥生意?”
长山立马变了脸,“少打听,我告诉你,以后在这个家里,你就负责做饭、洗衣服,其他的事别问。”
福英看长山急了,一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都是一家人了,她公公做什么生意还不能知道吗?若有人问起,她怎么回答。
第二天,邻村是集,周长山问福英:“今天,我们一家人去赶集,你在家做饭,我们赶集回来,你要把饭做好。”
福英点头:“好的。”
“对,你想要啥?给你买来。”
福英想了想,自己这个月的月事没来,她想让长山去问问大夫,但又忍住了。现在还不知道是啥情况,到下个月如果再没有月事,再问大夫也不迟。
王福英不好意思的开口说:“长山,我从俺娘家来,啥也没带,你给我扯六尺花布做件褂子,再扯一米黑涤纶布做条裤子吧。”
周长山上下看了看福英,答应:“好吧,总不能让你一首穿俺娘的衣服吧。”
福英看了看自己身上,从里到外,她穿的都是婆婆解春玲的衣服,春玲个子矮,人也瘦。福英比春玲高出半头,她的衣眼穿在身上又小又瘦。褂子差一截不到手腕,裤子也短一截。天越来越冷,福英衣不蔽体,早起的时候,总感觉寒风顺着她的裤管往里钻。
一双在娘家养得娇嫩的手,每天洗衣服,做饭,己皴裂的像树皮,这哪是一双少女的手,比大老爷们的手还粗糙。
福英洗完公公婆婆和周长山他们一家人换下来的衣服,又开始忙着做饭,她要赶在周长山他们回来之前把饭做好。
这时候的福英是多么的想她的父母,这些活父母不舍得让她干,衣服也是做最漂亮的,不像现在活是她一个人干,还连件衣服也穿不上。
吃饭的时候,周熊,解春玲和周长山都吃得津津有味,福英却反复呕吐。
解春玲站起身,把福英拉到一边,问:“福英,你多长时间没来月事了?”
“快两个月了。”
“嗯,从你第一次来俺家,到现在快三个月了,也该有了。”
“娘,该有什么了?”
春玲笑着说:“该有孩子,你可能怀孕了。明天我带你去卫生室里,让医生给你把把脉。”
第二天,解春玲领着福英去了村里的卫生室。大夫约有五十多岁,戴着一副老花镜,眼镜框可能固定的不结实,用绳子系着,套在了头上。
他把手搭在福英右手手腕上,品了大约有一分钟,让福英把手放下,对着春玲说:“以后少让你儿媳妇干点活,怀孕了,要注意身体。”
春玲高兴地付了诊金,领着福英回家,一路上嘱咐着:
“福英,以后家里的活我干,你好好的养胎就行。明天我给你缝件棉袄,暖和身体,不感冒生病,对孩子也好。”
福英从来到这个家里从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春玲的话让她感动。
福英激动地说:“谢谢娘!”
春玲又十分小心地对福英说:“福英,你怀孕的事别给长山说。”
福英不明白,
“为什么不给长山说?”
“不让你说,你就别给他说,等月份大了再说。”
福英不懂,为什么婆婆不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