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明珠童氏家族的璀璨传奇
商海明珠童氏家族的璀璨传奇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商海明珠童氏家族的璀璨传奇 > 第二十四章 沅水新篇:血脉传承下的城市蝶变

第二十四章 沅水新篇:血脉传承下的城市蝶变

加入书架
书名:
商海明珠童氏家族的璀璨传奇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3100
更新时间:
2025-06-07

2016年3月16日,夜幕笼罩着湖南常德,沅江的水波在霓虹灯下泛着细碎的光。常德市委书记李明远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颤,银行到账提示上"258.6亿"的数字刺得他眼眶发热。办公室的智能屏突然亮起,童浩林的全息影像带着温和的笑意浮现:"李书记,这笔钱用于建设高端制造业产业园区与新兴产业园区,配套公寓、餐厅和住宅区也得跟上。"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童总,您为何选择常德?这座三线城市的经济总量不过三千多亿......"

"因为这里是我太奶奶的故乡。"童浩林身后的书架上,一本泛黄的《童氏家谱》缓缓翻开,"1949年,我的太奶奶童玉如和太爷爷童明远,将京城的工厂、公司作价西五十亿无偿捐赠给国家,带着路费远赴新加坡白手起家。族谱里记载,太奶奶年轻时就在常德兴办义学、施粥赈灾,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刻着童家的血脉。"

李明远翻开尘封的档案,1930年代的老照片里,年轻的童玉如站在孤儿院前,身后孩子们举着"童氏义塾"的木牌。泛黄的报纸上,"童氏千金捐建沅江大桥"的标题依然清晰。他抬头时,童浩林的影像正指向城市规划图:"李书记,我要在三年时间,让常德进入万亿俱乐部,成为副省级城市。"

三天后,常德高新区的工地上,百台智能挖掘机同时启动。这些装备着星宁集团芯片的机械臂,在AI系统的指挥下精准作业,施工效率比传统方式提升五倍。童浩林通过卫星监控画面看到,某台挖掘机的操作员竟是位坐在轮椅上的年轻人——他开发的施工优化算法,被星宁科技收录进全球数据库。

"童总,市博物馆想办您太奶奶的专题展。"李明远的电话在深夜响起,背景音里是此起彼伏的施工声,"市民们知道童家往事,自发组织了'玉如志愿者队',帮忙协调拆迁和工程监督。"

童浩林调出实时数据,常德的招商引资页面访问量突破千万,特斯拉、西门子等巨头的logo陆续亮起。他打开家族信托基金,将太奶奶当年的慈善账本数字化:"告诉博物馆,把这些捐赠记录都展出。另外,设立'童玉如教育基金',每个考上985大学的常德孩子,都能获得全额奖学金。"

三个月后,第一座智能工厂竣工。车间里,搭载星宁芯片的工业机器人正在组装新能源汽车部件,生产线旁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碳排放数据——这座工厂的清洁能源使用率高达92%。投产仪式上,童浩林带着婉婷和辛吉德出席,当他把第一把智能车钥匙交给常德出租车司机代表时,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表哥,快看这个!"辛吉德举着手机,首播镜头里,常德的网红们正在新兴产业园区的公寓样板间打卡。200平的智能住宅里,声控窗帘自动追踪阳光,厨房机器人能复刻常德钵子菜的独特风味。"这里的房子不限购!"主播对着镜头兴奋地喊,"童总说了,要让每个建设常德的人都能安家!"

此时,远在新加坡的童氏家族祠堂内,百岁高龄的童家长老抚摸着太奶奶的画像老泪纵横。他颤巍巍地拨通视频电话:"浩林,你太奶奶要是知道,当年那个战火中的小城,如今要变成万亿之城......"老人说不下去,屏幕这头,童浩林望着窗外正在建设的"玉如大道",道路两旁的LED屏循环播放着太奶奶的慈善事迹。

2019年除夕夜,常德沅江两岸绽放起科技烟花。智能无人机群在空中拼出"万亿常德"的字样,童浩林站在新建的地标建筑"星宁塔"顶层,与李明远共同点亮城市灯光。市委书记的平板电脑上,最新经济数据赫然显示:10008亿!

"童总,国务院批复了!"李明远的声音因激动而哽咽,"常德正式成为副省级城市!"

童浩林望向远方,星宁集团投资的高校研究院灯火通明,那里正在研发新一代量子计算机。他想起族谱扉页的祖训:"取诸社会,用诸社会"。此刻,沅江的涛声与智能工厂的嗡鸣交织,太奶奶百年前播下的善念种子,终于在科技与资本的浇灌下,长成了庇护一方的参天大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