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权谋深渊中的帝王之路
第二章:暗流涌动
沈砚静静地站在丹凤门城楼上,手中紧握着那枚带血的玉扳指,指腹着玉面上细微的纹路,仿佛能从中触摸到父皇临终前的温度。他的目光越过重重宫墙,落在那被玄甲卫押送下去的老侍郎身上,心中疑云密布。
“陛下,此事蹊跷。”大太监小心翼翼地凑近,声音压得极低,“那老侍郎所言,恐怕并非空穴来风。”
沈砚没有回应,只是微微眯起眼睛,眼神锐利如刀。他很清楚,这朝堂之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先帝骤然驾崩,背后定有隐情,而这枚玉扳指的出现,更是将这潭浑水搅得愈发浑浊。
“传旨,让大理寺卿立刻进宫。”沈砚的声音低沉而冰冷,仿佛从九幽地狱传来,“另外,加强宫中守卫,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
大太监领命而去,沈砚则缓缓走下城楼。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尖上。路过御书房时,他脚步一顿,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
推开门,御书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沈砚走到书桌前,目光落在那暗格上。他伸手打开暗格,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些信件和账本。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信,展开一看,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信上的内容让他大为震惊。原来,先帝在位期间,曾秘密进行了一项庞大的工程,涉及到朝廷内外的诸多势力。而这项工程,似乎与传说中的宝藏有关。沈砚心中一动,难道父皇的驾崩,与这宝藏有关?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沈砚迅速将信放回暗格,转身走出御书房。
“陛下,大理寺卿己到。”大太监在门外禀报。
沈砚点了点头,重新换上一副威严的面容,走进大殿。大理寺卿跪在地上,恭敬地行礼:“臣参见陛下。”
“起来吧。”沈砚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今日召你来,是有要事相商。先帝驾崩一事,恐怕另有隐情。你即刻派人调查,尤其是礼部侍郎之死,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大理寺卿领命而去,沈砚则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这背后的势力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但他更清楚,自己身为帝王,必须肩负起守护江山社稷的重任。
接下来的几天里,沈砚日夜操劳,处理着朝中的各种事务。他发现,朝中不少大臣似乎都在暗中谋划着什么,而太子妃的身影也时常出现在他的视线中。她的眼神中,总是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忧虑,让沈砚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惑。
这一日,沈砚在御花园中散步,试图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突然,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心事。沈砚顺着琴声走去,只见太子妃独自坐在亭中,抚琴而弹。
“陛下。”太子妃停下手中的琴,起身行礼。
沈砚微微点头,在她对面坐下:“爱妃为何弹奏此曲?可是心中有何烦闷之事?”
太子妃低垂眼帘,轻声道:“臣妾只是觉得,这宫中之事,太过复杂,臣妾心中有些不安。”
沈砚看着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他很清楚,太子妃并非表面那般柔弱,她的背后,或许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但他并没有拆穿她,只是轻轻握住她的手:“爱妃放心,朕会守护好这江山,也会守护好你。”
太子妃微微一颤,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靠在沈砚的肩头。沈砚心中一动,他知道,自己与太子妃之间,似乎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而这联系,或许将成为他揭开真相的关键。
然而,沈砚并不知道,一场更大的阴谋正悄然降临。朝中的势力己经开始蠢蠢欲动,而那传说中的宝藏,也成为了众人争夺的目标。
在这权力的旋涡中,沈砚能否守住自己的江山,又能否揭开背后的真相,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