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天色未亮透,宫中便己忙碌起来。苏尘在净事房坐立不安,虽说李福公公答应帮忙,但他心中仍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这王太监不知会使出什么手段,而自己的命运,此刻正悬在一线之间。
早朝时分,大臣们身着朝服,鱼贯而入。苏尘悄悄混在人群中,躲在角落里,想看看事情究竟会如何发展。
只见那王太监,脸上挂着一丝得意,出列躬身道:“陛下,昨日在御花园,有一净事房小太监,名为苏尘,竟敢擅自靠近皇太孙,还对皇太孙的伤口动手动脚,全然不顾宫中规矩,此乃大不敬之罪,望陛下严惩!”
朱棣坐在龙椅上,眉头微皱,目光扫向下方:“竟有此事?那小太监为何如此大胆?”
王太监添油加醋地说道:“陛下,这苏尘平日里就不安分,想必是妄图通过接近皇太孙,攀龙附凤,谋取私利。如此行径,若不加以惩处,恐坏了宫中风气!”
一些平日里与王太监交好的大臣,也纷纷附和:“陛下,王太监所言极是,此等越矩之举,不可轻饶!”
苏尘心中一紧,这王太监颠倒黑白的本事还真不小。他握紧了拳头,只等合适时机拿出证据。
就在朱棣面露思索,似要下旨惩处苏尘之时,李福公公站了出来,躬身行礼道:“陛下,请恕老奴冒昧,此事另有隐情。”
朱棣看向李福,问道:“李福,你有何话说?”
李福说道:“陛下,昨日皇太孙不慎摔倒受伤,情况紧急,苏尘那孩子恰好路过,他略通一些医术,出于对皇太孙的担忧,才上前帮忙处理伤口。其本意是为了皇太孙的安危,并无不敬之意。而且,当时太医也在场,对苏尘的处理方式表示认可。”
王太监一听,急了,忙道:“李福,你莫要为这小太监狡辩!他一个净事房的太监,怎会懂得医术?分明是你偏袒于他!”
李福不慌不忙,从袖中掏出苏尘找到的账本,呈给朱棣:“陛下,这是苏尘偶然间发现的证据,证明王太监在负责采购宫中花卉时,贪污受贿,数额巨大,还勾结外人,意图打压我净事房。老奴以为,相比苏尘的无心之失,王太监的罪行才是真正不可饶恕!”
朱棣脸色一沉,接过账本,仔细翻看。看着看着,他的脸色愈发难看,“啪”的一声将账本扔在地上:“王太监,这是怎么回事?”
王太监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下:“陛下,这……这是有人陷害老奴啊!”
李福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苏尘为了查明真相,冒死出宫寻找证据,才发现了王太监的罪行。他一心为了宫中安稳,为了皇太孙,何罪之有?倒是王太监,为了一己私欲,颠倒黑白,妄图陷害忠良,实在可恶!”
朱棣怒目而视,呵斥道:“王太监,你还有何话可说?”
王太监瘫倒在地,浑身颤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朱棣大手一挥:“来人,将王太监拖下去,彻查此事,若情况属实,严惩不贷!”
几个侍卫上前,将王太监拖了下去。
此事告一段落,朱棣的脸色缓和了些,看向李福:“李福,你举荐的这个苏尘,倒是个有胆有识的孩子。既然他略通医术,可安排他去太医院帮忙,好好培养。”
李福赶忙谢恩:“陛下圣明,苏尘定不会辜负陛下的厚爱。”
退朝后,苏尘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他刚准备回净事房收拾东西,就见朱瞻基在几个太监的簇拥下走了过来。
朱瞻基笑着对苏尘说:“苏尘,今日之事我都听说了,你为了本殿下,还险些遭人陷害,真是委屈你了。”
苏尘连忙躬身行礼:“殿下言重了,奴才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能为殿下效力,是奴才的荣幸。”
朱瞻基拍了拍苏尘的肩膀:“你这人心地善良,又有智谋,本殿下很是欣赏。日后若有什么难处,尽管来找本殿下。”
苏尘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激地说道:“多谢殿下关怀,奴才定当铭记于心。”
苏尘在李福公公的带领下,来到了太医院。太医院院判孙正明早己得知此事,见苏尘前来,上下打量了一番,笑着说:“苏尘,陛下既然安排你到太医院帮忙,你可要好好做事。这太医院汇聚了天下名医,你若肯用心学,定能有所收获。”
苏尘恭敬地说:“孙院判放心,苏尘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陛下和院判的期望。”
孙正明点了点头,对旁边一个年轻的太医说:“林一,这苏尘就交给你了,你带他熟悉一下太医院的事务。”
林一微笑着点头:“是,院判。苏尘兄弟,跟我来吧。”
林一带苏尘在太医院西处走动,一边介绍着各处的功能和规矩:“苏尘兄弟,这前面是药房,存放着各种药材。那边是诊室,太医们在此为宫中众人看病。再往后是煎药室,煎药可大有讲究……”
苏尘一边听,一边仔细记着。他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仅能学习医术,还能积累人脉,为完成系统任务打下基础。
林一看着苏尘认真的模样,笑着说:“苏尘兄弟,你放心,太医院的大家都很和善,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看你年纪轻轻,就懂得不少,以后咱们一起切磋学习。”
苏尘感激地说:“那就多谢林大哥了,日后还请林大哥多多关照。”
两人正说着,突然听到一阵哭声。林一脸色一变:“不好,好像是哪位娘娘身体不适,咱们快去看看。”说罢,拉着苏尘快步朝哭声传来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