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了一半,另外一半今天吃了,昨天的卤煮还有半锅呢。
“张叔,小东喜欢看书,你看有时间的话找人给他打个书柜放屋里,他那屋的家具明天让他的时候检查一下,如果不好的话你也一起帮忙找个人,我打一套”。
张爷爷认识这方面的人,所以既便宜也好用。
李冬虽然想过信托商店的那些家具,但是他并没有去弄,因为他知道现在不是时候。
这些家具可以收过来,但不能够放在家里,有机会慢慢来吧。
一个星期去一趟信托商店,维持一下关系也是可以的。
吃着饭喝着酒,李二贵最近别提有多开心了,升职加薪有新房子,侄子来了有人养老。
只是就在他们这边刚喝第3杯的时候,何雨柱带着妹妹进来了。
“李叔,张爷爷,张奶奶,婶子,我们从堡城回来了,这是给你们带的礼物”。
“是什么珍贵的东西?一些驴肉火烧,大家尝一尝”。
李二贵连忙起身拉着两人坐下,他们也想知道两人去堡城,有没有见到何大清。
“柱子,你们还没吃饭吧?来坐下一起吃点”。
两人也没有客气,一边给几人分火烧,也跟着坐下了。
何雨水和李娟他们坐在一块,聊着什么。
这边何雨柱也和他们聊了起来。
“我见到我爹了,他说一切等他回来之后再说,也就这一个多星期的事情,我真的没想到一中还会这么对我们兄妹两个”。
说着他端起酒杯,对着几人道。
“张爷爷,李叔,大壮,小冬,谢谢你们,如果不是你们跟我说这些,我都不知道要被骗到什么时候”。
“不管怎么说,我何雨柱谢谢你们了”。
“我敬你们一杯”。
说着他站起来,给几人敬酒。
几人也是耐心地安慰,喝了几杯酒之后,张爷爷也就安慰道。
“就是既然你爹要回来,那有件事情我也给你提一下,明天你张奶奶给大壮介绍了个对象”。
“你呢,年龄也不小了,也该好好地谈一谈了,只要你和你们院的那个贾家撇清楚,那你谈对象就不会有问题”。
“你爹比较聪明,等你爹回来之后,应该也会跟你说这些,只是你年龄也不小了,再这样拖下去以后就更不好找了”。
何大清回不回来大家还不知道,但该说的话还是要说,毕竟何雨株这个人实在是太实在,热心肠,如果不帮他,几人还真的有些于心不忍。
“这个我爹和我说了,让我找一个农村的”。
“张奶奶,你要是认识合适的帮我介绍一下吧,婶子你也帮我看着点儿”。
说起这个李二贵就想起了什么。
“柱子,你真的想找一个农村的男人,让你二婶儿明天回趟老家,你二婶家还有几侄女也是该结婚的年龄了”。
何雨柱一听,也是来了兴趣。
“那李婶就麻烦您了,我给你那车费”。
张兰花连忙摆手。
“我也该回家看看了,要你出什么车费啊?等你们真的成了再给你二婶我,做顿好吃的”。
“既然你要防着你们院,那对你们院就不要说你相亲,就说是过来找大壮的”。
不是李二贵不愿意,把自己的侄女儿介绍给王大壮,而是王大壮家的条件,想要找一个有城里户口的,所以他才没有说话。
不然的话他侄女嫁到他们院子里面,那他岂不是又亲近了不少。
李二贵这个时候才想起来什么,一拍脑袋的。
“瞧我这脑子,忘了告诉小冬了”。
“我当初跟着你西爷爷过来逃难,来到这里的时候我留在了西九城,你西爷爷去了海淀那边,在农村安了家”。
为了保证家里的人不饿死,所以他们就分成了两路,一路是他爷爷带着他们去大北方逃难。
一路是西爷爷他们,带着二叔和年轻人,来到了西九城周边。
爷爷和他们一起在北方安了家,西爷爷他们就在这附近住下了。
这不他们一首没有时间过去,主要是李二贵最近忙着学习,忘记了。
“西爷爷在这边,我都没有什么印象了”。
他们搬家的时候,李冬才4岁,转眼己经是11年时间,他对家里的人也都没有什么印象,唯一印象的也就是那一张泛黄的老照片。
爷爷离开之后,大伯带着一些年轻人参了军,父亲现在也走了。
他差不多都快把这个西爷爷给忘记了,如果不是今天提起他都忘了。
“二叔,等我星期了,能去看看西爷爷吗”?
“我小时候,他最喜欢抱着我了”。
十年未见,虽然记得不太清楚,但也有一些模糊的印象。
“行,星期天咱们再去,那柱子你就再等两天”。
何雨柱当然是愿意了,这有什么不愿意的啊。
西爷爷,自己竟然还有一个西爷爷,这个李冬一时间还真的没有做好准备。
他们一大家子还有很多人都在海淀呢。
海淀区,现在虽然也属于西九城,但却是农村,其实现在除了西首门,往外面都是农村。
仔细一问,原来西爷爷他们竟然在大觉寺附近,离昌平己经不远了,还是比较远的。
“当初你爷爷带着一家人走到那里的时候,我实在是走不动了,你西爷爷那时候也受伤了,所以我们就没有再往前面走”。
“可是如果我们都留下,那么所有人都可能被饿死,你爷爷为了咱们家族其他人的活路,所以就带着你大伯父亲,和几个堂叔他们继续往北”。
“这些年,要不是你西爷爷他们一首照顾左右帮衬,你二叔我可能也就饿死了”。
“这不说好了你来了之后我就带你去见你西爷爷,结果你来了之后的惊喜一个接着一个,我也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几人今天也是真的高兴,所以就喝得有点多。
何雨柱也是晕乎乎地回家了,李冬喝完酒,骑着自行车出去了。
只是自行车后座上,多了两条猪腿,这是他给陈主任准备的。
他还是要送点东西过去的,别的不说,这个时候送两条猪腿,绝对是很大的一份大礼。
他敲了敲门,陈主任的大儿子给开的门。
“钢哥你下班了”。
他这边来得不少,所以还是认识,陈主任的大儿子,张大钢。
一个二十三岁的青年,戴着眼镜,有着一种文化人的涵养和气质。
“小冬来了,我娘正在等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