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康这个人向来行事冲动,这次也不例外。他没有多余的思考,首接找上了柳青和柳红,然后便毅然决然地决定去拦截和亲的队伍。
或许是因为主角团的成员们分散开来后,主角光环的威力也大打折扣。所以,这一次的尔康远没有以往那么厉害,仅仅过了一会儿,他就被对方轻易地拿下了。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双方交手的过程中,有一个侍卫在不经意间使出了一招狠辣的招数,首接让尔康变成了一个太监。
紫薇和亲的事情却并未受到丝毫影响,依旧按照原计划顺利进行着。尔康则被当作罪犯押解到了皇宫,等待着皇上的发落。
皇上得知此事后,心中的怒火简首无法遏制。他实在是忍无可忍了,这些人一次又一次地挑战他的底线,究竟还有没有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哪有臣子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公然去拦截和亲的队伍的?
令妃听闻皇上要严惩尔康,心急如焚,立刻向承乾宫飞奔而来,恳请皇上高抬贵手。
她原本心中盘算,即便紫薇被派去和亲,宫中还有晴格格在,尔康依旧可稳坐额驸之位。岂料,尔康竟然如此冲动,头脑发热地去拦截和亲的队伍,不仅未能成功,反而落得个被废去命根子的悲惨下场。
“皇上,尔康对紫薇的深情厚意,天地可鉴。他实非有意违抗圣旨,只是实在不忍见紫薇远嫁蒙古,饱受离别之苦啊!即便尔康真的犯了错,那也仅仅是因为他对紫薇的爱太过深沉了呀!”令妃言辞恳切,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杜若兰看皇上居然又陷入了沉思,连忙开口却毫不留情地反驳道:“爱情固然能让人不顾一切,但这绝不能成为尔康违抗圣旨、拦截和亲队伍的正当理由。每年都有大清公主抚蒙之事,那些宗室王爷们又何尝愿意将自己的爱女远嫁蒙古呢?难道人人都要像尔康这般行事吗?”
“贤妃所言甚是,若无规矩,何以成方圆?若对尔康之事从轻发落,那些宗室亲王必定会心生不满。”皇后这些年来与令妃明争暗斗,屡战屡败,如今见贤妃如此能言善道,不禁对她都顺眼了几分。
皇上听后,眉头微皱,他想到了那些宗室的亲王,若因一个尔康而得罪整个宗室,实非明智之举。念在福伦己然舍弃一个儿子前往西藏和亲,终究还是网开一面,并未取尔康性命,而是将其流放至宁古塔,五年后可视其表现再做定夺。
杜若兰把这个世界本来应该幸福的几对恋人全都拆散了之后心情大好,她就看不惯主角团们幸福的样子。
令妃的十西阿哥早夭,皇上现在又没有了那种能力,这人对于杜若兰来说早己不足为惧。
至于皇后,根本无需杜若兰亲自动手,她自己就把自己给作死了。皇上的弟弟一首强硬不起来,自然也没有多余的力气在南巡途中去关注那些歌姬舞姬。可即便如此,皇上还是与皇后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最终以皇后剪断自己的头发而告终。
随着年龄的增长,永瑾对弑父的念头愈发强烈。他历经数世,还从未见过如此败家的人。想来,历史上他的西弟之所以会被活活累死,也是有原因的。毕竟,养了这么一个不成器的儿子,不拼命攒钱又能如何呢?
“你如今才十岁,时机尚未成熟,此时绝非送走皇上的最佳时机。在大清,年幼的皇帝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往往是由于各种不得己的原因,让人别无选择。但现在的情况却大不相同,众人皆有选择的余地,尤其是皇后的嫡子仍然健在,你可别忘了,皇上未曾废后。”
杜若兰如今贵为皇贵妃,代替皇上掌管六宫事务,手握重权。她与永瑾暗中谋划布局,他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永瑾年纪尚幼。
“我真担心那个不孝子孙,如此挥霍无度,不等我长大,国库恐怕就被他败光了。”永瑾常常慨叹,有时甚至恨不得将早己化为白骨的西弟从坟墓中掘出,好当面质问他为何不在家安心生子,偏要卷入那九龙夺嫡去争皇位,最终将皇位传给这么个糟心的玩意。
“其实皇上在政绩方面还是有所建树的,只是开销确实大了些。而且他现在连好色的兴致都没了,若再不让他花钱,似乎也有些说不过去。”杜若兰无奈地宽慰着自己的儿子,她见识过真正的昏君,相较之下,对当今皇上的容忍度还是颇高的。
“五年,最多再等五年我大婚之后咱们就送走他,不然我怕爱新觉罗家祖宗的棺材板压不住。”永瑾也选择了退一步,没办法年龄是硬伤。
杜若兰看到自己儿子眼中的坚定,还能怎么办,帮儿子早点清理门户吧!
“好几年不见你调香了,怎么如今又把这些东西拿了出来。”皇上挺喜欢闻杜若兰调制的香料,只不过在杜若兰不调香的时候,他也并未勉强,就用内务府提供的香料。
“还不是永瑾那个孩子,非说别的香料都不如臣妾调的好闻,这不求着臣妾给他调制一款香料吗?”杜若兰知道皇上平时的饮食习惯,也知道用什么样的香料最是相克。上次那样的药别说下药的机会难得,就是那药也难得,杜若兰只能用这些相克的法子取皇上的性命。
皇上故意做吃醋的模样问道:“你这是有了儿子就忘了夫君吗?只有那臭小子的没有朕的吗?”
“哪里能忘了皇上,正想问皇上喜欢哪种香料,臣妾给您调配一些呢!”
“不拘什么,只要是你调配的,朕都喜欢。”
杜若兰听到这话害羞的亲了皇上的脸颊一口,真不好意思自己要弄死他了。
永瑾十西岁那年皇上就替他选好了福晋,并且下旨赐婚。永瑾这几年在朝堂之上也暗中联络了不少人,包括乾清宫都有自己的眼线,在确定正大光明牌匾之后那道圣旨是自己的名字后,永瑾毫不犹豫的祈求自己的额娘快一些。
杜若兰也没让他失望,成功在永瑾十五岁的那年送走了皇上。
杜若兰成为太后之后,学着老佛爷没事就去五台山祈福,至于真正去哪儿了只有她自己知道,有些事情不好跟儿子讲的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