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呀公主殿下
万福呀公主殿下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万福呀公主殿下 > 第18章:陈年旧事

第18章:陈年旧事

加入书架
书名:
万福呀公主殿下
作者:
一枝孤狸
本章字数:
6100
更新时间:
2025-05-25

晨光穿透九重宫阙,玉阶下的铜鹤吞吐龙涎香雾。

李乾抚着御案上新科进士名录,朱砂御笔在陆时豫三字上勾出鎏金祥云:"此次科举拔得三百寒门俊才,陆卿当居首功。"

王延玉手持玉笏出列,雪白须发随笑声颤动:"老臣阅卷时见洛阳张生策论,首言'世家膏粱不若寒门赤子',当真是振聋发聩!"

他意味深长地瞥向陆时豫,"这般锐气,颇有陆少师当年风骨。"

"臣惶恐。"陆时豫玄色官袍掠过金砖,叩首时腰间玉佩与青砖相击。

"此次全赖陛下圣明烛照,更有公主殿下献策增设誊录院,方绝了调换考卷之弊。"

李乾龙目含笑,忽然将名录合拢:"朕听闻江南学子联名作《谢恩赋》,称陆卿为'冰壶秋月'?"

他指尖轻叩御案,"这般美誉,当配美事——朕欲将十一公主赐婚于卿,卿可愿接这道恩旨?"

朝堂霎时寂静,谁都知道十一公主痴恋陆少师,对于陆少师可谓是百折不挠。

"臣......"他喉结滚动,郑重叩首时玉冠触地:"求之不得。"

朝会结束后,陆时豫便准备前往公主府,将赐婚的喜讯告知李明仪,却被皇后身边的贴身太监拦住。

“陆少师请留步,皇后娘娘有请。”太监尖细的声音在殿外回廊响起。

陆时豫虽满心疑惑,但皇后之命不可违,只得随着太监前往皇后寝宫。

踏入乾坤宫中,陆时豫恭敬行礼:“臣陆时豫,参见皇后娘娘。”

温岚端坐在主位上,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目光温和地打量着陆时豫:“陆少师不必多礼,赐座。”

待陆时豫坐下,温岚屏退了左右侍从,殿内一时安静下来,只余屏风后传来极轻微的响动,陆时豫并未察觉。

“陆少师,此次科举,你为朝廷立下大功,皇帝和本宫都看在眼里。”

温岚缓缓开口,声音轻柔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如今你与十一公主的婚事也算是定了下来,这本是喜事…只是.”

瞧着温岚欲言又止的模样,陆时豫接过话:“娘娘但说无妨。”

“本宫有意为你先赐下两房侍妾,一来可照顾你的起居,二来也能为陆家开枝散叶,你意下如何?”

陆时豫闻言,心中一惊,连忙起身跪地,神色坚定:“皇后娘娘美意,臣感激不尽,但臣此生唯愿与公主相伴一生,绝不纳二色,还望皇后娘娘收回成命。”

温岚看着跪地的陆时豫,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但仍继续试探:“陆少师,这侍妾之事在达官贵人中实属平常,你不必如此着急拒绝。”

陆时豫抬起头,眼中满是诚恳:“皇后娘娘,公主于臣而言,是一生挚爱,臣断不会做任何让她难过的事,恳请娘娘收回成命!”

屏风后的李明仪,当听到陆时豫这番坚定的回答,嘴角难以自抑地上扬。

温岚见陆时豫态度坚决,又再试探:“陆时豫,难道你要抗命不成?”

“若皇后娘娘执意如此,臣便只能抗命领罚了!

“来人,把陆时豫给本宫丢出去!”温岚一声令下,几个侍卫便领命走了进来。

“母后,你这是做甚。”李明仪急了,忙从屏风后跑了出来,将陆时豫护在身后。

陆时豫看着李明仪,眼眸闪过一丝狡黠,像是明白了什么。

李明仪有些心虚的看着陆时豫,在他脸上却读不出任何情绪,反而让她有些害怕。

温岚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本宫便不逗他了,陆时豫,你可要记住今日所言,他日若敢负了我儿,本宫定不饶你。”

“是。”陆时豫拱手答道。

从坤宁宫出来后,陆时豫便不语,李明仪小心翼翼的看着他,觉着他定是生气她与母后合起伙来诈他了。

“承熙,都是母后的意思,她不许我出来。”李明仪从后面扯过陆时豫的衣袖,软软的解释着。

不料陆时豫突然停下脚步,被李明仪撞了个满怀,而后落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中。

温柔似水的告白从右耳细细流入心中:“明仪,我陆时豫在此立誓,此生定不负你,今日之言,不曾有假。”

“那好,正好皇祖母嘟囔了很久,今便随我去拜见皇祖母吧!”李明仪笑了笑,也不等他回答,拉着人就走。

慈宁宫内,桂子甜香袅袅飘散,萦绕在红墙碧瓦之间。

李明仪牵着陆时豫的手,轻轻跨过朱漆门槛,指尖还残留着方才在凤凰木下的温热。

檐角铜铃被微风拂动,发出清脆悦耳的轻响。

内殿中,沉香与药香交织弥漫,珠帘后传来一声轻柔的轻笑:"明仪又来讨祖母欢心了?"

"皇祖母怎知不是时豫专程来请安?"李明仪眉眼弯弯,巧笑嫣然,抬手掀开珠帘。

只见榻上的皇太后正倚着软垫,手中捧着一本佛经,专注地翻阅着。

陆时豫恭敬跪地,行叩首大礼:"臣陆时豫,拜见皇太后,愿太后万福金安。"

他缓缓抬头,窗外的阳光正巧掠过他的眉眼,皇太后手中的念珠突然"啪嗒"一声坠落在地。

"起来说话。"皇太后声音微微发颤,浑浊的眼眸紧紧盯着他。

"你祖父...可是陆文远?"

陆时豫微微一愣,答道:"回禀太后,正是先祖父。"

刹那间,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李明仪敏锐察觉到气氛异样,赶忙问道:"皇祖母如何认识承熙的祖父?"

皇太后颤巍巍地起身,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陆时豫面前。

她枯瘦的手指轻轻抚过他的眉眼,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像,太像了...当年你祖父进京赶考时,也是这般模样。"

"西十年前,哀家还是太子妃,曾微服出宫。"

皇太后声音哽咽,陷入回忆。

"破庙躲雨,偶遇了个背着书箱、面黄肌瘦的少年——就是陆文远。”

“那时他高烧不退,却说男女有别,死活不肯进屋。”

“哀家命人给他送了碗姜汤,他便非要记下这份恩情,说日后若有出头之日,定当涌泉相报。"

说着,她抚上陆时豫的衣袖:"你这双眼睛,和他年轻时一模一样,都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儿。"

李明仪恍然大悟,惊叹道:"难怪皇祖母总说,看人不能只看门第,原来还有这样一段渊源!"

皇太后坐回榻上,神色中满是怅惘:"后来你祖父高中探花,却因首言上谏得罪权贵。”

“哀家虽有心相助,却终究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被贬谪出京。”

“临走前,他托人送了株兰草,说'君子当如兰,虽处幽谷,不改其香'。"

李明仪紧紧握住陆时豫的手,想起幼时,皇祖母最爱的便是兰草。

原来那些年案头常开的素心兰,背后竟藏着如此密辛。

“能得太后娘娘记挂,是臣祖父的荣幸。”陆时豫拱手说道。

皇太后握紧佛珠,转而语气温柔:"明仪这孩子性子急,你要多担待。若有难处,尽管来找皇祖母,她看着强势,实则心软得很。"

李明仪不服气地嘟起嘴:"皇祖母偏心!明明是孙儿总让着他。想当初在御花园,他不小心踩坏了我的风筝,还是我先原谅他的呢!"

皇太后忍不住笑道:"你这丫头,你之前怎么对他的真当哀家不知道?"

李明仪有种做坏事被翻旧账的感觉,不由得紧张了起来:"皇祖母!都是多久的事了,怎的还拿出来说...那时不懂事,孙儿早就改了。"

"好好好,皇祖母不说了。"皇太后慈爱地看着她,又转向陆时豫,郑重道:"哀家和皇帝将明仪交给你,你可要好好护着她。"

陆时豫郑重叩首,字字千钧:"臣发誓,今生今世,定不让公主受半分委屈,若违此誓,愿受天谴。"

临别时,皇太后从妆奁中取出个檀木匣子,里面是一株风干的素心兰。

"把这个带回去,当年他送我兰草,我却没能护他周全,往后由哀家护着你,也算是了却哀家的一桩心事。"

陆时豫面露犹豫,李明仪却大方地接过匣子,甜甜笑道:"多谢皇祖母赏赐,孙儿和承熙定会好好珍藏。"

走出慈宁宫,李明仪握紧陆时豫的手,感慨道:"原来我们的缘分,从父辈就开始了,说不定,是陆祖父在天上牵的红线呢!"

陆时豫将她揽入怀中,温柔道:"是啊,这是上天注定的缘分,今生定要好好珍惜。"

暮色渐浓,二人相携离去。身后的慈宁宫在晚霞的映照下静静伫立,仿佛将皇太后和陆文远的遗憾,都化作了他们今生的圆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