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日,东京湾的晨雾还未散尽,岛国财务省大楼内便炸开了锅。10万亿日元的巨额违约金电汇单在会议室里传阅,财务大臣的手指几乎要戳破纸张:“这相当于我国全年GDP的3%!沈知意到底想干什么?”话音未落,办公桌上的量子通讯器突然亮起红光,沈知意的全息投影冷笑着浮现:“贵国似乎忘了,违约金只是开始。”
经济命脉的精准打击
与此同时,京城税务局的量子清算系统发出清脆的到账提示音。沈知意站在伍号别墅的智能指挥中心,看着10万亿日元的数字在屏幕上跳动,向堂大伯发送加密讯息:“资金己到账,启动‘海神计划’。”半小时后,岛国的供水网络监测系统突然瘫痪,东京、大阪等核心城市的水龙头流出浑浊的污水。
“沈小姐,我们抗议这种破坏行为!”岛国首相在紧急新闻发布会上暴跳如雷。回应他的,是沈氏集团在全球媒体投放的全息广告:画面中,量子级海水淡化设备将蔚蓝色的海水转化为清澈甘泉,下方滚动着一行猩红大字——“每瓶淡水售价1000万日元”。
科技壁垒的绝对碾压
沈知意再次出现在量子通讯中,身后是排列如林的海水淡化专利证书:“贵国80%的海水淡化技术,都在使用沈氏集团的专利。”她轻点屏幕,展示出令人窒息的技术封锁链:从反渗透膜的纳米级孔隙设计,到量子能驱动的高效蒸馏装置,每一项核心技术都被沈氏牢牢掌控。“没有我们的授权,贵国连一杯合格的饮用水都生产不出来。”
网络上,中国网友制作的科普视频疯传。动画演示中,沈氏集团的“海王星”海水淡化工厂如巨型鲸鱼般漂浮在海面,量子反应堆驱动着上百台淡化设备,每天产出的淡水足够供应整个岛国。评论区一片沸腾:“这就是科技霸权!让他们尝尝被卡脖子的滋味!”
战略威慑的多维施压
面对断水危机,岛国政府试图寻找替代方案。但当他们联系欧美企业时,却发现所有先进设备的关键部件都标着“沈氏集团授权”的字样。更致命的是,沈知意通过星宁金融公司发起金融狙击,岛国股市连续十天熔断,日元汇率暴跌至历史低点。
“沈小姐,我们愿意重新谈判……”岛国首相终于服软。沈知意却不为所动:“晚了。现在的条件是:开放半导体产业51%的股权,转让所有量子通讯专利,并且……”她调出一张卫星地图,岛国近海的养殖渔场清晰可见,“将水产资源开发权交给沈氏集团。”
全民狂欢的科技自豪
这场科技博弈的全过程被星宁文媒公司制作成纪录片全球播放。影片中,沈氏集团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攻克技术难题,量子计算机昼夜不停地模拟海水淡化方案,而岛国代表在谈判桌前的窘迫模样形成鲜明对比。当片尾出现“中国科技,让世界重新定义规则”的字幕时,全球华人自发组织起庆祝活动。
沈知意站在星宁集团总部的顶层,俯瞰着京城的繁华夜景。手机弹出沈宁的消息:“二姐,岛国己同意全部条款。”她回复:“启动‘科技反哺民生’计划,将海水淡化技术免费开放给国内缺水地区。”远处,“海王星”工厂的灯光在海面上连成璀璨的星河,正如中国科技崛起的光芒,照亮着民族复兴的征程。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全世界都见识到了中国科技力量的雷霆之威与大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