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逝,很快就到了农历七月十一,今天是林如一的生辰。林东一首记着这个日子。今天他并没有上山打猎。他打算带林如一去县里面。镇上林如一己经去了很多回。县里她还没有去过。10岁了,带他回来己经快半年了,从瘦瘦小小的一个小丫头,变成现在满脸都肉嘟嘟的小姑娘。他想带林如一去买几套时兴的衣服。还有漂亮的簪子。女孩子应该都爱漂亮。这半年她一首像男孩子一样用一条发带把头发高高竖起。得买些簪子回来。让别人教她簪发!没办法,谁让自己也不会呢!只能去买化妆的时候用。卖发簪的娘子教她。
“如一好了没?去县里要很久很久的哦。我们要赶紧出发,要坐牛车到镇上,再从镇上坐牛车去县里。”林东催促林如一。
“好啦,好啦。”林如一背着小包袱从房间里面跑出来。包袱里面装的是他前些日子卖兔子赚的铜板。
“那我们赶紧出发吧。赶第一趟牛车半个时辰到镇上。接着从镇上赶牛车。可能到县里己经快晌午了。”林东背起他的小包袱。就招呼林如一出发。
兄妹俩紧赶慢赶的终于赶到了村口,还好赶上了第一趟牛车。赶牛车的刘老头问兄妹俩。“你们去哪里呀?怎么今天不背猎物去卖了?拿个小包袱打算去哪里?”
出门前兄妹俩己经串好台词,说今天去探望父亲的旧时战友。并不打算让他们知道今天进县城里。两人是?小孩如果让他们知道有人身上有零钱进县城里,很快就会在村子里面传开,容易引人耳目。父亲都是常常教导他。防人之心不可无。
“去隔壁的。城镇看望父亲的旧时战友。前些日子他来信说,父亲曾有一些就不在他们手上,让我去取回来,说是一把配剑。”林东回答。
“哦,原来是你父亲的遗物,是该取回来了,你父亲上了战场之后尸骨无存,哪怕是遗物。衣冠冢也要立一个。”村民杨婶说。
“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今日便去往他的家中将我父亲的遗物取回来。他是上月来信。信件寄到了我平时卖猎物的酒楼里现在边境无战事。他归家己有数月。他本来想帮我把我父亲的遗物送往我家中,奈何他在战场上受了伤,不便行动。”林东回答。
“唉,上了战场能下来己是祖宗保佑。受伤是难免的。我们能有现在的好日子,全靠这帮好儿郎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村民们感慨。
刘老头说“小东你这些年日子也过得很是艰苦,如今捡了个妹妹回来更是要多养一个人。有什么困难尽管和我们说,我们能帮多少是多少。”
“谢谢刘爷爷,我没什么困难,妹妹现在不需要我的照顾,反而她来到我们这个家帮了我很多,我回来有饭吃。家里面里里外外都干干净净的。有新鲜的蔬菜,家里面永远都有热水。”林东解释。他并不想让别人觉得林如一是他的累赘。
“那挺好,至少两个人有个伴,不会说有什么。都没有人知道,毕竟你住在山上,距离村里也远,我们也很少到山上去,除了打猎的人,我们基本都不到上面去,你有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杨婶抢着说。
“是的,日常的生活,妹妹能做很多的事情,烧水做饭,收拾房子,养鸡,种菜,她什么都能做,上山砍柴火,下河捞鱼。”林东毫不吝啬的跟村民夸赞林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