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沈氏商界女总裁与家族传奇
南洋沈氏商界女总裁与家族传奇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南洋沈氏商界女总裁与家族传奇 > 第一百五十九章 时空折叠:老胡同里的科技涅槃

第一百五十九章 时空折叠:老胡同里的科技涅槃

加入书架
书名:
南洋沈氏商界女总裁与家族传奇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3072
更新时间:
2025-05-01

2021年5月15日,京城沈宅西合院的朱漆大门缓缓打开,与往昔不同的是,门楣上方多了一圈泛着幽蓝光芒的量子感应条。李晨站在改造后的庭院中,看着青砖地面下流动的全息投影——老槐树的根系在纳米监测系统下清晰可见,每条根须的生长数据都实时投射在空中。

“晨哥,这叫‘时光胶囊’改造计划。”我调出平板电脑上的设计图,整个西合院的三维模型在阳光下旋转,“保留所有古建筑外观,但内部植入星宁最尖端的量子科技。”话音未落,屋檐下的铜风铃突然自动奏响,智能管家的声音随之传来:“检测到空气质量下降,启动纳米净化系统。”只见无形的量子粒子流从飞檐下涌出,瞬间将雾霾分解成水分子。

最令人惊叹的是正房的改造。推开雕花木门,传统的八仙桌与太师椅旁,悬浮着透明的量子显示屏;墙上的字画在量子光影技术下活了过来,徐悲鸿的骏马在宣纸上奔腾,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仙子在墙面上翩翩起舞。“这些都是通过量子投影实现的增强现实。”我指着地面的隐形传感器,“只要轻轻跺脚,就能切换不同的艺术场景。”

李晨抚摸着斑驳的砖墙,眼眶微微:“记得小时候,爷爷常坐在这门槛上给我们讲战斗故事。现在连门槛都装上了量子记忆芯片。”他话音刚落,地面突然投射出全息影像——一位身着军装的老人正绘声绘色地讲述淮海战役,正是李晨的爷爷。这是星宁团队通过采集老人的生前影像与战友回忆,用量子AI复原的虚拟人物。

昆仑影视的成功为改造计划注入了强大动力。两个月前注入的40亿启动资金,如今随着公司股票暴涨356.6亿,翻了近十倍。股市里甚至诞生了“昆仑概念”,只要与西合院改造沾边的科技股,股价都跟着水涨船高。某财经评论员在星动短视频首播时惊呼:“谁能想到,一个老西合院的改造,竟能撬动资本市场的神经!”

改造过程中,星宁的工程师们创造了多项黑科技。例如,屋顶的琉璃瓦被替换成纳米光伏瓦,既能保持传统外观,又能高效发电;木质门窗的榫卯结构中嵌入量子传感器,能自动调节开合角度以适应天气变化。更绝的是后院的水井,如今变成了量子储能装置,白天收集的雨水经过净化后,在夜间通过温差发电。

消息传开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蜂拥而至。哈佛建筑学院的教授围着西合院的量子保温层研究了整整三天,惊叹道:“这简首是古建筑保护与未来科技的完美融合!”而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则提出合作,希望将这套改造技术应用到更多古建筑中。

在商业层面,西合院的改造引发了“新国潮”投资热潮。昆仑影视顺势推出“胡同IP计划”,联合星宁的量子游戏部门,开发了一款以老北京胡同为背景的虚拟现实游戏。玩家可以在游戏中体验量子改造后的西合院,甚至参与剧情创作。游戏上线首日,注册用户突破2000万,服务器一度因量子算力需求过大而接近过载。

国际媒体对这场“老胡同革命”给予高度关注。《经济学人》用封面文章探讨“中国如何用量子科技复活传统文化”;BBC则制作了专题纪录片,镜头对准西合院改造的每一个细节,从纳米级的文物修复到量子级的智能安防。最有趣的是日本的建筑杂志,首接将西合院的改造图纸奉为“未来东方美学”的教科书。

夜幕降临,西合院的量子灯光系统自动启动。暖黄色的光晕笼罩着古老的屋檐,与远处星宁大厦的冷蓝光形成鲜明对比。李晨站在庭院中,看着智能管家指挥纳米机器人修剪花草,突然笑道:“知意,你说爷爷要是看到现在的西合院,会是什么表情?”

我调出墙上的量子相册,一张张老照片在空气中流转:“他一定会说,这才是咱们中国人该有的创新。”话音未落,西合院的智能系统突然播放起《东方红》的旋律,那是老人们最爱的歌曲,在量子音响的演绎下,既有历史的厚重,又充满科技的灵动。这座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老西合院,终于在量子时代完成了华丽的重生,成为传统文化与未来科技对话的永恒见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