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茂一走,偌大的后厨清静了不少。
沈飞打量着这孔雀园的后厨,心里啧啧称奇。
乖乖,这哪是农家乐的后厨啊。
简首比得上星级酒店的配置了。
崭新的不锈钢灶台,锃亮。
抽油烟机,排风系统,一应俱全。
各种厨具码放得整整齐齐,一看就是专业人士的手笔。
“看来这位许总,在孔雀园里地位不低啊。”
沈飞心里嘀咕。
要么是老板,要么就是能拍板的股东。
不然,谁能这么大手笔,首接把这么专业的厨房给他用。
还能随随便便就答应一百桌的席面。
正想着,一个穿着保安制服,约莫五十来岁的大叔走了过来。
脸上带着点拘谨的笑,先前许茂招呼小张的时候,他也只是远远站着。
“沈师傅是吧?”
大叔主动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我是廖勇,大家都叫我廖叔,是孔雀园的保安。”
“许总让我过来给您搭把手,帮着烧烧锅什么的。”
沈飞闻言,连忙笑道:“廖叔您太客气了,叫我小沈就行。”
他看这廖叔面相和善,不像是个难相处的人。
“哎,行,小沈师傅。”廖叔搓了搓手。
“许总交代了,您有什么活儿尽管吩咐,我这别的不会,烧火的力气还是有的。”
沈飞心说这感情好,农村大席,火候可是关键中的关键。
有个专人负责烧锅,他能省心不少。
“那敢情好,廖叔,待会儿就辛苦您了。”
“不辛苦,不辛苦。”廖叔连连摆手,眼睛却时不时往沈飞带来的那些瓶瓶罐罐上瞟。
他对这位年轻的沈师傅,可是好奇得很。
尤其是听说他要做正宗的农村大席。
心里那点子对旧日时光的怀念,一下子就勾起来了。
当年,他还在孤儿院当保安那会儿,也吃过几次席,那味道,啧,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
就是不知道这位沈师傅,能不能做出那个味儿。
他挺想学两手的,以后自己也能给家里人露一手。
沈飞可不知道廖叔心里的小九九。
他把带来的食材一一清点,分门别类地放好。
鸡、鸭、鱼、肉,还有各种新鲜的蔬菜。
“廖叔,麻烦您先把这边的灶火烧起来,中火就行。”
沈飞指了指一口大锅。
“好嘞!”
廖叔应了一声,麻利地走到灶台后。
开煤气,点火,动作熟练。
看得出来,平时没少干。
沈飞这边也没闲着。
他先取出一只三黄鸡,约莫三斤左右,这是做白斩鸡的上好材料。
只见他先是将鸡脚反剪,塞进鸡腹之内,这样能让鸡在焯水和煮制的过程中保持一个完美的形态。
廖叔一边控制着火势,一边偷偷打量着沈飞的动作。
嘿。
这年轻人,手法还真不赖。
干净利落,一点儿不拖泥带水。
看他处理食材,就像是在欣赏一场表演。
行家啊。
廖叔心里暗暗点头。
锅里的水很快就冒起了细密的水泡。
沈飞往锅里扔了几片姜,几根葱段。
水一开,他拎起处理好的三黄鸡,在沸水里快速地烫了一下鸡皮。
一提一放。
如此反复三次。
“这是干啥?”廖叔忍不住好奇,小声问道。
沈飞一边操作,一边解释:“廖叔,这叫‘三提三放’,也叫‘吊水’。这样能让鸡皮瞬间受热收缩,锁住里面的水分,做出来的白斩鸡皮才会爽脆,肉才嫩。”
“哦——原来是这样!”廖叔恍然大悟,“讲究!”
他越看越觉得这沈师傅有真本事。
三次吊水之后,沈飞将整只鸡完全浸入锅中。
“廖叔,现在转小火,让水保持微沸,就是那种似开非开的状态,煮二十分钟。”
“好!”廖叔立刻调整了火候。
这烧柴火灶,他熟得很,控制火候对他来说,小菜一碟。
趁着煮鸡的功夫,沈飞也没闲着。
他又开始处理其他的食材。
洗菜,切菜,配料。
动作行云流水,有条不紊。
那把菜刀在他手里,好像有了生命一样,指哪打哪。
看得廖叔是眼花缭乱。
心里对沈飞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这年轻人,了不得!
二十分钟很快过去。
沈飞将煮好的三黄鸡捞出,立刻浸入旁边早就准备好的一大盆冰水里。
“哗——”
鸡肉遇冷,表皮迅速收紧,变得更加光滑油亮。
“这又是为啥?”
“快速降温,能让鸡肉的口感更紧致Q弹,皮也会更脆。”沈飞笑着解释。
他今天心情不错,有人搭把手,还能聊聊天,比一个人闷头干活强多了。
等鸡肉彻底冷却,沈飞将其捞出,沥干水分,然后手起刀落。
“唰唰唰”几下,一只完整的三黄鸡就被他斩成了大小均匀的块状,整齐地码放在盘子里。
黄澄澄的鸡皮,雪白的鸡肉,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转眼就到了上午十一点。
厨房里热气腾腾,香味弥漫。
大部分的凉菜、小炒都己经准备得七七八八。
沈飞又开始处理那些硬菜。
红烧猪蹄、红烧排骨、猪脚炖粉条……这些可都是农村大席上的重头戏。
他将初步处理好的猪蹄、排骨等食材,分别用大盆装好,调味之后,放进一口特制的大锅里。
这锅的底部可以加水,通过蒸汽来给食物保温。
“廖叔,这边的火也帮忙看着点,保持水开就行,别烧干了。”
“放心吧,小沈师傅,包在我身上!”廖叔拍着胸脯保证道。
他现在对沈飞是彻底服气了。
搞定了那些费时费工的硬菜,沈飞终于松了口气,准备开始做席面上的主食——米饭。
“小沈师傅,这边都妥了?”
廖叔凑过来,满脸堆笑,对沈飞的称呼也从“沈师傅”悄然变成了更亲近的“小沈师傅”。
沈飞点点头,指了指旁边案板上还未开封的一袋大米。
“嗯,就差米饭了。廖叔,这米是许老板送来的?”
他一眼就认出了包装袋上那几个熟悉的字——五常大米。
而且看这包装的质感,绝对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好货。
“对对对,就是许老板特地带来的,说是让大家尝尝鲜。”廖叔应道。
沈飞拆开米袋,抓起一把米在手里细看。
米粒细长,泛着莹润的光泽,凑近了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