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28日,杭城的香樟树在热浪中舒展枝叶,蝉鸣裹挟着油墨香飘进星芒食品公司总部。沈知意身着剪裁合体的淡蓝色西装,站在落地窗前俯瞰街道,16岁的她褪去了几分稚气,眉眼间尽是运筹帷幄的从容。玻璃幕墙映出她身后电子屏上跳动的数字——星芒食品公司股票市值突破8000万,33家分店己转型为8家现代化分厂,生产线上机械臂有条不紊地运转。
"沈董,林厂长从郑州发来视频会议请求。"秘书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沈知意轻点触控屏,投影幕布上立刻浮现出林小满的面容。曾经那个揣着传单南下的少女,如今己是独当一面的分厂厂长,白衬衫领口别着星芒的金色徽章,身后是整齐排列的预制菜生产线。"知意姐,郑州分厂本月产能超额15%,新研发的胡辣汤速食包己经通过质检!"林小满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对了,我考上郑州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了!"
"恭喜!"沈知意笑着鼓掌,"记得把课本上的理论多结合实践。对了,苏睛那边进展如何?"
画面切换,苏睛出现在另一个分厂的实验室里,她的实验服口袋露出半截《食品工程学报》。"新引进的冻干设备运行良好,"苏睛推了推眼镜,"预计能将肉饼保质期延长至18个月。说起来,我和你......"她突然神秘一笑,"收到了相同的邮件。"
沈知意还未及追问,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8岁的沈舒举着录取通知书蹦跳着冲进来,羊角辫随着动作晃个不停:"阿姐!邮局的叔叔送来好大一个信封!"7岁的沈宁紧随其后,金丝眼镜滑到鼻尖,却掩不住眼中的惊叹:"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沈知意接过烫金的信封,指尖触到"沈知意同学"几个字时,往事如潮水般涌来——那些边啃着肉饼边刷题的深夜,在股东大会间隙背诵文言文的片段,此刻都化作通知书上沉甸甸的墨迹。几乎同时,她的诺基亚手机震动起来,是苏睛发来的消息:"知意,看来我们又要做同学了。"
消息传开后,杭城商界一片哗然。《浙商日报》头版刊登文章《商界少女考入顶尖学府:传奇仍在继续》,配图是沈知意站在星芒生产线前翻看课本的侧影。有记者追问她的选择,她却只是微笑:"商业是实践的课堂,大学是理论的沃土,我要做的,是让二者开出更美的花。"
毕业典礼那天,沈宅张灯结彩。大伯沈正国特意从京城赶来,元帅祖父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将一枚勋章别在沈知意胸前:"当年我在战场上冲锋,如今你在商界和学界开拓,都是好样的!"林小满和苏睛作为代表,捧着缀满红绸的鲜花走上台,身后大屏幕播放着星芒从一家小店成长为行业标杆的历程。
"我想感谢三个人。"沈知意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台下的亲人、员工和合作伙伴,"第一个是12岁在厨房煎出第一块肉饼的自己,让我相信梦想的力量;第二个是所有在星芒奋斗的伙伴,你们的汗水铸就了今天的辉煌;最后,要感谢这个时代——"她望向窗外湛蓝的天空,"一个允许少年人做梦,也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时代。"
当夜,沈知意坐在书房整理行李。书架上,马云寄来的黄页纪念版、马华腾赠送的初代OICQ企鹅公仔、雷军签名的WPS安装盘整齐排列。抽屉深处,藏着她珍藏的第一本商业笔记,扉页上稚嫩的字迹写着:"我要让星芒照亮每一个角落。"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录取通知书上,沈知意轻轻合上笔记本。她知道,考上清北只是新的起点。星芒的分厂正在筹备智能化改造,互联网项目也在酝酿新的突破。当她背着书包走进大学校园时,口袋里的诺基亚手机适时震动——是林小满发来的新企划案,标题写着《星芒中原扩张2.0计划》。
杭城的夜色温柔,沈知意站在窗前,看着远处星芒分厂的灯火通明。十六岁的她,即将带着商业帝国的梦想,奔赴下一场山海。而属于沈知意和星芒的传奇,才刚刚翻开最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