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月11日,京城的寒风裹着细雪在楼宇间穿梭,300平的星宁公司公寓里却暖意融融。沈知意窝在书房的懒人沙发上,指尖着二叔寄来的航空邮件单。牛皮纸箱边角带着海水侵蚀的痕迹,拆开后露出两台IBM ThinkPad 755CD,12.1英寸的显示屏与内置光驱在当时堪称尖端配置。
“这性能比咱们机房的台式机快多了。”宿华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肉饼——那是沈知意特意从杭城空运来的星芒新品。他蹲下身仔细端详笔记本电脑,眼睛亮得惊人,“500MB硬盘,还支持多媒体播放......”
“一台给你做开发,一台我留着办公。”沈知意将其中一台推过去,突然注意到宿华洗得发白的运动鞋,鞋头补丁处还沾着机房的电线碎屑。她想起半个月前深夜加班时,这个湘西少年蜷在服务器旁打盹的模样,心头突然一酸。
“小宿,你老家在建房吗?”沈知意看似随意地问。
宿华的动作顿住,喉结滚动了两下:“我爸来信说,想把土坯房翻新成砖瓦房。但材料费、人工......”他苦笑,“得攒好几年。”窗外的雪扑簌簌落在玻璃上,映得他眼底的失落愈发清晰。
沈知意没再追问,转而召集全员到客厅。30多个年轻人挤在沙发和地毯上,有人还穿着印着“星宁必胜”字样的文化衫。“快过年了,按规矩得发红包。”她举起鼓鼓囊囊的红包袋,“每人两万,不够花的随时找我。”
欢呼声瞬间炸开。有人激动地把红包抛向空中,有人红着眼眶反复抚摸印着星芒logo的红包封。苏睛却注意到沈知意的小动作——她悄悄把两个加厚的红包塞进宿华口袋,在对方惊愕的目光中摇了摇头。
当晚,沈知意的诺基亚手机在寂静中响起。二叔的越洋电话带着电流杂音:“知意,唐人街的华商年会我拿了创新奖!”背景里传来碰杯声和粤语祝贺,“对了,我给你寄了套《硅谷风险投资实录》,还有......”
“二叔,我想在湘西建希望小学。”沈知意打断他,望着窗外京城璀璨的灯火,“用星宁的名义,也用您贸易公司的渠道采购建材。”她想起宿华描述过的家乡:孩子们在漏雨的教室里上课,用树枝在泥地上写字。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传来二叔欣慰的笑声:“不愧是我沈家的丫头!明天就安排团队考察选址。”
三天后,宿华收到老家寄来的加急电报。他盯着颤抖的手指展开信纸,突然红了眼眶——镇上基建队己经开始平整宅基地,施工款竟是“神秘善人”全额支付。沈知意倚在门框上看着他,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与湘西县政府的合作协议。
“知意姐,这是您......”宿华哽咽着说不出话。
“记得你说过,想让山里的孩子也能接触电脑。”沈知意将新到的《计算机启蒙教材》塞给他,“等房子建好,我们送一批二手电脑过去。”她眨眨眼,“不过得先说好,你得给孩子们当免费老师。”
春节前夕,星宁公司张灯结彩。程序员们用代码在显示屏上拼出巨大的“福”字,宿华则教大家用湘西土家方言说吉祥话。沈知意站在人群中,看着手机里传来的照片——杭城沈宅,沈宁正带着沈舒给员工发年货;湘西施工现场,工人们热火朝天地砌着砖墙。
深夜,沈知意打开二叔寄来的《硅谷风险投资实录》,扉页上写着:“真正的财富,是让更多人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她提笔在空白处批注:“就像给宿华一台笔记本,给湘西一座学校,给无数心怀梦想的人一个起点。”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洒在IBM ThinkPad的键盘上,映出未完成的代码。沈知意戴上耳机,与大洋彼岸的雷军讨论WPS新版本开发。这个春节,她注定要在代码与图纸中度过,但她知道,此刻敲下的每一行代码,都在编织着通往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