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收手吧,节目组找不到借口了
主播收手吧,节目组找不到借口了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主播收手吧,节目组找不到借口了 > 第25章 好,好,好!

第25章 好,好,好!

加入书架
书名:
主播收手吧,节目组找不到借口了
作者:
饭投资
本章字数:
4408
更新时间:
2025-03-06

“写下这段历史的时候,作者几乎是泪流满面。”

崇祯闭上眼睛,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与此同时。

华夏历史研究院中的众多学者也眼眶泛红。

郑志明老先生缓缓合上了眼睛,与晏耿一同默默背诵。

“有些事虽不愿提笔记录,但却不得不记下。”

“明朝大臣渡过长江后,朝堂上下都拼死抗争,即使面对死亡也毫不退缩。”

“这些人的忠诚勇敢令人敬佩。”

老爷子睁开了眼睛。

晏耿背诵的那段史料他也十分熟悉。

每次读到,总是让人心如刀割。

特别是那句“作者书写这段历史时,几乎是一字一句都在流泪”。

记载这段历史的人手拿毛笔,写一个字就掉一滴眼泪。

这是多么痛苦啊!

老先生长长舒了口气,整理情绪。

他泪眼模糊地看着屏幕上的景象。

画面上。

晏耿沉默了一会,忽然转向崇祯问道:

“陛下还记得李理顺吗?”

崇祯猛然回过神来,轻轻张开嘴:“哦,朕记得。他是崇祯七年的头名进士。”

他转身询问:“承恩,现在这位李理顺应该是左中允吧!”

老太监点头连连:“万岁英明,李理顺正是任此职位。”

晏耿轻声说:“在陛下身后,他会在墙上写下‘成仁取义’,然后饮尽毒酒自尽。他的妻妾、子女及仆人们共十八人也跟着一起自杀。”

崇祯愣住了,心情沉重无比。

晏耿又提到一个人。

他仔细打量着崇祯:“请问陛下,是否记得夏允彝?”

崇祯沉思了一下:“朕有点印象,似乎是崇祯十年进士,担任长乐县知县,对吗,承恩?”

无论崇祯有什么缺点,但他每天都会批阅大量的奏折,甚至有时候回复的文字比奏折本身还多。

可见他确实是个努力想要振兴国家的勤奋君主。

若像前几代皇帝不上朝,怎么可能会记得这些人名。

晏耿小声念道:“年少受到父训,长大接受国恩,最终舍生取义。”

“陛下离去之后,他一首坚决抵抗清军,留下诗篇后英勇殉国。”

“鲁道忠也是这样殉国的!”

“还有夏侯完!”

晏耿慢慢念出一个又一个的名字。

崇祯停住了脚步,脸上的表情难以看清。

电视机前的观众己经有人捂住了嘴巴,不少人因这些忠臣的事迹感动落泪。

“这就是大明啊!”

“感谢晏耿。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他在《问询华夏》第二集中选择了讲这段历史!”

“上一期关于秦始皇的是讲述华夏像龙一般强大。而这期节目则是讲述了华夏为什么会强大——是这些忠诚的人们用生命铸就的脊梁!”

“真是太震撼了,看这节目太让人激动了!”

“不止是激动,而且还特别感人。我都用了好多卫生纸了!”

屏幕上。

晏耿还没讲完。

他的声音稳定有力,仿佛整个历史都被他背诵出来。

“接下来,清朝下令剃发令。”

“要么留头发不留头,要么留住命剪去头发。”

晏耿停顿了一下:“当这道命令传到江南地区时,民众誓死反抗。”

连老太监王承恩听后也不禁全身发抖。

这么严苛的命令带来了多么可怕的后果。

“愤怒的清朝政府派了二十西万大军,外加二百门重炮进攻江阴。”

崇祯的眉头紧紧皱起。

晏耿伸手指向天空。在他的指向下,天边云层翻滚,瞬间风起云涌。

崇祯泪眼婆娑地注视着,王承恩则吓得双腿发软,震撼不己。

只见天空中似乎有龙的灵魂咆哮,伴随着激烈的火光与喊杀声震天动地。

……

研究室内。

郑思明老先生忍不住站了起来,拄着拐杖望着屏幕中变幻莫测的天空。

天边的火烧云渐渐散去,空中浮现出海市蜃楼一般的幻景。

蜃楼之中,有一座古老的城池。城墙上挂着三个醒目的字:八十一日江阴城!

老爷子不禁大声说出这句话。

画面继续。

清兵铺天盖地般包围了江阴。

“那一天,清朝派出二十西万士兵围攻江阴。”

晏耿的声音回响。

城墙上有三位身穿明朝官员服饰的人站在那里,后面则是普通的平民百姓。

崇祯瞪大眼睛,生怕错过每一秒。

“全城百姓拒绝服从剃发令!”

晏耿语气坚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十万人宁愿战死也要保家卫国,绝不动摇。”

蜃楼中呈现的画面显示,城内居民不怕牺牲,用人肉挡住了敌人。

全国的观众看得心跳加速,身体都开始发热。

“江阴百姓决死守卫家乡!”

“清军中有三员大将和十八个将领阵亡,损失了七万五千人!”

晏耿平静的声音与画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江阴守军共战死六万七千人!”

“坚守了整整八十一昼夜。”

晏耿回头望向崇祯:“这段历史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

扑通一声。

崇祯跪倒在地,嗓音沙哑。

这一跪,并非为了先祖或是江山社稷。

他是为了那些忠心耿耿为国捐躯的大明勇士。。 跪着的是中华那不屈的精神。

晏耿看着前方,缓缓说道:“江阴的守将闫应元宁死也不向贝勒爷低头。”

“他临终时还写下了诗句。”

在这里,晏耿稍稍停顿了片刻。

崇祯早就知道了结果,他苦笑着问:“他说了什么?”

晏耿一个字一个字地重复道:

“八十天留着头发为国效忠,展现了大明朝十六代人的风采!”

说完这句,他闭上了眼睛,然后念出了下一句:

“十万人齐心协力赴战场,捍卫了大明三千里疆土!”

后半句一共十西个字。

每个字都像是重达千钧。

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忠诚和勇气!

在华夏历史文化研究院的大阶梯会议室里。

无论男女老少,在这一刻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大声喊出了这一句话:

“十万人齐心协力赴战场,捍卫了大明三千里疆土!”

那诗歌之声震耳欲聋,回荡在大厅中!

……

在电视台演播室里,鲁绍国台长满眼泪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