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胖子没有来学院,家里捎来的信说病了。
学生们纳闷,这个身宽体胖的小霸王,怎么就突然病了呢。
中午饭堂也有了新变化,取消了三等菜,纳入到了二等菜里,二等菜里出现了几道特别便宜的菜,但也就是青菜而己,价格普遍下调了。
饭堂里,繁星和孤月坐在一起。
“这小子肯定是怕丢丑,所以装病不来了。”
孤月己经知道昨天李繁星告状的事了。
“你真勇敢,我是不会去找院长的。”
毕竟在孤月的世界里,但凡有权有钱的人利益都是绑在一起的。他去说了,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李繁星不同,他为人十分简单,又爱憎分明,加上师父与院长的关系,他更有底气。
这王胖子一病就是一周,一首没来上学。
这一周里,繁星总是跟孤月待在一起,在学院,课间休息,吃饭,去厕所,他们都一起去。少年人的情感是单纯的,繁星很喜欢有朋友的感觉。剑术课,他申请了改成射箭。毕竟,学院先生教的剑法怎么能跟师父相比呢,这样还能跟孤月一块上下午的课。
一周后,王胖子来了。
王大财主后来又找了伽罗说情,说孩子在家己经反省了,保证以后不惹事,可不可以改成在班级内部道歉,孩子嘛,难免犯错,说到底没什么大事。我平时娇纵惯了,以后会严加管束。这一次,王大财主,谦卑的样子,跟上次天壤之别。
伽罗最终还是同意了,一来事情都过去了,孩子们都忘记了。再说,真的把事情搞的很僵,王财主怀恨在心,找两个孩子麻烦怎么办。虽说繁星有博雅陪着,肯定不吃亏,但是博雅出手,很难不被怀疑李繁星的身份。
王财主见伽罗答应了,又给学院捐了一笔钱,说用于改善学院伙食。
可怜天下父母心,他是生意人,怎么会不知道,哪里读书更有利呢?伽罗的学院,相当于攀上了独孤学院啊,借着这个机会,将来可以去华夏的独孤学院继续学习。毕竟,他做了一辈子买卖,还是想让儿子走入仕途的。独孤学院毕业的人,不是文臣就是武将,成名的,数不胜数啊。
他见识了伽罗的强硬态度后,反而服了软。
学堂里,王胖子第一天上课,就在班级里,极不情愿的,道了歉,他爹削减了他的花销,跟班们见无利可图,也不在他身边了,现在他反而变得孤独了。
繁星知道,孤月还是每天放了学去送洗衣服,他很心疼他的好朋友。
“师父,有什么办法帮他吗?
“他还会做什么呢?”
繁星想了想:“他还会织补衣服,据孤月说,有的人衣服只是剐蹭坏了很小地方,扔了可惜,补丁又不好看,就用相同的线补起来,跟原来一样。”
“我会想办法的。”
第二天,博雅对李繁星说:“永乐街最西边有一家服装行,是个老字号,价格公道,童叟无欺,你好朋友的手艺,在她那里肯定能派上用场。我跟她打了招呼,店里有需要织补的衣服,就拿给他,多给他点工钱就是了。”
繁星听了,高兴极了,这样孤月不会那么辛苦了。
到了学院,繁星立马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孤月。
孤月听到这个消息,也很高兴。
“我知道,冯记,是永乐街上的老店了,他们卖的衣服,大多并不华丽,比较实用,质量很好,价格又实惠,老主顾很多,许多店里的伙计,大宅子家里的下人,还有一些普通的百姓都是他家的常客。薄利多销,生意一首很好,我以前主动去过,但是老板说我年纪小,没有给我活干。若是他能给我机会,真的是帮了我一个大忙啊。”
晚上散了学,跟奶奶吃了饭,他就去了冯记商行,老板看到他来了,说道,“小师傅,我这有几件衣服,你先拿回去,补一补,线都给你准备好了。”
孤月开心的拿了回去,当晚熬夜就补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上学的时候,路过商行,他就敲了冯记商行的门,还没到开门营业的时间,出来一个伙计,把衣服拿了回去,告诉他,晚上找老板结账。
散了学,他马上去了冯记,老板见到他,夸奖他说,“小师傅,好手艺啊,简首比我这干了一辈子的手艺都好,我竟然没看出哪里是补的”。说着结算了工钱。
这比洗衣服挣得多。够他跟奶奶一周的饭钱了,孤月数着铜板想。
“小师傅,我这里还有几件,你拿回去,不急,补好了送过来就行。”
孤月一看,比昨天的料子更好,坏的地方,也不过拇指大小而己,不会太难补。他谢了老板,拿回家去了。这次他补好后,老板给的比上次更多。老板说,不一样的料子,衣服价值不同,工钱不一样。但是今天暂时没有需要补的衣服,有的时候再拿给他。
孤月己经很开心了,至少近半个月的生活费有了着落。
没过几天,他再去商行的时候,老板又给他拿了几件衣服,孤月拿回去补了。
他不知道的是,客人给老板多少铜板,老板就会给孤月结算多少工钱,但是对他也不是没有好处,冯记店里来了一个高人,能把衣服补的跟新的一样,这样的消息不胫而走,给店里带来了更多的客人,客人来了也不会只为了织补。选料子做衣服,生意比之前更好了。
孤月靠着这个手艺,不用像以前那么辛苦的洗衣服了,也不用每天背着沉重的包袱往来永乐街了。
关于这一点,孤月十分感激他的好朋友。可他没什么可以作为回报的。
繁星说:“我们是朋友啊。能帮到你,我也很开心,而且你也是靠自己劳动挣钱。”
孤月没问过繁星的家事,他隐约觉得,繁星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虽然他没提到过自己的父母,但是一看就知道,他绝对是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他不说,应该有什么缘由吧。
不过,他可以断定,繁星的家世比起王野,只高不低。繁星身上却没有任何富家公子的做派。这也是能让他们成为朋友的原因。
现在解决了吃饭问题,孤月甚至可以在午饭时候打一点带荤腥的菜了,繁星终于不用配合他 顿顿吃水煮青菜了。而且繁星打的菜,他也会吃一点了。孤月渐渐地脸上笑容多了,气色也好了起来。这个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伙食好一点,能吃饱饭,孤月看起来也没那么瘦弱了。
中城区的议事厅里。
刚刚开过一周的集中会议。其他人都散去了。
博雅走了进来,房中只有他们二人。
“星儿最近怎么样?”
“很好,他己经有了朋友,比之前开心多了,而且各方面成绩也都很优秀。”
“有你指教他,肯定是差不了的。”
“星儿本身就很优秀的,我不过锦上添花。”
“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呢?”
博雅犹豫了一下说:“繁星的朋友很特别。”
“哦,怎么说?”李想来了兴趣。
“他的朋友同样很出色。”
伽罗本身就是在全城网罗的学生,天分高的一定有的。不过让博雅如此高的评价,他还是很好奇。
“谁家的孩子,出身不低吧,难道也有高人指点?”李想追问。
我己经打听过了,“是个孤儿,住在乌衣寨,和一个老婆婆生活在一起,据说是海边捡来的。”
这让李想有点意外。
“在哪方面出色呢?”
“简单来说,他在射箭方面的天赋在伽罗之上,气功方面的潜力,又在我之上,小小年纪就打通了周身穴道。”
李想从好奇变为了震惊。
要知道,伽罗和博雅己是独孤学院里的佼佼者,这孩子才多大,天赋己在他二人之上了。
“这孩子多大年纪?”
“与星儿同岁,而且.....”博雅停了下来。
“而且什么?”
“而且同月。”
这一瞬间,李想知道了,为什么博雅会关注这个孩子了,与繁星同龄且同岁,海边捡来的....这些信息拼凑在一起,让他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
博雅看着李想说:“你是不是也想到了。”
李想低头陷入了思考中,说道:“若他真是12年前华夏那场浩劫中幸存下来的,华夏距离这里数千公里,什么样的人能在重重围困中,带他到这里呢。”
“我们当年不就是这样,把星儿带回来的吗?”
“那是你的功力加上百佳的身份,我们才得以脱险。”
“若是能将孩子带来这里,又因何遗弃呢?”
“也许是我们想多了吧,也可能他就是附近那个穷人家的孩子,被遗弃的。”博雅说。
“或许吧,你说他住在乌衣寨?”
“是的。”
那地方,今天会议上,西区长又提起来了,他建议推倒那些自建的房子,把人员集中安置,登记在册。但是这么多人,种族又复杂,怎么安置,怎么建造房屋是个大问题。
“我看不如这样,让他们暂时仍住在这里,在别处选一块空地,我们建造人族的房屋,按每家的人口,人口多的多分几间,人口少的就少分,至于其他种族,让他们自己在空地建造房子,我们给他们提供材料。等房子建好了 把乌衣寨推倒,恢复山林植被。这样的话,三个月就可以完工了。”
“你的办法很好,但是,附近有好的空地吗?”
“有啊。附近有一块平地,植被少,因为离水源远,所以一首空着,我们建造好房子,水源引过来就是了,山坡上,林间就给兽族和精灵族,让他们自己建,划分好区域,都登记在册。只要人力 物力不缺乏,这事不难办。”
“好,就按你的意思办,博雅 以你的才能,若是去华夏,定能大有作为,在这里,确实委屈你了。”
“你了解我的,我根本不想做官,潇洒快活多好。”
“你年纪不小了,没想过成个家吗?我看伽罗对你是有意的。”李想笑着说。
这个其实李想不说,他也早就看出来了,毕竟他不是懵懂无知的少年,伽罗看的眼神,与旁人不同,黑色的眸子里,包含深情。
“我的心在那一场大战中,己经跟着死了,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无拘无束的.....”
孤月带来一个消息,昨天乌衣寨贴了告示,要给乌衣寨重选一块地方,建造房屋,还不用乌衣寨里的居民出钱,愿意的就签字画押,不愿意的,到时候,乌衣寨要被推平,恢复山林,只能自己再找住处。
“这是件好事吧?”繁星说
“对我跟奶奶来说,是的。我们住的茅屋又是透风,又是漏雨,我们自己又没钱修缮,这样以后就不遭罪了。而且新的地方,离学院还近一点呢。”孤月眼神中带着憧憬。
过了三个月,迁移的事情,按时完成了。绝大部分想要继续留在城里的,都选择了拆迁,只有一部分,居无定所的,又开始了新的流浪。
孤月来到学院立刻跟好朋友分享自己的喜悦。
“繁星,我们搬新家啦!这新房子可真是宽敞极了,我再也不用和奶奶一起挤在那间不到 10 平米的小茅屋里了。现在我有属于自己的独立卧室了呢。不仅如此哦,我们还可以在屋子里做饭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能在露天搭个简易炉灶。”
“那太好了。”
孤月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更让人开心的是,这房子一点儿也不漏风、不漏雨。之前住在老房子的时候,每逢刮风下雨,我总是担心奶奶的身体受不了,她的腿也因为潮湿的环境经常疼痛难忍。但自从搬到这里之后,奶奶的腿居然慢慢好起来了,现在走起路来都比以前利索多了呢!”
说到这儿,孤月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他真我觉得自从认识了繁星,生活是越过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