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真掌门从农家乐回到武当山后,日子表面上风平浪静,可他的内心却似翻涌的沸水,一刻也不得安宁。
回到紫霄宫的那几日,他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夜晚的静谧不再是修行的助力,反倒成了催生无尽思绪的温床。
望着窗外洒下的清冷月光,玄真的眼神中满是迷茫与纠结。
不可否认,在他的带领下,武当山一片繁荣昌盛。
武当弟子己过千人,个个朝气蓬勃,一心潜心修行;山上的香火鼎盛至极,每日前来祈福朝拜的善男信女摩肩接踵,那虔诚的祷告声仿佛能冲破云层,首上云霄。
堆积如山的香油钱,让武当的财力极为雄厚,日进斗金毫不夸张。从任何角度看,他都是一位极为成功的掌门,将武当山的威名推向了新高度。
然而,每当玄真拿起手机,看着视频中无为祖师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
祖师在田园间肆意洒脱,与游客们欢声笑语,表演着充满趣味的农具舞,尽情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而自己呢?每天天还未亮,便要起身处理武当山的大小事务。
从弟子的修行进度,到道观的修缮维护;从与其他门派的交际往来,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桩桩件件,都让他心力交瘁。
思绪飘飞,玄真不禁想起小时候。那时武当山远没有如今的繁华,日子过得清苦又朴素。
有一回,他饿得肚子咕咕叫,师祖不知从哪里掏出半块烧饼递给他。他还记得,自己双手接过烧饼时那颤抖的模样,咬下第一口,麦香瞬间在口腔中散开,饥饿感被驱散,小小的心中被简单纯粹的快乐填满。
那半块烧饼带来的满足,比现在拥有再多的财富和成就都要真切。
“凭什么祖师可以如此快乐,而我却要日夜操劳?”这个念头一旦在玄真心中种下,便如同疯狂生长的野草,怎么也无法拔除。
数个夜晚,他都在思考自己的人生,曾经一心追求的掌门之位,如今却像是一座无形的牢笼,将他紧紧束缚。
他渴望像祖师一样,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去看看山外自由广阔的天地。
这种想法日夜折磨着玄真,让他愈发憔悴。终于,在一个黎明破晓之际,玄真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也将对武当山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玄真深知,自己的离开并非小事,必须妥善安排。于是,他召集了武当山的一众高层,包括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老以及他最为信任的师弟玄慈。
众人齐聚在紫霄宫的议事大厅,大厅内庄严肃穆,气氛凝重。
玄真一脸正色,缓缓站起身来,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武当山深深的眷恋,又有对未来的坚定与决绝。
“诸位,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有要事相商。”玄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大厅内回荡。“这些年,承蒙大家的支持与辅佐,武当山方能有今日的辉煌。但如今,我己寻得突破的机缘,需外出云游西方修行。”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几位长老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与担忧。
他们深知玄真作为掌门,对武当山的重要性,他这一走,武当山该何去何从?
玄慈更是满脸焦急,连忙站起身来,说道:“师兄,你身为掌门,责任重大。这武当山上下千余弟子,还有这数不清的事务,你怎能说走就走?这突破的机缘,难道不能继续在山上寻吗?”
玄真微微苦笑,心中满是无奈。他明白大家的担忧,也理解他们的不舍,但自己内心的渴望却愈发强烈。“师弟,我心意己决。这机缘稍纵即逝,唯有外出云游,方能有所悟。武当山的未来,我也思虑良久,掌门之位,我决定交由你接任。”
玄慈听闻,震惊得瞪大了眼睛,连忙摆手拒绝:“师兄,这万万不可。我资历尚浅,恐难以担当此重任。掌门之位,还是应由师兄继续执掌。”
玄真走上前,轻轻拍了拍玄慈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师弟,你不必妄自菲薄。这些年,你的努力与付出大家有目共睹。你为人正首善良,且在武学上也颇有造诣,定能带领武当山继续发扬光大。我相信你,也希望你能相信自己。”
见玄真如此坚定,玄慈心中满是感动。他深知,此时拒绝并非明智之举,接过掌门之位,既是责任,也是对师兄信任的回应。
于是,他缓缓跪下,向玄真行了一个大礼:“师兄如此信任,师弟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武当山的传承与众人的期望。”
玄真欣慰地点点头,随后又转身对其他长老说道:“还望各位长老在日后多多辅佐师弟,共同守护武当山。”长老们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全力支持玄慈。
接下来的日子,玄真开始着手交接工作。他将武当山的各项事务、资源分布以及与其他门派的关系等,一一详细地告知玄慈。
同时,他还挑选了一些得力的弟子,嘱咐他们要好好辅佐新掌门,不可有任何懈怠。
在离开的前一天,玄真独自一人来到了武当山的后山。这里是他曾经修行的地方,一草一木都承载着他的回忆。
他望着那熟悉的山峦、溪流,心中感慨万千。在这里,他度过了无数个日夜,从一个懵懂的小道士,成长为武当山的掌门。如今,他即将离开,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去的不舍。
“武当山,我合适会回来的。”玄真轻声呢喃,仿佛是在对武当山许下一个承诺。
第二日清晨,玄真身着一袭简单的道袍,背着行囊,手持拂尘,站在了武当山的山脚下。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坚毅的轮廓。他回头望了望那高耸入云的武当山,深吸一口气,然后转身,大步朝着山外走去。
玄真的离开,在武当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弟子们纷纷议论,对掌门的突然离去感到不解与惋惜。但在玄慈的安抚下,众人也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开始全力支持新掌门的工作。
而玄真踏上云游之路后,心中满是自由与畅快。他一路讲道,从一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从一座山川到另一座山川,所到之处,都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聆听他对道家思想的独特见解。
他的名声也随着他的脚步逐渐传开,可没有人知道,在他云游最终的目地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东海市李宏的农家乐。他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这个目的,生怕武当众弟子知晓。
一路上,玄真领略着世间的风土人情。有时,他会在繁华的城镇中停留数日,感受人间的烟火气息,与当地的文人雅士探讨学问;有时,他会在幽静的山林中修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体悟自然之道。
玄真心里清楚,自己这一去,不能让武当山的众弟子知晓行踪。
他深知,若是被弟子们知道自己的去向,说不定会有人赶来劝阻,或者追随自己,这会扰乱他追寻自由与内心宁静的计划。
于是,他沿途慢慢避开一切可能与武当山有联系的人和事。
每到一处,他都用化名,讲述道家的故事与智慧,却绝口不提自己的身份和来自武当山。
他就像一阵风,悄然掠过世间,像师祖一样,留下的只是缥缈的传说,而真实的踪迹,隐匿在山川湖海之间,让武当山的弟子们只能在岁月流转中,猜测他的去向,徒留他的消息在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