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香里的月光》
夏夜,稻田像是被月光洒下了一层银白的纱,泛着神秘而迷人的光泽。陆昭卷着裤管,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农站在田埂上,可他现在做的事却与耕种无关,而是教孩子们揉面团。
“手腕要像抚摸猫咪背毛那样轻。”陆昭的声音在夏夜的稻田边回荡着,他边说边潇洒地把指尖沾的面粉甩出去,那面粉在月光下如同流星划过,惊起了几只原本在草丛里休憩的萤火虫,它们闪烁着微光,像是在抗议这突如其来的打扰。
祠堂后院的木桌上,十几个青瓷碗整齐地摆放着,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面条选美大赛。每个碗里盛着的面条都形态各异,有宛如蝴蝶展翅的龙须面,仿佛带着制作者独特印记、带着指纹印的指压面,还有那创意十足、用麦秸编成小笼屉模样的空心面。这些都是游客们投票选出的“最美面条”,陆昭满心欢喜地准备明天就将它们装裱进非遗展示柜,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独特的面食文化结晶。
我蹲在旁边,认真地帮忙缠保鲜膜,就在这看似宁静而美好的时刻,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窸窣的响动。我好奇地回头,只见云锦捧着笔记本电脑从绣坊走了出来,电脑屏幕的蓝光幽幽地映在她的脸上,让她的眼角看起来有些发青,像是被这屏幕吸走了生气。
“镇上文旅局的方案。”云锦的声音没有什么起伏,她面无表情地把文件拍在桌上,“要在祠堂门口建玻璃栈道,游客可以首接在麦田里看面条制作首播。”
陆昭的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他就像一只被激怒的狮子,却又无处发泄。只见他捏扁了一个原本好好的面团来泄愤,面粉簌簌地落在青砖地上,像是下了一场微型的雪。“他们连晾晒架都要装反光板!”陆昭愤愤地说道。我无奈地笑着递过竹匾,目光不经意间瞥见他虎口新添的茧。那是上周抢救暴雨中的面条时被竹篾划伤的,当时陆昭像个英勇的战士,在风雨中守护着那些珍贵的面条,可现在,他却要面对这样让人头疼的文旅局方案。
就在大家都陷入沉默的时候,突然,一个黑影从祠堂的角落一闪而过。那黑影速度极快,快到让人怀疑是不是自己眼花了。陆昭警觉地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疑惑和警惕。“你们看到了吗?”他小声地问我们。我和云锦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恐惧。这祠堂平时就透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现在这个黑影的出现,更是让人心惊肉跳。
“会不会是哪个孩子在恶作剧?”我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可声音却还是有些颤抖。陆昭摇了摇头,“这个时候,孩子们都应该回家了。”他缓缓地朝着黑影闪过的方向走去,我和云锦犹豫了一下,也跟了上去。
当我们绕过祠堂的拐角,却发现那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片寂静。陆昭皱起了眉头,“奇怪,难道真的是我们看错了?”就在我们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一阵悠扬的笛声从远处传来。那笛声空灵而悠远,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我们顺着笛声的方向望去,只见在麦田的尽头,有一个模糊的身影,正静静地站在那里吹着笛子。
“那是谁?”云锦紧紧地抓住我的胳膊,她的手冰凉。陆昭没有说话,只是加快了脚步朝着那个身影走去。随着我们逐渐靠近,那个身影也变得越来越清晰。那是一个穿着古老服饰的老人,他的面容慈祥,眼神里透着一种宁静和深邃。
“你们不用害怕。”老人的声音很温和,他放下手中的笛子,缓缓地说,“我是守护这片麦田和祠堂多年的人,我知道你们在为文旅局的方案烦恼。”陆昭惊讶地看着老人,“您怎么知道?”老人笑了笑,“这片土地上的一切我都知道。其实这个方案也并非全是坏事,只要你们懂得利用,也能让更多的人真正领略到这里的美好。”
陆昭若有所思地低下头,老人又拿起笛子,轻轻地吹奏起来。那笛声仿佛有一种魔力,让我们烦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在这麦香弥漫、月光如水的夜晚,我们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也对这片土地的未来有了新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