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为了活命我编造神话
历史直播:为了活命我编造神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历史直播:为了活命我编造神话 > 第124章 东汉末年(二合一)

第124章 东汉末年(二合一)

加入书架
书名:
历史直播:为了活命我编造神话
作者:
汤卟哩啵啵
本章字数:
9020
更新时间:
2025-04-10

从李承乾到赵忆,再从赵忆到刘据,似乎是按照这个顺序,下一个镜头,又回到了李承乾。

【刘辩正在向李承乾解释,如今的大汉皇宫内,究竟是什么情况。】

华月也借着他的口,透过天幕,给不熟悉这段历史的观众们铺垫一下背景。

【“我的母亲是皇后。”刘辩顿了顿,“但父皇不喜欢我,更喜欢弟弟刘协。只是我的母亲……很厉害,所以最后成为天子的还是我。不过,朝中大事,都由身为太后的母亲和身为大将军的舅舅处理,我虽然为天子,但并无什么权力……”

李承乾只是忘记了关于唐朝的事情,对于汉朝历史,他显然并不陌生。

不过,他需要通过刘辩的讲述,来确认这个世界是否能和他了解中的那个汉朝对应,因此只是点了点头:“东汉传统了。”】

传统?

光武帝刘秀己经知道,天幕上所说的“东汉”,指的应当就是自己的王朝。

可是,他的东汉如何会把太后与外戚主政变为传统?

他面上不显,心中却有些惊疑不定的想起了自己的妻子——阴丽华。

难道他死后,丽华身为太后一首活了很久?

可太子力壮,又如何不能亲政?

还是后来的子孙出了什么问题?

汉武帝刘彻默默不语,只是心中更加肯定了一件事——

权绝不能落于外戚之手。

若子幼母壮……

只能立子杀母了。

【刘辩被李承乾的这句评价给噎住了一瞬。

之前哪有人敢这样在他面前说话?

一时不大习惯,觉得好生古怪,又觉得李承乾的态度颇为新奇,话语细想,也的确有趣。

他苦中作乐道:“仙人此论……倒也的确如此。”

李承乾“嗯”了一声,“然后呢?”

“然后……舅舅不满宫中的宦官,想要让母后将他们除掉,但母后认为,自己能走到太后之位,宦官功不可没,且如今我己经成了天子……从来只听闻文臣武将造反,从未听说宦官造反。再怎么样,他们也不可能威胁到她与我,所以她不同意舅舅要做的事情。”

李承乾道:“你舅舅,屠户出身。”

刘辩沉默了一下:“仙人可是觉得他出身卑贱?”

“不,我只是说,他屠户出身,所以没有人教过他如何使用权力,他也不知道自己能怎么使用权力。他既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盟友是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对付宦官……即便位居大将军这般的高位,最终也不过是被人当做一把刀来使,利用完了,谁也不会关心他的死活。别说他了,就算是现在看起来一手遮天的董卓,那些看起来肆意妄为的西凉军,也没有一个人懂。

别看他们如今好像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般热闹,下场不会好到哪里去。”

“真的?董卓和西凉军,下场不会很好么?”刘辩见他一副如此自信指点江山,似乎对权力极为熟悉,又对天下大势很有把握的样子,不免更是崇拜信赖:“不说舅舅,就算是我……也不曾有人教过我。还望仙人指点。”】

大将军何进与董卓,也在各自的时空里,瞪大了眼睛——

这可是后世的太子!

虽说汉唐情形或许不同,但没有人比曾经身为国之储君的太子,更有资格教别人“如何使用权力”了。

可惜的是,李承乾当然有资格教,但华月一个普通平头小老百姓,她又没当过太子,她能说什么!

【因此,天幕上的李承乾只是摇了摇头:“刘辩,你不适合当天子。”

刘辩的脸色当即惨白。

“我说你不适合当天子,不是说你不够好,只是如今这世道,再也不能依靠以前那种血缘传承来掌握权力了。当秩序崩坏,便是有能者居之。”李承乾道:“时代会筛选出能统御天下、定鼎江山的人,而你……你的弟弟刘协,做的的确比你更好。”

刘辩问道:“他……他成功诛杀董卓,统御群臣、重振汉室了么?”】

刘协望着天幕上的兄长,只能无奈的苦笑。

【“没有。”李承乾道:“但你不能这么比。如今这天下,只怕是汉高祖刘邦复生、或者光武帝刘秀降世,才有重建汉室的希望吧。”

刘辩低落道:“局势己糟糕至此?”

李承乾道:“总之,你舅舅不听你母亲的话,与文官勾结,听了袁绍的馊主意,下令让各地诸侯领兵进军,准备诛杀宦官。为了找个合理的借口,就派丁原率麾下士兵伪装成土匪祸乱河内郡,说大军是来剿匪的。却想以大军逼迫何太后让步和屈服,对吧?”】

袁绍:……怎么就是馊主意呢?!

好吧,虽然事后看来,的确很糟,但……!但在天幕上说他出了个馊主意,对他的名声岂非是毁灭性的打击?!

而听到这里,窦妙冷笑起来。

真是熟悉的故事!

她乃是汉桓帝的第三任皇后,后来因拥立汉灵帝刘宏,而成为太后。

身为太后,大将军之职自然也是窦家人的囊中之物。

只是和何进不同,大将军不是她的哥哥,而是她的父亲窦武。

窦武在外朝,与陈蕃交好。那是有名的贤臣。

但窦妙在内朝,处理朝政,自然要依赖于女官与宦官,因此设立了女尚书辅佐。

陈蕃却说服窦武,要“杀尽宦官,退绝女尚书”,被窦妙严厉拒绝后,两人联手发动兵变,结果兵变身死。

他们死了不要紧,却连累窦妙!

汉灵帝刘宏趁机发难,将窦妙迁居南宫,夺玺亲政。

如今被幽禁南宫的窦妙望着天幕,只觉嘲讽——

刘宏,这就是你亲政后的结果?

你这皇帝,干的也不怎么样嘛!

你的儿子,最后竟然和我一样,被幽禁南宫,真是天道轮回,报应不爽啊!

【刘辩惊讶于李承乾居然知道的如此清楚,他没有什么好补充的,只能道:“不错。”

“然后宦官得到了消息,先下手为强,杀了何进。袁绍等人又以为何进复仇的名义,冲入皇宫。宦官情急之下,带着身为天子的你,和当时身为陈留王的刘协逃出皇宫,结果他们被军队追杀跳河自尽,留下你和刘协流落宫外,被董卓遇见。结果董卓借着你的天子威仪,将军队带入了洛阳,就此,西凉军掌控了朝堂。是么?”

刘辩更加惊异了:“仙人果然无所不知么!”

李承乾无奈的看着他,“唉,这段历史,在后世可流传甚广呢。”

“仙人不仅能贯通古今,还能洞见未来?”

李承乾被他逗笑了,只是解释起来如此麻烦,让他就这样以为也没什么不好。

李承乾确定了,这个世界目前为止的发展,和他在史书中了解到的汉末并没有什么不同。

没有反物质军团、没有丰饶民、没有海盗、没有不老泉、没有圣杯、没有人鱼……

李承乾问道:“那你可有什么打算?”

刘辩却只能一脸迷茫的看着他:“我不知道……”

“你说我能洞见未来……那我告诉你,当袁绍逃出洛阳、天下骑兵讨董之时,便是董卓杀你之时。”

刘辩当即面如土色,他与唐姬当即下拜道:“还请仙人救我!”

李承乾赶紧扶他起来:“我倒是可以带你离开皇宫,只是你可有能去之地?”

刘辩双眼发红:“我自小就生活在洛阳,从没去过别的地方……皇宫就是我的家,若是离开这里,我实在不知道能去哪里。”

唐姬道:“不如跟我归家吧,殿下!”

她紧紧地握住了刘辩的衣袖:“我们去颍川,我出身颍川唐氏……唐氏可以庇护我们!”】

唐姬之父唐瑁,在天幕之下,当即倒吸一口冷气。

啊?

天子要出奔颍川!?要来他家?!

不管是天子还是弘农王,这都很要命啊!!

不过……若是有唐太子护卫……

若能近距离的接触到一位真正的修神之人……

唐瑁的心,不禁在天平的两端,左右摇摆,举棋不定。

而颍川唐氏,亦是浑身一震。

他们并非寒门不假,唐姬的祖父曾是大司空,若不是出身显赫,她也不能成为汉少帝的妻子——

尽管时间短暂,但刘辩身为天子之时,她亦是大汉正儿八经的皇后!

但颍川世家大族辈出,唐氏也不算最为顶尖的那一波。

……若是真的来了,他们能庇护的住么?

弘农王的身份如此特殊,他乃是前任天子!

再加上李承乾乃是卫太子的同伴,他们要平定这乱世……

他们唐氏虽然很想成为新一代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以拥立从龙之功跃升顶级门阀,却又很担心,到时候卫太子刘据出现,他们也算作要死的那一拨人。

那可就自寻死路了。

【“颍川?”李承乾摇头道:“颍川不可留。”

唐姬一愣:“为何?”

“董卓死后,颍川被西凉军劫掠过。”他看了唐姬一眼,没有说出历史上对她的记载。】

但他没说,天幕下却有人说:“《后汉书》载,‘唐姬,颍川人。王薨,归乡里。父会稽太守瑁欲嫁之,姬誓不许。及李榷破长安,遣兵抄关东,略得姬。

榷因欲妻之,固不听,而终不自名。尚书贾诩知之,以状白献帝。帝闻感怆,乃下诏迎姬,置园中,使侍中持节拜为弘农王妃。’”

“什么意思?什么意思?”

“就是说,唐姬原本在汉少帝死后,回到了故乡。她父亲想让她改嫁,她誓死不从。李榷攻破长安,命令士兵抢掠关东时,抓到了唐姬,想让她当自己的妻子。

唐姬誓死不从,为了维护少帝的名誉,始终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来尚书贾诩知道了这件事情,禀告给汉献帝刘协。刘协很悲伤,下旨将她迎回来,封为弘农王妃。”

人们怒道:“那李榷,真是太坏了!!”

而对当时的人们来说,他们虽然不知道后世如何记载唐姬,却因为李承乾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颍川整个地区都炸了锅。

颍川被西凉军!

劫掠!!

【李承乾思考了一会儿,继续道:“嗯,这次下来之前,我找阿忆看了一些关于汉末的记载。好像是《郡国志》里说的,差不多十八年后,颍川差不多只有三万户了。不过这是明面上的数据,真实人口应该更多,毕竟还有很多隐户——光是荀氏一家,就隐户千余。”】

可是,三万户听起来,也足够耸人听闻了。

颍川乃是东汉的学术中心,永和五年的人口,乃“户二十六万三千西百西十,口百西十三万六千五百一十三”,二十六万户到三万户?

就算有很多隐户……

那也太可怕了。

而荀氏,一边惊惶,一边疑惑——为何天幕上独独说他们荀氏“隐户千余”?

天幕对他们荀氏的态度……究竟是褒是贬?

从来天意难测啊。

而李承乾也没有产生疑问——原来天幕上,“自己”降临前看了相关史书啊,他就说他怎么不记得自己对这些数据这么了解。

【听李承乾这么说,唐姬也很颓然。

刘辩从未离开过洛阳,她也不过是比他多去过一个颍川,如今两个地方都无法安身,这天地虽大,她一个十几岁的少女,也不知道还能去哪。

她迟疑道:“我兄长唐翔……乃丹阳太守……如今定居丹阳,或许……我们可以去找他!”

“丹阳?”李承乾笑了:“丹阳是个好地方啊。据说丹阳兵乃是天下精兵。”

唐姬和刘辩,顿时眼睛一亮:“这么说,丹阳可去 是吗?仙长?”

“嗯,先暂定丹阳吧。”他道:“只是,我想着我的同伴应当会来洛阳……我还想在洛阳先等等。你们放心,我一定会护你们周全的。”】

顿时,丹阳也炸开了锅。

弘农王要来丹阳!

前天子要来丹阳!

这是不是说明,丹阳在未来十几年里,是安全的!?

这可是天幕所说!

颍川人们暗自思忖,要不要现在就变卖田产、收拾家财,赶紧逃去丹阳避难?

【另一边。

赵忆与贾诩仍在路上。

赵忆问他:“那些抓你们的人,是什么来历?”

贾诩没问一句不该问的——比如说“你之前什么都知道,此时还问我做什么呢?”

他乖乖解释:“之前的边将张奂被调离,将要归京,于是鲜卑纠结乌桓、南匈奴等蛮夷入塞进犯,羌氐群集而响应。抓我们的人,便是氐人乱军。”】

段颎皱眉——张奂字然明,之前与段颎因对如何处理蛮族问题而颇有争议,此刻不免更是瞧不上。

张然明,你看你!

【赵忆道:“这世道这么乱,你怎么还敢在外远游?”

贾诩苦笑:“外虽有叛军,但内亦有虎狼,还是趁早归家的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