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为了活命我编造神话
历史直播:为了活命我编造神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历史直播:为了活命我编造神话 > 第29章 有英杰之相

第29章 有英杰之相

加入书架
书名:
历史直播:为了活命我编造神话
作者:
汤卟哩啵啵
本章字数:
5904
更新时间:
2024-11-01

【歌声停止了。

镜头上出现了土黄色的荒山,绵延起伏如卧伏在天地之间的一条巨龙,山峰如鳞片般锋锐。

而在“巨龙”脚下,黑色的大地上,一道影子,像蝼蚁般跌跌撞撞的前行。

等镜头拉近,人们才看清那不是一只虫子,正是在天幕上消失已久的大唐废太子,李承乾!】

李世民猛地坐直了身子,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天幕上失而复得的儿子,嘴里喃喃念着:“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他的高明,那是神女亲自接引、已经踏入修仙之道的半仙呀!

自然是吉人自有天相!

可如今是这么安慰自已,之前一直没有来李承乾的消息,李世民想着那些吐蕃骑兵不知道都游荡到了哪些地方,心始终是悬着的。

看见方才那队伤兵一路折损,他又是愤怒、又是心痛、又是恐惧李承乾在某处也遭遇一样的毁伤。

【李承乾似乎疲惫极了,没走几步,便靠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歇息。

之前光线太暗,人们只能看见地上有许多阴影,只以为是乱石滩,等李承乾坐下、光线稳定了,许多人才悚然而惊的发现,那是一地的尸体。

这里也曾是一处战场!】

李世民心中当即一突:“高明还是太没有防备了!若是有那受伤还未死的敌人藏在尸体里,看他坐下,突然暴起伤他,那该如何是好?”

【好在尸体里,看起来并无活口。

李承乾微微喘着气,目光落在了附近地面上——那里掉落着一把陌刀。

那是唐军的武器。】

好好好,高明肯定是捡起来了。

李世民想,有把武器傍身,总比手无寸铁要好!高明真是机灵!

就是他忘了很多事情,也不知道武艺还留下多少……

虽然自他的腿出现问题后,高明很难再如以前那样练习武艺,不知现在挥刀会是怎样的情况?

神女为他准备的肉身真好,不仅人更英俊了,而且健康矫健,高明再也不用为腿伤心了。

想着想着,李世民便出了神,想起如今远在黔州,还活着的、还没去天上的儿子。

若是没有天幕,他很快便要逝去了。

李世民忍不住想,高明死前是不是很难受?是不是很委屈……是不是还是很怨他这个阿耶?

他是不是真的做的不够好,才导致同胞兄弟之间,不能和睦共处?

还是这是上天给他的惩罚,因为他当年弑兄逼父?

他让父亲失去了两个儿子,老天爷便也让他失去自已最心疼的儿子。

【镜头一转,天幕上出现了蜿蜒的长城。

孩童稚嫩的声音远远传来,有人在清点武器:“箭矢还有一筒……盾牌还有一面,两张弓……可有几支箭断掉了。”

他背靠着长城城墙,坐在地上,另一个小男孩不等他说完,就粗声粗气打断道:“往哪儿走啊?”

“干什么?跟个山炮似的!”清点武器的小男孩不高兴道:“隔两个山头都能听见!”】

这小孩之间的拌嘴,一下叫人看乐了。

【第三个小男孩插话道:“往东走,我阿耶说,等打完仗,他到杨村去接我。”

“得了吧,”之前的斥候小女孩,一边为瘸腿士卒换药,一边反驳道:“东边全是坏人。”

清点武器的小男孩道:“下山往北走,一天就能到城里去了。”

瘸腿士卒道:“你们下山,到咱们大唐的城里去。”

几个孩子呆呆的看着他。

他加重了语气:“我是什长!我命令你们走!”】

什长,对于万界之中的各位皇帝、大将军、丞相、三公九卿、各部尚书、公主王爷、权贵功勋……以及注定名留青史的文人们来说,是那么微末和不值一提,但在天幕上,他却又担负着那样重要的责任。

【那个少年士卒走到孩子们身边,他低头看向他们,忽然问道:“你多大了?”

嗓门大的被同伴骂作“山炮”的男孩,傻呆呆的抬起头来:“啊?”

“多大了?”

“十五。”

少年又放缓了一些声音,问在照顾伤员的斥候女孩:“你呢?”

她回答道:“十二了。原先是跟着我娘随军缝补衣物的……后来打仗,就跟着大夫照顾伤员了。”

那个说阿耶会来接自已的小男孩兴冲冲道:“我阿耶在甘州……

少年打断道:“我问你多大了?”

他顿时蔫蔫道:“十岁……半。”

少年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他十五,我最大。我十六了。九岁的时候我就跟着军队,要说,也是七年的老兵了。”

他抿了抿嘴唇,执拗道:“咱们部队只要有人活着,就没有扔下伤员的规矩。”】

“这是啥部队啊!”

古往今来的大部分军队都有些震惊。

“这是啥时候的规矩啊!”

安西军彼此之间疯狂讨论:“这到底是哪位将军的部下?!咱们能不能去投奔这位将军?!”

其他军队的士兵们彼此之间对望一眼,却是不敢如此奢望的。

他们都有自已熟悉的朋友同乡,打仗时团结一致并不难,若是溃败了,情谊深厚的同袍之间相互援助,也是应有之义。

但像这样,不同的部队被打散了,偶尔遇见的,谁认识谁啊!

凭什么就要带着你?凭什么就要冒着生命危险救你?不带着兄弟把你抢一顿就算看在同朝为军的情分上了。

但人们高兴看见有人去做大家做不到,却希望有人能做到的事情——

因为人们愿意相信,绝境中依然会有希望。

这支做到了的小分队,让天下对“安西军”,突然生出了许多滤镜,萌生了许多好感。

有这样的士卒,安西军和其他军队都不一样!

他们和朝廷断绝联系四十年,依然死战不降,何等忠心!

汉献帝心中苦涩的想,都出自凉州那块地方,安西军忠心为国,为何董卓率领的凉州军却……?难道那大唐比大汉更有德行吗?

【“不是扔,”瘸腿什长道:“是我有任务。”

他看着眼前这长城,低声道:“沿长城向西。”

少年老兵好奇道:“什么任务?”

什长原本已经将手探入怀中,想取出那封信,但他抬眼看了一眼少年老兵那稚嫩的脸,微微摇了摇头,又停下了动作,只道:“是给我们……是给我的任务。”

少年老兵道:“向西也能去咱们大唐的城。可能难走点,但是应该更安全。”

瘸腿什长断然道:“长城这么险峻的山路,你们走不了。”

“没关系,”少年老兵笑了,“我参加过三次反扫荡。把伤员的武器收过来,抬担架向西。”】

他轻描淡写的一句台词,却叫许多了解兵事的人心惊肉跳——反扫荡!

扫荡,意为扫除涤荡,彻底清除。

那吐蕃!竟然对西域唐军如此狠绝!甚至扫荡了三次!三次!

段颎气的大骂:“只有我大汉扫荡你们的份,哪儿轮得到你们在凉州扫荡汉人!?”

左右连忙劝抚:“那是后世之事!是后世之事!”

李世民更是怒不可遏:“听见了吗?!听见了吗!!朕的西域!朕的安西都护府!那群吐蕃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还想彻底清除我大唐军民!卧榻之侧,岂容此等狼子野心之徒酣睡?!”

行军打仗之人,脾气就没几个柔和的,大多急躁刚烈,当下便要百官议一个出兵方案——如何能将吐蕃扫荡个一干二净?

汉武帝时,既没有吐蕃,匈奴也没了威胁,他心态最为轻松。

此刻望着那少年老兵,刘彻起了爱才之心,不由得感叹道:“这少年口齿清晰、条理分明,又坚毅果敢,若生在我朝,朕必要躬亲抚养,以后说不得又是一员骁将,正如冠军侯一般!”

百官看了一眼天上那少年,虽然衣着打扮破旧,又在战乱时流落在外,难免有些蓬头垢面,可仍能看出五官端正,身姿挺秀,不由得想起自家君主喜好美少年的爱好,一时心中腹诽。

而除了汉武帝,其他人自然也能感觉的出这少年的不凡,许多人断言道:“此子今后必成英杰!”

“有将军之相!”

“以后说不得又是一位名将!”

【就在众人依照老兵的指令,收走伤兵的武器,准备再度启程时,担架上的士卒含糊不清道:“放下我……”

盲眼小女孩听见了,她轻轻的对担架上的伤兵道:“叔叔,我们一起走。”

她脸上带着天真的笑容,就像母亲安慰孩子那样,用手轻拍伤员的身体:“以前,我眼睛好的时候,也是叔叔们,背着我走的。”

他们就这样,上面拉着,下面托着,抬着担架和不能行走的伤员,艰难的在几乎成直角的长城上攀爬。】

有人太关心这些孩子了,竟有点没头没脑的怨起了秦始皇:“这长城!就不能修的好走点吗?”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