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阳不说话,李承乾也没有多问,反正赵忆肯定知道,回去之后,他去问赵忆也是一样。
他看向威尔·特纳,“你被他们交换出来,怨不怨?”
威尔摇了摇头,满脸正气:“只要能救出斯旺小姐,我是自愿来的!”
李承乾笑了:“你心悦于她?”
虽然小铁匠一时之间失声,但看他的神色表情,就知道答案了。
李承乾感叹道:“海盗之子和总督之女啊……”
威尔却不解道:“什么海盗之子?”
“你啊。”
“你在胡说什么?!”威尔瞪着他:“我的父亲才不是海盗!”
“你父亲不是海盗?”李承乾皱了皱眉:“可别跟我说找错了人——”
他与石阳加快了速度,返回黑珍珠号上后,便立即去找刘据:“刘据!是他吗?别是找错了!”
朱厚照一直等在船边,听见这话道:“怎么还能找错?不是特纳么?”
“他说他爹不是海盗。”
而威尔一上船,就被月光下的巴博萨等人骇了一跳。
他瞪大了眼睛,惊疑不定的望着他们,不确定那些被绑在甲板上的海盗究竟是尸骨还是什么特异的标本。
可那些骷髅架子却又分明会动!
刘据握着金币过来,只瞥了一眼,便道:“是他。没错。”
朱厚照立即向汪直下令:“开船!”
李承乾顿时气道:“你想骗我?”
威尔的表情很紧张,但也很茫然:“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
赵忆在一旁观察了片刻,开口道:“可能他忘记了。”
朱厚照问:“你还记得你父亲吗?”
威尔戒备的看着他,因为他刚才下了令,小铁匠不知道他是不是就是这个团伙的首领:“他是个好人。”
刘据笃定道:“他忘了。”
朱厚照就笑了:“那不是和你一样?李高明。正好也是你去接他回来的,真是缘分!”
“随他记不记得。反正我觉得忘了也无关紧要。”李承乾道:“既然人没错,那就出发去找那个诅咒之岛。我可要迫不及待的试试迈入第八阶是什么感觉了。”】
被忘了也无关紧要的李世民:高明,你怎可说这种伤人心的话!
嫉恨到无法释怀还被忘记了的李泰:李承乾!你凭什么忘了我!!
只有李治:唔……好像我被大兄忘了,的确也没什么要紧……
【“你消化了丹药么?就想着进阶了?”朱厚照道:“不如趁现在多唱几首歌来听听?”
朱厚照有时候没大没小的,出言不大尊重,但总体没有坏心,就是被纵坏了。
李承乾瞪他一眼,但也没有真的跟他计较:“我有事问阿忆,你且等着。”
赵忆正在与威尔说话:“你别担心,我们不会伤你性命,只是需要带你去个地方,取一些你的血。等事情结束,我们会送你回来的,你就安心待着,不要想着逃跑,免得多出许多麻烦事情。”
威尔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她身旁那些人,在没明白究竟发生什么之前,他谨慎的没说话,只是看起来,赵忆等人的确不像什么穷凶极恶之徒。
不过他没忍住好奇,看着巴博萨道:“那些人是……什么?”
“那就是希望你能解除的诅咒了。”赵忆道:“你能让他们从骷髅变回人类。”
她把他交给了利玛窦,瞧见他手里的十字架,威尔整个人顿时都放松了许多。
“是教会驱魔吗?”他低声问利玛窦:“可为什么不和总督合作?”
利玛窦苦笑道:“唉,一言难尽。总之,你不会有事的。孩子,别怕。”
那边,李承乾便问赵忆:“石阳那时,清朝已经落后西方很多了吗?”
朱厚照也在一旁,他道:“你怎么关心起清朝了?”
“我感觉石阳对这些胡人的态度有些不对。”
赵忆道:“与其说是清朝在技术上落后了西方很多,倒不如说清朝更大的问题是对思想的钳制。思想上的落后才是最大的问题。英国人当时分析说,清朝是一小撮鞑靼人对亿万汉人的专制统治。由于先天不足,因而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中国没有改善、没有前进,反而倒退到了半野蛮人的境地。”
朱厚照下意识便道:“还是大明好,对吧?”
“大明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是一段漫长岁月的统称,可不同时期的情况也不一样,如何比较呢?”赵忆道:“当一个王朝灭亡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它已经失去了民心。无论如何,在当时,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抛弃了明。也许那时他们并不是觉得别人会更好,而是觉得,总不会比明更差了。你说,这究竟是明辜负了他的子民,还是他的子民辜负了明?”】
有明末的人不能接受道:“神女怎么能为那女真人说话!”
也有人心头好受了一些,落泪道:“神女说我们降清没错!”
清朝权贵们很高兴:不错!若明不失其鹿,旁人又如何逐鹿中原?大清正是承载了天命,才得以取代大明,执掌神器啊!
有人不解:“神女到底是支持明,还是清呢?她之前说鞑靼把中原都退化成野蛮之地了,又说清至少不比明朝差。”
“那神女还说明朝有那么多年,不能一概论之直接比较,你怎么又不说了?”
【朱厚照也不满道:“阿忆觉得清比明更好?”
“就历史本身来说,明与清都是一样的,所有的封建王朝,差不多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分什么好坏呢?只不过各有特点,各自投了不同人的喜好,于是有了区别。”
朱厚照抿紧了嘴唇。
“再说,虽然清在与西方的发展中落于下风,但如果与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纵向相比,却是人口最多,国力最强的。不过这也有许多因素,比如高产作物的推广、雍正的税收改革、科技的发展……所以也有人说,清朝运气不好撞上了时代的改革,若是大明还在,也未必就能好到哪里去。可我想若是个汉人王朝,至少不会像满清那样,对汉人子民那样防备,说不定更多的人可以发挥出自已的才能——可也说不准。”
赵忆叹了口气:“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讨论这些也没什么结果,想得太多,反而容易陷入历史虚无主义。”
李承乾听到这,突然来了一句:“大唐肯定比明和清更好。”
朱厚照没好气道:“你用什么时候来比?长安六陷,天子九迁?你有唐太宗贞观之治,那谁家初期没有盛世了?我大明太祖太宗的洪武之治、永乐盛世难道就差了?”】
朱元璋和朱棣,都不禁骄傲的挺直了腰板。
那必须不能差啊!
文武百官们心想,莫非后世竟然觉得,他们治理下的大明,竟可以与贞观之治相比?一个个顿时也喜气洋洋。
【刘据看着他们,就像是看着自已的弟弟们小时候拌嘴一样:“唐与明,都和汉时相差了那么久,后世却还在想念我大汉的武德昭彰,你们都不觉得丢脸吗?为何汉时一汉当五胡,到了你们那,却被异族揍得苦不堪言?那自然是汉最好!”】
不错!
卫青谦逊的没说什么,但霍去病和刘彻都挺起了胸膛。
咱们汉朝,马踏飞燕,瀚海直取天骄!
【朱厚照和李承乾纷纷看向赵忆,场外求助:“这肯定是有什么……别的原因对吧!”
赵忆道:“吐蕃的话,是因为气候变化。青藏高原温度变暖,适宜种地,因而人口大涨,势力大增。而且青藏高原海拔极高,平原地区的大唐若要进攻吐蕃本地,极易缺氧,还不用交战,就会出现生命危险。”
李承乾立即对刘据道:“此非人力可为!你们汉朝若是气候也变暖和,你们也未必能对付吐蕃!”
赵忆道:“不过,这也有唐太宗太过慷慨的原因。”】
李世民:?
【李承乾一愣:“什么意思?”
赵忆道:“唐太宗以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有许多农户和匠人跟随公主入藏,将大唐的先进工艺带去了吐蕃,大大增强了吐蕃。”
刘据评价:“你父亲真是搬起石头打自已的脚。”
李承乾立即道:“你又不懂唐朝局势!他想必是有自已的考虑!说不定那时吐蕃不是大唐的心腹大患,他想扶持吐蕃牵制别的什么——”
刘据:“你就说是不是把吐蕃喂养肥了。”
李承乾:“……”
刘据:“你就说是不是最后吐蕃入侵大唐,害得你陷落在西域吃野草捡死人的武器,跟着几个被打散的安西军小孩突围不得还被吐蕃抓住被俘了一段路?”
李承乾:“……”
朱厚照道:“什么?李承乾被吐蕃俘虏过?”
他吃惊道:“我怎么没听说过这段历史?老师居然不教我这个?!”】
东宫讲师们:好大的一口锅啊……
见证谣言是如何诞生的!
【李承乾没好气的解释道:“我!是我!死后的我!不是生前的我!”
朱厚照这才幸灾乐祸道:“我说呢!你就承认吧,你父亲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过是个凡人,他也是会决策失误的!”
李承乾气道:“呸!我就不信你们大明有多好!你们被鞑靼人灭了国,至少我们大唐……”
他突然顿住了,因为他不记得大唐是怎么灭亡的。
他看向赵忆,迟疑道:“我们大唐……不是被异族灭掉的吧?”
赵忆怜悯的看着他:“都是亡国乱世,还分什么灭亡方式更高贵吗?”
朱厚照道:“我记得不是。是被节度使篡位了。但唐末乱的很,五代十国什么的,我不耐烦记那个。”】
五代十国!!
唐朝皇帝们震惊了。
这听起来,不大妙啊!
和晋朝末年的五胡乱华类似么!?
【朱厚照道:“哦,又记起来了一点——好像就是因为唐朝灭亡的方式,吓得后面的宋不敢让武将掌权,但宋又因为过于重文轻武而灭亡。你看这弄的。”
他扳着手指数道:“而且你们大唐啊,到安史之乱就不行了,前头还不错的皇帝,加上武则天,也就……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武则天、唐玄宗……唐玄宗算半个,唐中宗和唐睿宗算吗?加上他们两,你们唐朝二十一个皇帝,就五个半皇帝还行。不加他们两,就只有三个半还行。武则天要是算武周的皇帝,那就只有李世民和李治。太惨了吧?
而我们大明,太祖洪武之治之后是太宗永乐盛世,然后是太宗皇帝的儿子,仁宗和仁宗的太子宣宗的仁宣之治……你瞧这随随便便就六个天子了。都是盛世呢!而且你们那五个半天子之间还发生了好多起政变,哪像我们大明,这一路都是……”
朱厚照顿了一下,干咳一声:“大部分都是太子继位!平顺的很!稳定得很!”】
朱元璋敏感极了:如何改成“大部分”了?大部分,就是有个别天子不是太子继位!朱厚照又点了宣宗是仁宗的太子、仁宗是太宗的太子……那就是……
他脸一下子就铁青了。
太宗不是他的太子!
可谁能造标儿的反?!还造成功了?!
他们就算是有那个心,也不可能有那个拉拢朝臣的能力啊!?
联想到后世皇位在朱棣那一脉,朱元璋又惊又怒——难道是他小看了老四的狼子野心?分明他在标儿面前,一直都很乖顺的!
又或许……不是老四,是皇位先被别人夺走了,后来又绝嗣了,才转到老四那边去了?
不管怎样,要么是老四,要么就是老二和老三!
剩下的儿子不可能越过这前三个!
但也不一定……
万一这前面的几个儿子都死的早呢?
朱元璋一时之间,思绪纷乱,几乎把所有可能性都过了一遍,整个人僵在上座,一动不动。
而洪武朝的文武百官,也与他一样,正在大脑里头脑风暴——
天哪!
太宗不是太子!
太宗会是谁?!
朱棣:……他虽然没有当过太子,但他是洪武三十五年继位的!!!是父亲死后,前几个哥哥也死了,都说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他就是长子,长子继位,合理!
他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朱厚照:你心虚什么?啊?他登基,乃是合理合法的!
【李承乾看他那高人一等的样子就生气,他看向赵忆,气的很:“他们大明,最不堪的皇帝是谁?!我就不信他们大明下限有那么高?!”
朱厚照急道:“喂!不带这样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