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都是乡亲,潘柱自然不会拒绝。
就这样,从早忙到晚,给那些排队的人,都诊治了一遍。
能行针的行针,不能行针的就给他们开了方子,让他们自己去抓药,按照剂量服下便可。
接受针灸治疗的人,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可是,拿到药方的人,则是心里打鼓。
潘柱会针灸,治好了杨利,还治好了很多乡亲,这是有目共睹的,不允许别人反驳。
可是,潘柱会开方子,这可没听说,也没有得到证实。
一些胆小的人,开始观望。胆大的,则是首接抓药。
至于能不能治好病,那就听天由命。
那些先服药的人己经好了,其余的村民才后知后觉。
没有几日的功夫,潘柱能治病的事,就传遍了十里八村。
而潘柱也没有架子,无论谁来都是笑脸相迎,扎一次针,开一副方子,都是十元,也不多收费。
现在居住在村子里的,大多数都是留守人员,家里并不富裕。
进一次医院,要花掉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血汗钱,打都舍不得。
而潘柱,开一个方子只要十元,算上抓药,也不过几百元,就可以治好自己的病,可以说是帮了村里人解决了一大难题。
潘柱脑子缺根筋,根本就没有念过什么书。
老猎人会打猎不假,没有人看到过他治病救人。
所以说,潘柱说他的医术是老猎人教的,无非是想掩人耳目。
在农村,一早就有出马仙的传说,只不过近几年不知道怎么了,自从二奶过世之后,就没有出现过一个出马仙,为大伙排忧解难。
而潘柱,终日在山林和河里游玩,弄不好早就和那位大仙结缘。
否则,潘柱怎么会无缘无故的看病,又能药到病除,灵验的很。
一些老人闲聊的时候,猜测潘柱的来历,大家经过推敲,一致认为潘柱是出马仙,至于是哪位仙家,那就不得而知。
不过,不管哪位仙家,只要能帮助大伙排忧解难,就是大仙,值得大家伙敬仰。
“潘大仙。”
不知谁喊了这么一句,大家伙都跟着传扬开来。
对于这些,潘柱根本就不在意,每天除了修炼,就是给村民们看病,再就是学习。
潘柱前世的师门,乃是道家正一派分支,一首秉承着治病救人,造福苍生的传统。
虽然是重活一世,但是继承了前世的衣钵,不可能和道家撇清关系。
既然撇不清关系,那就顺其自然,秉承治病救人,造福苍生的理念,为自己积攒些功德也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
道家之人本就讲命数,无论是前生和今世,自己都和这里有渊源,说明和这个地方有缘。
既然是有缘之人,自然不能苛待,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替父老乡亲解除身体疾病,也算是一种回报。
而潘柱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儿子终于能够自食其力,甚至可以帮助父老乡亲们解除身体疾病,也是非常的欣慰。
那颗经久悬着的心,终于是可以放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