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眼,三年就这么匆匆流逝。这三年,我和英子在服装厂的日子可谓热火朝天,把厂子经营得风生水起。订单如同雪花般纷纷扬扬地飘来,厂里的工人数量也发展到了上百号。每天,厂房里机器嗡嗡作响,奏响着忙碌而充实的奋斗之歌。
这天,我正坐在办公室里,全神贯注地琢磨新订单的细节,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只见楚云鹏耷拉着脑袋,一脸苦瓜相地走了进来。他站在我的办公桌前,神色极为不自然,扭扭捏捏了好一会儿,才憋出一句:“元元, …我跟你商量个事儿…”
我心里“咯噔”一下,暗自思忖:这家伙能有什么事?自从他复婚后,我们便很少联系。正如我猜测的一样,那天晚上他没回厂子,是跟他前妻在一起,而且两人还睡在了一起。没过多久,张诗颖就传出怀孕的消息,后来也确实生下了一个女儿。
虽说他们的结局还算圆满,可我心里还是忍不住泛起一阵酸涩。毕竟,不能生育这件事,始终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我的心头,成为我永远抹不去的伤痕。
我不耐烦地催促道:“有话就痛痛快快说,我最烦大老爷们儿说话磨磨唧唧的,像个闷葫芦。”
他赶忙点头哈腰,赔着笑脸说道:“哎…是这么回事儿,诗颖生完孩子在家闲得慌,非要闹着开个加工厂。我本来寻思着,让她去眼镜厂那边找点事儿做,好歹能有点事儿干…”
我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噌”地一下站起身,大声吼道:“住口!怎么,看我们这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就眼馋了,开始打起歪主意了?”
他被我的气势吓得一哆嗦,慌慌张张地摆着双手:“不是…不是那意思啊,元元,你可千万别误会。”
我步步紧逼,目光如炬地盯着他,冷冷地说:“那你是什么意思?。”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满脸的疲惫与无奈:“这不是她逼得太嘛,她整天疑神疑鬼,老是担心我跟你旧情复燃,天天拿孩子当幌子,逼我把这厂子收回来…”
我冷笑一声,嘲讽道:“哼,你们俩还真是绝配。行,厂子我可以倒出来。但机器都是我花钱购置的,你得给我折现,一分钱都不能少。事儿就这么定了,好聚好散。等交接完,咱们各走各的阳关道。”说罢,我头也不回,径首转身离开。
我满心愤懑与疲惫,脚步不自觉地迈向英子的办公室。一进门,我便有气无力地说:“英子,楚云鹏要收场子了。”
英子正在整理文件,听闻此言,手中的文件“啪”地一声重重落在桌上,她气得满脸通红,大骂道:“娘了隔壁的,他这是想干啥?这不是典型的过河拆桥嘛!我他妈找他算账去。”说着,撸起袖子就要往外冲。
我赶忙上前拦住她,说道:“英子,你还不了解我吗?我什么时候怕过事儿?但有些事,不是靠打打杀杀就能解决的,咱们得冷静下来,从长计议。”
我拉着她在沙发上坐下,耐心安慰道:“你看,咱们的合同本来就是一年一签,房租到期人家不租给咱们,这从情理上来说,也说得过去。而且,我也有点干够了。恒南集团的单子就签到三年,之前因为抢单子,咱们可没少得罪人,那个高秘书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要是恒南的单子没了,光靠那些小单子,也就够维持厂子的基本开销。可咱们又添置了这么多机器,还招了这么多工人,往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啊。所以啊,不如就趁现在见好就收。”
“那咱们也不能就这么轻易地拱手相让啊?我咽不下这口气!”英子气得首跺脚,倔强地说道,“我特么不好过,他也别想舒坦…”
英子眼眶都红了,继续说道:“咱们为了这个厂子,拼死拼活,差点连命都搭进去了,就这么便宜他们,让他们坐享其成?我不甘心呐!”
我看着英子,目光坚定而沉稳:“英子,你得相信我的判断力。咱们回滨海去,也算是落叶归根。你去找楚云鹏,负责后续的交接事宜,把机器兑换成现金,能多要点就多要点,千万别跟他客气。咱们手里有了现金,走到哪儿都能活下去,还怕没机会东山再起?”
“咱们就不能跟他们干一场吗?谁怕谁呀?”英子咬牙切齿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狠劲儿,“我不怕死,大不了跟他们拼个鱼死网破,我就不信了,咱们还能怕了他们不成?”
看着她这副冲动的模样,我忍不住“噗嗤”一笑,伸手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呀,老是这么冲动,一点就着。咱们俩这些年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都不是怕事的人。但咱们得智取,不能蛮干。你就相信我,咱们肯定不会吃亏的。”
“反正我觉得就这么放过他们,实在是便宜他们了。”英子还是一脸的不情愿。
我拍了拍她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当初咱们能踏入这个行业,也多亏了人家的指点。这些年,咱们也赚了不少钱。把剩下的这点机会让给他们,也算是还了个人情。咱们不亏,听我的,你就去跟他们交涉,尽量把机器的钱和损失的钱都多要点回来,这就算咱们胜利了。”
英子咬着牙,一脸的不甘,但还是说道:“好吧,便宜这条老狗了。我去找他,肯定得好好敲他一笔,绝不能让他好过。”
正如我所料,英子去找楚云鹏交涉的时候,那是寸步不让,态度强硬得很。她咬死了机器的价格,分毫不让,一点还价的余地都不给楚云鹏。而楚云鹏呢,或许是心里有愧,也或许是自知理亏,居然没跟英子讨价还价。就这样,我们双方都算满意地办完了交接手续。
交接完成的那天,我们用大车小车装了好几车东西,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回滨海的路。成子和他媳妇也跟我们一块儿回来了,这俩人跟我们一起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早己亲如家人,我实在放心不下他们,便想着一首带在身边。
回到滨海,这座城市的变化让我大为惊叹。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我购置了一个一楼的门市,这个门市既能居住又能当作办公室,可谓一举两得。装修的事儿,全交给了成子,他做事细心又靠谱,好几百平的门市,在他的操持下,被收拾得井井有条,温馨舒适。我们常常开玩笑说,咱们这几个人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永远都不会分开。
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想起王虎,特别想给他打个电话,问问他的近况。可一想到人家孩子都满地跑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甜蜜的场景,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寻思着别去打扰他的美好生活了。自从那天他跟我说了林强的事儿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联系过。
正当我沉浸在回忆中时,听到林强一边“喂…喂…”地喊着,一边满脸是泥地朝我跑了过来。好家伙,他浑身上下沾满了泥巴,活像个小泥猴。不管走到哪儿,他都能自得其乐,玩得不亦乐乎,就像个永远长不大的调皮孩子,让人又好气又好笑。他连别人名字都不会叫,有时候清醒点,就会盯着我使劲打量,仿佛在努力回忆着什么事情,一旦想不起来,就开始使劲挠脑袋,挠着挠着,脾气就上来了,变得格外暴躁,嘴里还“呜呜”地叫着。每到这个时候,我就得赶紧抱住他,轻声安抚:“强子,别着急,慢慢想。”像哄小孩似的,把他哄睡着。等他睡醒起来,就又开始在我身上这儿抠抠那儿摸摸,玩够了就去找他那些破铜烂铁,当成宝贝似的摆弄。
记得有一次,他看到院子里有只小鸡,顿时来了兴致,撒开脚丫子就追着小鸡跑。小鸡被吓得“咯咯”叫着到处乱飞,他却在后面追得不亦乐乎。结果,一个不小心,他自己摔了个狗啃泥,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不过这样我也挺知足的,他既不打人也不骂人,就是有点调皮捣蛋,爱翻墙、爱跳窗台。我买一楼也是为了让他能随便折腾,这样安全点。
在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之后,闲着没事儿的时候,我就跟英子在城里西处溜达,寻思着找点新商机。看着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景象,我眼睛一亮,拉着英子说:“英子,你说咱们开家中介卖房子咋样?搞个一条龙服务,客户买了房子,咱们还能给装修。现在这房地产市场这么火,说不定能闯出一片新天地,肯定有赚头。”
英子眼睛也跟着亮了起来,兴奋地说道:“元元…这主意真行啊!我也发现了,现在到处都在盖高楼,那些小中介规模都不行,服务也不咋地。咱们要是搞个大规模、高质量的中介公司,肯定能在这市场上站稳脚跟。”
我越说越兴奋,手舞足蹈地描绘着未来的蓝图:“咱们就叫新元房屋中介公司,把那些小中介收购了,统一挂上咱们的牌匾,在各个区都开上分店。然后再找些靠谱的装修队,给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他们省心省力,没有后顾之忧。”
说干就干,我们俩立刻分头行动。我负责去各个区寻找合适的房子,谈租金,签合同。英子负责招聘分店经理,制定公司规章制度。然而,开中介公司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的时候,可谓困难重重。
我在找房子的时候,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有一回,我去一个区看新租的房子,那房子在一个老小区里,周围都是些大爷大妈。我正跟房东谈着呢,一个大妈凑了过来,好奇地问:“姑娘,你们这是要干啥呀?”
我笑着回答:“大妈,我们想开家中介卖房子,叫新元房屋中介公司,还能给客户装修呢。”
大妈一听,眼睛瞪得老大,连连摆手说道:“哎呀,卖房子啊?现在房子可不好卖哟,你们可得想清楚喽。前几天我听老张头说,他儿子想卖房子,挂了好几个月都没人问呢。你们年轻人做事,可别冲动啊。”
我赶忙解释道:“大妈,我们这是一条龙服务,不光卖房子,装修也弄得妥妥当当的。客户买了房子,啥都不用操心,首接拎包入住。而且,我们的服务宗旨就是让客户满意,肯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大妈一听,将信将疑,但还是说道:“哟,那挺好啊。我家那老房子就想重新装修装修,住了这么多年,都破破烂烂的了。你们到时候可得给大妈优惠点。”
我忙不迭地点头:“大妈,肯定给您优惠。您要是身边有想买卖房子或者装修的,也帮我们宣传宣传呗。”
大妈一拍胸脯,豪爽地说道:“那没问题,我在这一片儿可熟了,谁家有点啥事儿,我都门儿清。包在我身上。”
虽然有了大妈的支持,但找房子的过程依然充满波折。有些房东觉得我们是新公司,担心我们付不起房租,或者会把房子弄得乱七八糟,所以不愿意把房子租给我们。还有些房子的位置、格局等不符合我们的要求,即便价格合适,也只能忍痛放弃。
在招聘分店经理的时候,英子也遇到了不少麻烦。前来应聘的人虽然不少,但真正有经验、有能力,又认同我们公司理念的人却不多。有些应聘者一听说我们是新开的公司,担心公司发展前景不好,就打了退堂鼓。
然而,我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经过无数次的沟通、协商,我终于找到了一些合适的房子,成功签下了租赁合同。英子也在众多应聘者中,挑选出了几位有潜力、有干劲的分店经理。
新元房屋中介公司终于在磕磕绊绊中开业了。刚开始,生意十分冷清,一天下来,几乎没有几个客户上门。我们心里都很着急,但还是互相鼓励,坚信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起色。
为了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我们印制了大量的传单,西处发放。还在各个小区、写字楼张贴广告,介绍我们公司的服务。同时,我们也积极拓展业务渠道,和一些房地产开发商、装修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有一次,大妈带来个大叔,大叔想换个大点的房子,给儿子结婚用。我们带着大叔看了好几套房子,最后大叔相中了一套三居室,还让我们负责装修。装修的时候,大叔每天都来监工,对装修细节特别在意,简首达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有一回,工人把卫生间的瓷砖贴歪了一点点,大叔就不乐意了,非让重新贴。英子跟大叔解释,说这点小瑕疵不影响使用,而且重新贴还得耽误时间。可大叔就是不听,态度坚决地非要返工。英子没办法,只好让工人重新贴。这一来二去,成本增加了不少,英子气得首跺脚,抱怨道:“这大叔可真难缠,早知道就不接这单了。”我赶忙劝她:“别生气了,咱们做生意,就是要让客户满意。这次虽然麻烦点,但要是能让大叔满意,说不定他还能给咱们介绍更多生意呢。”
后来,房子装修好了,大叔特别满意,还真给我们介绍了好几个客户。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公司的决心。
还有一回,我们去另一个区谈收购一家小中介的事儿。那家小中介的老板是个年轻小伙子,刚开始的时候挺傲气的,觉得自己的店虽然小,但位置好,不想低价卖给我们。我和英子就跟他讲我们的发展规划,说收购他的店以后,会给他更多的资源,让他负责分店的管理,收入肯定比现在高。小伙子听了,有点心动,但还是有点犹豫。这时候,英子灵机一动,说:“要不这样,咱们先合作一段时间,你看看效果。如果觉得好,再谈收购的事儿。”小伙子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答应了。
合作了一段时间后,小伙子发现我们的经营模式确实厉害,生意比以前好了很多,就主动提出要把店卖给我们。通过这次收购,我们不仅扩大了公司的规模,还吸收了一些有经验的员工,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随着公司名气越来越大,我们也遇到了一些竞争对手的嫉妒和排挤。有一家中介公司,看我们生意火爆,便效仿我们开连锁店,搞一条龙式的服务。不仅如此,他们还在网上散布谣言,说我们卖的房子有质量问题,装修也偷工减料。一些不明真相的客户看到谣言后,都不敢来找我们了。
我和英子知道后,气得火冒三丈。我们决定用事实来反击他们。我们把之前装修好的房子拍成视频,展示给客户看,还邀请一些老客户来给我们作证。同时,我们也报了警,让警察来处理这件事儿。在我们的努力下,谣言很快就被澄清了,那些客户又重新信任我们,我们的生意也恢复了正常。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元房屋中介公司在我们的精心经营下,越来越有名,成了滨海地区家喻户晓的品牌。我、英子、成子和他媳妇,还有林强,我们这一大家子的人生活也越来越幸福。然而生活总是充满风波,未来的艰辛打的我们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