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起,穿越成广陵太守张超
三国风云起,穿越成广陵太守张超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风云起,穿越成广陵太守张超 > 第95章 广陵的条件

第95章 广陵的条件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风云起,穿越成广陵太守张超
作者:
喜欢蕈树的莫赎
本章字数:
3474
更新时间:
2025-06-01

周昕虚弱的躺在床榻上,望着手中一份份纷至沓来,周边各县被黄巾军攻占的战报,心中充满了苦涩与无奈。他己然清楚,当前丹阳郡这危如累卵的局势,绝非他一郡太守所能挽回的。在这危急存亡之际,他只好派出数名信使,快马加鞭向西方传信,急切地请求支援。

周昕最先发出的是向上官扬州刺史陈温的求助信。信中言辞恳切,将丹阳郡面临的严峻形势一一陈述,希望陈温能念及丹阳的百姓,速速发兵救援。随后,他又分别向相邻的庐江太守、九江太守、吴郡太守和广陵太守发信,在信中详细描述了黄巾军在宛陵及周边各县的迅猛攻势,以及溧阳岌岌可危的处境,恳请各路诸侯伸出援手。

一时间,随着周昕的求援信如雪花般西散传开,整个天下为之震动。谁也没有料到,平静的江东之地,竟会突然冒出这样一支战斗力惊人的黄巾军,一时间,众人纷纷猜测,莫非这黄巾军有卷土重来之势?

各方势力收到周昕的求援信后,反应各不相同。作为扬州刺史的陈温,虽然官居一州刺史之位,但刺史与州牧不同,手中并没有多少兵权,所以控制力有限。此前曹操前往丹阳募兵返回时,他又支援了两千庐江上甲,致使如今手中兵力捉襟见肘。面对周昕的求援,陈温亦是有心无力。无奈之下,他只能提笔书信,联络临近的九江太守和庐江太守,希望他们能发兵支援丹阳。

然而,九江太守和庐江太守的回信却让陈温大失所望。庐江太守陆康在回信中称,自己境内有水贼郑宝、张多作乱,局势己然十分危急,实在没有多余的兵力派兵相助。不过,陆康提出一个建议,他表示陈刺史可以向自己的女婿——广陵太守张超书信一封,请求他出兵救援丹阳。

另一边,吴郡太守盛宪收到求援信后,不敢大意,急忙召集属下商议是否派兵救援。下属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有的认为此时局势不明,贸然出兵得不偿失;有的则觉得若不救援,一旦丹阳落入黄巾军之手,吴郡也将唇亡齿寒。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盛宪最终决定,先派郡尉许贡率领三千人马前往吴郡与丹阳交界处设防,一来是去探探虚实,了解一下具体的形势;二来若是黄巾军打过来也好有个防备。

许贡领命后,并不情愿以身犯险,态度十分消极,集结了三千士兵,慢悠悠的率军出发。

而张超在短短几天之内,接连收到了丹阳太守周昕、扬州刺史陈温和庐江太守陆康的信件。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丹阳太守周昕那封言辞急切的求援信。信中,周昕将丹阳如今岌岌可危的局势描述得淋漓尽致,再三恳请张超看在袁绍的面子上,能够施以援手,拯救丹阳于水火之中。

紧接着,扬州刺史陈温的来信也摆到了张超案头。虽说陈温身为刺史,位高权重,但广陵地属徐州,并不在他的首接统辖范围之内。因此,陈温在信中也只能以好言相求的姿态,表达对张超出兵救援丹阳的期望,并许下会支援钱粮的承诺,试图以此打动张超。

最后收到的,是自己岳父庐江太守陆康的来信。陆康在信中满是无奈,详细诉说了庐江境内水贼郑宝、张多作乱的严峻形势,表明自己实在是分兵乏术,无力支援丹阳。但他还是以朝廷大义为出发点,希望张超若有余力,能够出手相助,挽救丹阳的危局。

面对这几封求援信,张超立刻召集麾下众谋士共同商议对策。

谋士陈端率先发言,只见他微微拱手,神色自信地说道:“主公,如今局势对我们极为有利,这几封求援信,无疑给了我们师出有名的绝佳借口,正是我们名正言顺兵发丹阳的契机,可以着手准备出兵了。不过,此事也不可太过轻易地答应他们的请求。

主公不妨修书一封给扬州刺史陈温,信中表明,此次如若出兵救援,我广陵必定要付出许多钱粮还要搭上不少将士的性命,广陵归属徐州本与扬州本无甚关系。而今丹阳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乱局,皆是因为太守周昕的无能所致。我们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为了一劳永逸解决问题,一旦我军成功收复失地,理应由我广陵举荐新的丹阳太守人选,并请陈刺史与主公联名上表朝廷。倘若他能同意此条件,我们便即刻出兵相助;若不同意,我们不妨再等一等,让丹阳的乱象再多持续一段时间。”

陈端话音刚落,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皆认为此计精妙可行。这一计策,既能让张超在出兵丹阳一事上占据主动,又能为广陵出兵谋取钱粮利益,同时实现广陵势力名正言顺的扩张。张超听后,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就依此计行事,务必将书信写得委婉且坚定,表明我们的立场与条件。”众人领命,悄然离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