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乱平息之后,宫廷表面上恢复了平静,但暗地里,变革带来的余波仍在持续震荡。苏锦瑶深知,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接下来的几日,轩辕逸更加忙碌了。他一面要处理因叛乱造成的宫廷事务混乱,一面还要继续推进那艰难的变革。早朝之上,气氛压抑而紧张。那些守旧派大臣虽在叛乱被镇压后收敛了许多,但眼中仍闪烁着不满与不甘的光芒。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巍巍地走出队列,跪地奏道:“皇上,此次叛乱虽平,但皆是变革惹的祸端呐!祖宗留下的法度施行多年,哪能说改就改。若再一意孤行,只怕日后还会有更大的灾祸啊!”
其他守旧大臣见状,也纷纷附和,言辞恳切却难掩其中的私心。他们列举着变革带来的所谓“弊端”,声音此起彼伏,朝堂之上一时间吵闹不堪。
轩辕逸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如水。他紧握扶手,强忍着心中的怒火,耐心地听完众臣的谏言后,沉声道:“朕推行变革,是为了宫廷的长治久安,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此次叛乱,是少数心怀不轨之人妄图阻碍变革,岂能将罪责归咎于变革本身?”
然而,守旧派大臣们并不肯轻易罢休。他们仗着自己资历深厚,开始长篇大论地讲述祖宗之法的重要性,试图用传统的力量来压服轩辕逸。
苏锦瑶在一旁静静聆听着,心中焦急不己。她深知这些守旧派大臣的顽固,若不拿出有力的证据和说辞,很难让他们改变态度。待大臣们稍作停顿之时,苏锦瑶向前迈了一步,福身说道:“各位大人,变革并非是要摒弃祖宗之法,而是要让宫廷制度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今宫廷中存在诸多弊端,如用人唯亲、办事拖沓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宫廷如何能繁荣昌盛?”
一位中年大臣不屑地看了苏锦瑶一眼,冷哼道:“你一介女流,懂什么治国之道?莫要在这里妖言惑众,蛊惑皇上了。”
苏锦瑶不慌不忙,微笑着回应道:“大人此言差矣。治国之道,在乎民心所向。如今变革之法,正是为了顺应民心,让更多有才能的人有施展抱负的机会,让宫廷更加清明公正。大人若不信,不妨看看变革以来,宫廷中的一些细微变化。精简机构后,办事效率提高了不少;选拔底层人才为官,也为朝廷注入了新的活力。”
守旧派大臣们听了苏锦瑶的话,虽心中不悦,但却一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他们沉默片刻后,又换了个角度继续反对变革:“即便变革有诸多好处,但祖宗之法流传千年,岂能轻易更改?一旦开了这个先例,只怕日后宫廷会陷入混乱之中。”
苏锦瑶深知,要想说服这些守旧派大臣,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观念。她沉思片刻后,说道:“各位大人,时代在变,宫廷也需要与时俱进。当年太祖皇帝建立本朝时,不也是根据当时的形势制定了新的制度吗?如今我们所处的环境与太祖时期己大不相同,若还一味地遵循旧法,只会固步自封。而且,变革并非是全盘否定祖宗之法,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苏锦瑶的一番话,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让不少大臣开始陷入沉思。轩辕逸看着苏锦瑶,眼中满是赞赏。他站起身来,威严地说道:“朕意己决,变革之事绝不能半途而废。各位爱卿若有更好的建议,朕自当听取;但若只是一味地反对,朕也绝不姑息。”
朝堂上的气氛稍有缓和,但守旧派大臣们心中的不满依然存在。散朝之后,他们聚在一起,密谋着下一步的计划。
与此同时,后宫之中也并不太平。那些受变革波及的嫔妃们,开始蠢蠢欲动。一位常在平日里习惯了奢华的生活,如今变革削减了她的月例银子,她心中十分怨恨。她与几位同样不满的嫔妃凑在一起,商量着如何给苏锦瑶和轩辕逸制造麻烦。
“苏锦瑶那个贱人,蛊惑皇上推行变革,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我们一定要想个办法对付她。”那位常在咬牙切齿地说道。
另一位答应也附和道:“没错,若不除去她,我们以后的日子只怕更不好过。只是如今皇上对她宠爱有加,我们要想个周全的办法才行。”
她们想来想去,决定在一次宫廷宴会上设下陷阱,让苏锦瑶出丑。
几天后,宫廷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苏锦瑶陪着轩辕逸出席。宴会上,歌舞升平,美酒佳肴摆满了桌子。然而,苏锦瑶却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那些心怀不轨的嫔妃们故意在宴会上挑事,先是指责菜肴的口味不如从前,接着又抱怨歌舞不够精彩。轩辕逸皱起了眉头,正要开口斥责,苏锦瑶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稍安勿躁。
这时,一位嫔妃站起身来,笑着说道:“皇上,今日如此盛会,何不让各位姐妹展示一下才艺,为宴会增添些乐趣呢?”
轩辕逸尚未作答,那位常在便抢先说道:“苏姑娘向来聪慧过人,想必才艺也十分出众。不如就让苏姑娘先来表演一个吧。”
其他嫔妃们也跟着起哄,眼神中充满了挑衅。苏锦瑶心中明白,这是她们设下的圈套,但她毫不畏惧,微笑着站起身来说道:“既然各位姐姐有此雅兴,那婢子就献丑了。”
苏锦瑶略作思考后,决定表演一段现代的舞蹈。她轻盈地走到场地中央,伴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她的舞姿优美动人,动作流畅自然,与传统的宫廷舞蹈截然不同,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在场的人都看得惊呆了,就连那些原本想刁难她的嫔妃们也不禁露出了惊叹的表情。轩辕逸看着苏锦瑶,眼中满是欣赏和爱意。
表演结束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轩辕逸笑着说道:“锦瑶的才艺果然不同凡响,让朕大开眼界。”
那些嫔妃们见苏锦瑶成功化解了她们的刁难,心中十分懊恼。但她们并不甘心就此罢手,继续在宴会上寻找机会。
宴会进行到一半时,突然一位宫女不小心打翻了酒壶,酒水洒在了一位嫔妃的衣服上。那位嫔妃顿时大发雷霆,指着宫女骂道:“你这该死的贱婢,竟敢如此放肆。”
宫女吓得瑟瑟发抖,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求饶。苏锦瑶见状,连忙上前说道:“这位姐姐息怒,这不过是个意外。宫女们每日做事辛苦,难免会有失误。不如看在皇上的面子上,饶了她这一回吧。”
那位嫔妃却不依不饶,说道:“苏锦瑶,你少在这里假惺惺地做好人。这贱婢冒犯了本宫,岂能轻易饶恕?”
苏锦瑶看着那位嫔妃,不卑不亢地说道:“姐姐,今日是宫廷盛会,若为了这点小事大动肝火,岂不是扫了大家的兴致?而且,皇上一向仁慈宽厚,想必也不愿意看到有人如此苛责下人。”
轩辕逸也开口说道:“好了,此事就到此为止吧。这位宫女确实有失误,但也并非有意为之。就罚她去洗衣房劳作几日,以作惩戒。”
那位嫔妃见轩辕逸发话了,不敢再继续纠缠,只好冷哼一声,坐了下来。
宴会结束后,苏锦瑶和轩辕逸回到了宫殿。轩辕逸感慨地说道:“今日多亏了你,若不是你沉着应对,只怕这场宴会会闹得不可开交。”
苏锦瑶微笑着说道:“皇上不必客气,这都是婢子应该做的。如今变革之路困难重重,我们更要团结一致,共同应对这些挑战。”
轩辕逸点了点头,说道:“朕知道,那些守旧势力不会轻易放弃,他们肯定还会想出更多的办法来阻止变革。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苏锦瑶思索片刻后,说道:“皇上,我们不妨从基层入手,培养更多支持变革的力量。可以在宫廷中开办一些学堂,教授现代知识和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变革的好处。同时,对于那些守旧派大臣,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怀柔政策,尽量争取他们的支持。”
轩辕逸听了苏锦瑶的建议,眼前一亮:“锦瑶,你说得很有道理。朕这就安排人去办理此事。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变革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暗中酝酿。那些守旧派大臣和后宫嫔妃们联合起来,准备给轩辕逸和苏锦瑶致命的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