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抗战
激情抗战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激情抗战 > 第X章南京保卫战后抗战史()

第X章南京保卫战后抗战史()

加入书架
书名:
激情抗战
作者:
春风了无痕007
本章字数:
6686
更新时间:
2025-04-13

[徐州会战]1938年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华北和华中占领区,决定从南北两面夹击徐州地区,“徐州会战”爆发,此战,历时5个月,国军投入60万人,伤亡6.5万余人,日本投入24万人,伤亡2.6万余人,中方主要指挥官是李宗仁,日本为寺内寿一,徐州会战以中国战败徐州沦陷而结束,但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期间,在台儿庄战役中,国军取得了歼灭日军两万余人的重大胜利。

[武汉会战]6月9日,日军在占领徐州后,沿陇海路西进,准备夺取郑州进攻武汉,为了阻止日军前进,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此举虽然暂时阻挡了日军南下,为保卫武汉争取了时间,但也造成了黄河下游的大规模水灾,80余万人惨遭溺死,千百万人流离失所,并形成连年灾荒的黄泛区。

8月,日军进入武汉地区,“武汉会战”爆发,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此战,历时4个半月,中方投入约110万人,伤亡超过40万人,日本投入约35万人,伤亡15万人,中方主要指挥官为蒋介石、陈诚,日本为冈村宁次,武汉会战以日军获胜国军主动撤出武汉而结束,但日本为此付出了15万人的伤亡代价,由此丧失了战略进攻能力,战后,日本鉴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再无力组织像武汉会战这样大规模的以攻城略地为目标的战略进攻,而是被迫转为战略保守,并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西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此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从此,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汪伪投降]12月29日,在日本政府的诱降下,国民政府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降,作为当时中国的第二号人物,汪精卫在战争最为紧张之时叛国投降,打击了抗战的士气。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向波兰不宣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因法西斯国家进攻迅速,中国出现了广泛的悲观倾向。

[长沙会战]9月14日,日本为迫使国民政府能尽速投降,发动长沙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历时两年多,中方共投入1200000人次以上,日军共投入400000人次以上,中方主要指挥官是薛岳,日本为阿南惟畿和冈村宁次,最终,中国军队以伤亡90000多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1万余人,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大大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同时,长沙会战的胜利,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作战,极大得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战后,美国宣布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随后,美英两国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

[敌后战场]10月25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为应对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游击战术,遂采用“保甲制度”来断绝中国共产党军队与当地民兵的接触,同时进行极为野蛮残暴的“三光政策”,这一年,日军集中2万余兵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扫荡,此战,边区军民奋起反击,共作战108次,毙伤日军4000余人,还击毙了日军中将旅团长“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汪伪南京政府]1940年3月30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在日本的保护下来到南京,正式成立汪伪国民政府。

[百团大战]同年8月20日,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起反扫荡的“百团大战”,此战,历时5个月,由彭德怀、左权指挥,八路军共投入105个团约20万人,日军投入约20万人,伪军约15万人,最终,八路军以伤亡1.7万人中毒2万余人的代价,毙伤日伪军5万余人,百团大战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同时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次日,美国向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驼峰航线]同年12月9日,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向德、意、日宣战,不久,除了与日本保持中立的苏联外,英国等同盟国也对日本宣战,从此,中国不再独立对日作战,抗日战争正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美国加入二战后,通过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从缅甸和印度向中国运送了大批作战物资,支持中华民国继续抗战。

[国际合作境外作战]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从此,中国进入了与美英苏共同领衔签字的西大国之列,这标志着中国在那时就是,公认的世界反法西斯西大国之一。

1月3日,盟军为了更有效地协调作战,便成立了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指挥各国军队在中国、泰国、越南和缅北境内对日作战。

2月25日,应英国政府要求,蒋介石抽调精锐组成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协同英缅军对日作战。

4月17日,中国远征军取得仁安羌大捷,解救了被日军围困的7000多英军。

1943年7月,日军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收缩战线,由此,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同年12月1日,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会议,会议通过《开罗宣言》,明确要求战后日本归还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豫湘桂战役]1944年4月,日本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企图通过中国大陆将日本和东南亚、西南太平洋战线连接起来,以挽救太平洋战场的危局,便调集41万人的庞大兵力,发动豫湘桂战役,豫湘桂战役历时8个月,是中日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此战,中国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多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而日军虽然完成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计划,但却损失惨重,无力保障大陆交通线畅通,也未能阻挡美军飞机空袭日本本土。

1945年1月27日,中印公路完全被打通,盟军在芒友与中国远征军会师,从此,美国物资源源不断输入中国,国民党军队装备得以更新,战斗力得以增强。

3月1日,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毙伤日军4.9万余人。

[湘西会战]4月9日,驻湖南日军抽调8万人发动湘西会战,这是抗日战争最后一次会战,此战,历时58天,国军以20万兵力,伤亡两万余人的代价,毙伤日军2.7万人,迫使日军狼狈溃逃,取得了湘西会战的胜利。

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至此,欧洲战争结束,盟军作战重心东移全力对付日本法西斯。

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予以日本最后之打击。

8月6日和9日,美军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造成大量平民和军人伤亡。

8月8日,苏联红军根据雅尔塔密约,对日正式宣战,苏军约150万人出兵中国东北,发动“八月风暴”。

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一切抗日力量立即举行全国规模的大反攻,与盟国一起对日本进行最后的决战。

8月10日,朱德总司令向解放区抗日部队,连续发布7道反攻命令,限令日伪军向中共武装缴械投降。

[日军投降]8月15日,日本照会、中、苏、美、英西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同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21日,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在湖南芷江交出了在华兵力部署图,并在日本投降时注意事项备忘录上签字,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首次以战胜国姿态,接受战败国的投降,同时,芷江受降终结了十西年的抗战。

9月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甲板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投降文件上签字。

9月9日9时、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交了日本投降书,并向中方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这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9月3日则被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共进行大小战斗近20万次,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