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素,扶苏我们到了。”李源硕停好车后说道。
三人下了车,李源硕看了看附近的商铺,转头看向两人:“要不要先去吃一顿。”
素素摸了摸肚子,赞同道:“好,我肚子都饿了。”
扶苏环视了下西周说道:“那我们就附近先吃饭吧。”
随即三人就选择了附近一家店铺进去。
在服务员的引导下,素素几人来到了包间。
“你们想吃什么?”李源硕坐下后拿过服务员递过来的菜单,问道。
素素在一旁看了看菜单,说道:“白菜,冻豆腐,粉丝。”
李源硕选好素素要吃的后,又选了几样自己想吃的,然后看向扶苏:“你呢。”
“就先按你们选的上,等会不够再点好了。”
李源硕听扶苏这么说,就喊来了服务员,把菜单交给了她。
“总算能体验一把正宗的涮羊肉了。”素素喳吧喳吧嘴,期待的说道。
“那就多吃些,内蒙的羊肉可比其他省份的羊肉好吃多了。”李源硕笑道。
“嗯嗯,确实好吃,一点腥味都没有。”素素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自从吃过内蒙的羊牛肉,再吃其他地方的,都觉得自己吃的肉是假肉一样。
“等会我们怎么安排?”扶苏把倒好的两杯水分别放到了李源硕和素素的面前,问道。
“等会我们去看看清朝的公主府。”
“公主府?”扶苏听到这回答,拿起水杯的手一顿,疑惑的看向李源硕:“首都没有公主府吗?”
要知道连皇宫都在首都,一个公主府,还要跑到这里来看?
“有啊,不过首都的公主府没有内蒙的公主府保存的完整,而且等会我们去参观的那个公主府,它的主人可不是一般公主能比的。”李源硕回道。
“它的主人很厉害?”
“就拿清朝的和亲公主来说,她的成就在和亲公主中算是独一份了。”
“怎么独一份了?”扶苏看着李源硕,觉得他是不是故意的,说厉害,也不解释下哪里厉害。
“这关于历史方面的知识,就应该让专业人员来讲解,素素,上。”李源硕看向素素,笑脸相对。
“……”正在默默看手机的素素听到李源硕这话,无语的抬头看向他,看着他的笑脸,突然觉得这笑容怎么这么贱贱的。
“固伦恪靖公主是康熙的第六女,也是清朝最具政治影响力的和亲公主之一,她在蒙古的影响力远超一般联姻公主,历史记载她在喀尔喀部不仅拥有实权,还能干预蒙古王公事务,甚至康熙曾特许她代表大清监督蒙古各部,这在清朝公主中是极为罕见的事情。”素素自从知道了这位公主的事迹后,一首觉得要是这恪靖公主是个男子,说不定当时的九子夺嫡可能会变成十子夺嫡。
“现代内外蒙古部分地区仍有关于她的传说,被誉为“草原上的女政治家”,另外因为海蚌在蒙古语中是“参谋”或“执政”的意思,她也被人称为“海蚌公主”。”
“至于她的详细事迹,等会去公主府再说,不然等会逛公主府一点意思都没有。”
扶苏听后也不再问什么,三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之后的行程。
秦朝
嬴政对于和亲公主能做到这个地步,称赞道:“还真是有几分本事。”
“这康熙倒是生了个好女儿。”公子扶苏赞同道。
汉朝
“草原上的羊肉当真这么好吃?”刘邦突然很想品尝看看那草原上的羊肉。
“陛下,草原现在在谁的统治下,你怕不是忘了。”吕雉看着刘邦这嘴馋的模样,说道。
“唉,还真是可惜了。”刘邦虽然嘴上说着可惜,但脸上却是兴致勃勃的样子。
“你说,我们要不要也培养几个像清朝公主那样的女子送去和亲。”刘邦突然转移话题说道。
既然现在的和亲避免不了,为什么不送几个有本事的,至于能不能让匈奴内部乱起来,就看她们的本事了,送没本事的去,送了也是白送,要是有本事的,也许还真的可能有意外之喜。
“只要不是鲁元,其他人你随意。”对于吕雉来说,不管送什么样的女子出去,都是为了大汉的稳固,如果这些女子当真有本事让匈奴乱起来,她也不介意到时帮她们一把。
武周
太平公主听到这六公主的事迹,虽然佩服,但又觉得可惜,要是这六公主生在大唐,说不定做出的功绩能更大。
最起码她比自己那侄女安乐公主有本事多了。
宋朝
“和后世离得近就是好,清朝在后世留下的东西还真是不少。”王安石想到首都那故宫建筑,虽然是明朝建立的,但清朝也有使用不是吗,而且里面留下的东西也大多是清朝的。
也不知道他们大宋到后世有多少东西留下。
希望不会连痕迹都没有留下。
明朝
朱元璋不屑的说道:“平定边疆本来是男儿该做的事,送亲生女儿出去和亲,算什么本事。”
“但人家女儿不仅和亲,还参与了当地的政事,这不是也说明了大清公主的厉害嘛。”朱棣想了想自家的姐妹,有几个人有这六公主这本事。
“怎么,你也想送自己的女儿去和亲。”朱元璋听到这话,眯起眼睛看向朱棣。
“我可没这么想,我只是说人家公主厉害。”朱棣连忙摆手,他可不想自家未来的女儿因为自己的话被和亲。
“哼。”朱元璋没好气的白了一眼自家西儿子,转头看向马皇后:“妹子,到时让你的孩子们也学学其他,咱可不能被那蛮夷给比下去。”
马皇后听后笑了笑点头应下,她知道重八表面上说是不想被那清朝给比下去,其实也是有意想改变对女儿们的教育方式。
毕竟是自家孩子,即使没有儿子那么重视,但也不希望她们走上历史老路。
清朝
康熙听到素素说要去自家六女儿的公主府的时候,愣了下,不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想到自家六女儿在喀尔喀部参政的事情,笑道:“不愧是朕的女儿。”
要是每个和亲公主都有自家六女儿这般有魄力,那大清又何须担忧蒙古会随时反叛,可惜,这么多女儿中,也只有六女儿有这份本事。
胤祺和胤禟没想到自家姨母所生的妹妹/姐姐在以后竟然会有这么一番作为,而且看样子,她是一点都没有受到晚清的影响,在后世的名声相当不错。
其他阿哥则是羡慕不己,毕竟谁不想在历史上青史留名,现在却被自己一首忽视的妹妹/姐姐给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