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秋
雪梅把最后一件洗好的衣服拧干,晾在院子里的铁丝上。初春的风还带着刺骨的寒意,吹得她手指发红。她搓了搓手,望着远处光秃秃的杨树,心里盘算着今天的活计。
"妈,我上学去了。"鹏程背着书包从屋里出来,十六岁的少年己经比她高出半个头,声音也开始变得低沉。
"路上慢点,中午记得把带的馍吃了。"雪梅习惯性地嘱咐,伸手想替他整理一下衣领,却被儿子不着痕迹地躲开了。
看着鹏程骑上那辆二手自行车远去的背影,雪梅叹了口气。自贾家出来,她就一个人拉扯着孩子。前两年父母又相继离世,家里的担子全压在她一个人肩上。
"雪梅啊,晾衣服呢?"村里刘婶挎着篮子走过来,脸上堆着笑。
"刘婶早。"雪梅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这么早就去赶集?"
"可不是嘛。"刘婶凑近了些,压低声音,"上回跟你说的事,考虑得咋样了?"
雪梅的手顿了一下。刘婶是村里有名的媒婆,前些日子提起要给鹏程说亲的事。按村里的习俗,男孩子十六七岁就该定亲了,等到了十八九就能办事。
"我...我再想想。"雪梅支吾着。
"还想啥呀?"刘婶一拍大腿,"鹏程都十六了,再不定下来,好姑娘都让别人家挑走了。马大庄那闺女我见过,模样周正,干活也利索,家里就一个弟弟,负担不重。"
雪梅咬了咬下唇。她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只是现在家里条件不好,办婚事又是一大笔开销。可转念一想,若是拖下去,等鹏程大了,怕是更难找到合适的。
"那...要不先见见?"雪梅终于松了口。
"这就对了!"刘婶眉开眼笑,"我这就去马大庄传话,赶明儿个安排两家人见个面。"
雪梅点点头,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她不知道自己做这个决定对不对,但在这个闭塞的小村庄,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
三天后,雪梅翻出压在箱底的那件藏青色外套,这是她最体面的一件衣服。鹏程站在一旁,别扭地扯着新换的白衬衫领子。
"妈,非得今天去吗?下午还有数学测验..."鹏程嘟囔着。
"测验重要还是终身大事重要?"雪梅瞪了他一眼。”
鹏程不说话了,但脸上的不情愿显而易见。
刘婶带着他们坐上了去马大庄的拖拉机。三十里路,颠簸了近两个小时。雪梅一路上都在嘱咐儿子要有礼貌,要主动跟人家姑娘说话。
马溜家比雪梅想象的要好一些,三间砖瓦房,院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马溜是个精瘦的中年男人,眼睛滴溜溜地转,一看就是个精明人。他妻子倒显得老实巴交,站在一旁不怎么说话。
"这就是鹏程吧?长得真精神!"马溜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屋。
雪梅偷偷打量着站在角落里的女孩——马翠英。十六岁的姑娘己经出落得亭亭玉立,两条乌黑的辫子垂在胸前,眼睛大而明亮,只是眼神里带着几分倔强。
"翠英,给客人倒茶。"马溜吩咐道。
翠英低着头走过来,动作利落地倒了几杯茶。当她给鹏程倒茶时,两人的目光短暂地相遇了。鹏程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而翠英则迅速移开了视线。
"我们家翠英啊,干活是一把好手。"马溜夸耀道,"做饭、缝补、下地,样样都行。就是性子有点倔,不过女孩子嘛,嫁了人自然就懂事了。"
雪梅点点头,心里盘算着。这姑娘看着确实不错,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跟鹏程合得来。
"鹏程学习咋样?"马溜问道。
"班里前十名。"雪梅骄傲地说,"老师说他脑子灵光,就是有时候贪玩。"
"读书好啊!不过现在这世道,学门手艺更实在。"马溜咂咂嘴,"我认识镇上的王木匠,手艺可好了,要是鹏程愿意,我可以帮着说说,让他去当学徒。"
雪梅眼睛一亮,她父亲就是木匠出身,跟着她父亲学木匠也是一门出路,学成了木匠,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两家人聊了一下午,基本上把婚事的大方向定了下来。按规矩,雪梅得准备彩礼,而马家则负责置办嫁妆。至于两个年轻人,似乎没人在意他们的想法。
回家的路上,鹏程一首沉默不语。
"你觉得那姑娘咋样?"雪梅试探地问。
"还行吧。"鹏程闷闷地回答,"但她好像不太乐意。"
雪梅叹了口气:"女孩子都这样,害羞嘛。等熟悉了就好了。"
拖拉机突突的声音掩盖了她的不安。她何尝不知道包办婚姻的弊端?只是在这穷乡僻壤,除了按老规矩来,又能怎么办呢?
一周后,刘婶带来了好消息:马家同意了这门亲事,彩礼要两万块钱,外加三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这对雪梅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但她咬咬牙答应了。
"妈,我不想这么早定亲。"鹏程终于忍不住了,"我还想上学..."
"上学?上到啥时候?"雪梅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咱家这条件,供你上高中就顶天了。大学那是城里孩子的事。"
"我可以考师范,学费低..."
"然后呢?等你毕业都多大了?好姑娘早被别人挑走了!"雪梅声音提高了,"你姥爷走的早我得替你打算。马家那闺女不错,你俩成了家,你学门手艺,日子总能过下去。"
鹏程不再说话,但眼睛里闪烁着不服气的光芒。
第二天,雪梅去镇上取了钱,又买了些礼品,准备正式下聘。经过学校时,她看见鹏程和一个女生站在校门口说话,两人有说有笑。雪梅心里"咯噔"一下。
晚上,她装作不经意地问:"今天跟你说话那女生是谁啊?"
鹏程明显慌乱了一下:"就...就同学,问我数学题。"
雪梅没再追问,但心里敲响了警钟。看来婚事得抓紧了,免得夜长梦多。
下聘那天,雪梅特意请了村里有头有脸的人作陪,一行人浩浩荡荡去了马大庄。马溜家摆了两桌酒席,气氛热热闹闹的。只有翠英一首低着头,偶尔抬头看鹏程一眼,眼神复杂。
按习俗,订婚后两个年轻人可以开始来往,为将来的婚姻培养感情。雪梅鼓励鹏程多去马家走动,帮未来岳父干点活,顺便和翠英说说话。
起初,鹏程极不情愿,但去了几次后,态度竟然有了转变。
"翠英会背好多诗,"有一天他回来对雪梅说,"她还借给我一本《红楼梦》,说城里学生都看这个。"
雪梅心里一喜。看来两个孩子能处得来,这婚事算是成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