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八年春,洛阳城垣外的夯土声与金属锻造声交织成激昂的乐章。沈浩然立于新建的观景高台上,俯瞰着这片在他手中不断扩张的土地。曾经的废墟己化作规整的坊市,八层高的青砖楼宇如春笋般破土而出,矿石与特制木材混合构筑的墙体在阳光下泛着古朴而坚固的光泽。城区面积己拓展至十平方公里,阡陌纵横间,墨家新研制的"龙首渠"机关正在有序运转。
巨大的青铜龙首昂首向天,嘴中源源不断吐出清水,顺着蜿蜒的陶制管道流入田间。这机关不仅能按需灌溉,更内置蓄水舱室,遇暴雨时自动开启分流装置,将多余雨水引入护城河;逢干旱则释放储备水源。田间劳作的百姓望着这神奇的机关,纷纷跪地叩谢,他们的祖辈从未想过,灌溉竟能如此轻松高效。
"主公,第十三个百姓住宅区己完工!"沈舒满头大汗地跑来,手中攥着设计图纸,"这次的户型特意增设了书房与观景阳台,每户足有百平,三室两厅一厨一卫的格局,住起来比以前舒坦多了!"她兴奋地比划着,"而且采用了新式榫卯结构,不仅抗震,还能防火防潮!"
沈浩然满意地点头,目光扫过不远处正在挂牌招租的住宅区。朱红的匾额上"惠民里"三个大字熠熠生辉,门前张贴的告示清晰写着:凡从巴蜀、江东迁徙而来的百姓,可免费入住三月,每户再赠粮种与农具。消息传开后,每日都有成群结队的流民在城门外排队等候。
"传令飞鸟机动小队,即刻出发。"沈浩然转身对亲卫下令,"将我们准备的消息传遍巴蜀、江东。记住,要让每一个百姓都知道,洛阳有饭吃、有房住,更有三年免税的厚待。"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字字如重锤敲击人心,"另外,把那些伪造的文书也一并散播出去——就说刘备在巴蜀强征十岁孩童充军,孙权在江东把百姓赋税加到十成。"
三日后,巴蜀成都的茶馆内,说书人惊堂木一拍:"列位看官!听说了吗?那洛阳曹孟德建了座天上宫阙,八层高楼首插云霄,百姓住的房子比咱们的州府衙门还气派!"台下茶客纷纷交头接耳,有人掏出皱巴巴的传单,上面赫然印着洛阳惠民政策的详细内容。
江东建业,一名渔夫将写着"洛阳万户侯"的帛书塞进鱼篓,趁着夜色划向对岸。第二日,这帛书便出现在市集上,引得众人争相围观。更有从北方归来的商贾添油加醋:"亲眼所见!那洛阳的百姓顿顿有肉吃,孩童都能进免费学堂读书!"
消息如瘟疫般迅速蔓延,刘备在汉中前线接到密报时,气得掀翻了行军桌:"这曹操分明是在挖我根基!传令下去,封锁边境,严查细作!"诸葛亮却望着地图上逐渐稀疏的人口流动箭头,神色凝重:"主公,此乃攻心之计。我们需立即推行新政,减免赋税,安抚民心。"
孙权在江东也坐立不安,他看着各地送来的民情奏报,怒不可遏:"曹贼竟敢如此造谣!传我命令,凡散播不实言论者,一律杖责八十!"然而禁令收效甚微,反而激起百姓不满,更有数千人趁着夜色乘船北上,投奔洛阳。
洛阳这边,沈浩然看着源源不断涌入的流民,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他命人在城外开辟新的屯田区,将墨家改良的曲辕犁、水车分发给百姓。同时,新建的兵工厂日夜赶工,生产出的新式兵器不仅装备魏军,还作为"安家礼"赠送给加入魏军的青壮流民。
"报——!巴蜀有世家大族派使者求见!"一日,斥候的禀报打破了尚书台的宁静。沈浩然展开密信,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蜀地豪强愿献出城池,条件是在洛阳获得同等封地与商贸特权。他转头对郭嘉道:"奉孝,鱼儿开始咬钩了。"
"主公高明。"郭嘉摇着羽扇轻笑,"如今巴蜀、江东人心惶惶,我军只需再添一把火。"他取出一卷竹简,上面记录着各地传来的最新情报,"刘备为平息民怨,不得不暂缓对南蛮用兵;孙权则忙着镇压沿海的逃民暴动。此时若..."
"命沈逸率五万大军,佯攻江夏。"沈浩然猛地起身,目光如炬,"再让校事府散布消息,称我军下一个目标便是建业。孙权定会调兵回防,如此一来,荆州防线便会空虚。"他握紧拳头,"而巴蜀那边,待豪强内乱,我们便..."
当夜,洛阳城灯火通明,新城区的八层楼宇亮起星星点点的烛火,宛如天上银河坠落人间。沈浩然站在铜雀台上,望着南方的夜空,心中己有了全盘谋划。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要用流言为刃,以民生为盾,将巴蜀与江东的人心一寸寸瓦解。而洛阳,这座在他手中崛起的新城,正如同磁石般吸引着天下百姓,为他的霸业奠定着最坚实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