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3日,乌云低垂,常德监狱的高墙在阴沉的天色下显得格外冷峻。沈浩然握着方向盘,宝马车碾过监狱外坑洼的土路,扬起阵阵尘土。他的公文包里,两本书安静地躺着——《平凡的世界》和《人性的弱点》,扉页上还留着他连夜写下的寄语。
监狱会见室里,空气弥漫着潮湿与压抑的气息。铁栅栏的另一端,张君缓步走来。曾经嚣张跋扈的犯罪头目,此刻囚服松垮地挂在身上,眼神中虽仍有戒备,却难掩疲惫。他坐下后,目光扫过沈浩然,冷哼一声:“找我何事?来看笑话?”
沈浩然没有接话,而是将两本书轻轻推过桌面:“听说你是安乡县城出身,和我也算半个老乡。这两本书,或许能让你换个角度看世界。”
张君嗤笑:“看书?能当饭吃?我从记事起,就看着别人吃肉,我们连汤都喝不上。你这种有钱人,懂什么叫穷?”
“我懂。”沈浩然的声音低沉却坚定,“我出生在普通家庭,小时候连新书包都买不起。二叔白手起家前,也经历过食不果腹的日子。但贫穷不该是犯罪的借口。”他顿了顿,“你觉得社会不公,可你想过没有,那些被你伤害的家庭,他们又何其无辜?”
张君的眼神闪过一丝动摇,但很快又强硬起来:“弱肉强食,这个世界本就残酷。我不抢,就得饿死!”
“所以你就选择让更多人痛苦?”沈浩然翻开《平凡的世界》,指着书中孙少平在矿井下坚持读书的段落,“你看,同样出身贫困,有人选择在苦难中坚守善良,用双手改变命运。你有聪明头脑,若把这份‘反侦查力’用在正道上,或许现在又是另一番光景。”
张君沉默许久,突然猛地拍桌:“说这些有什么用?我己经走到这一步了!”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沈浩然从公文包掏出一叠资料,“星宁食品分公司在常德建厂,给曾经的混混都提供了工作机会。只要肯悔改,社会永远会给人出路。你在狱中可以学习技能,等出来后......”
“出来?七八年后,我都快半截身子入土了!”张君打断他,声音里带着绝望。
“你今年才31岁。”沈浩然首视他的眼睛,“二叔常说,商人的本质是创造财富、推动社会发展。但我认为,真正的成功,是让更多人看到希望。你伤害了很多人,但也可以用余生去弥补。”
张君别过脸,喉结滚动:“弥补?怎么弥补......那些受害者家属,能原谅我?”
“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放下仇恨,但至少你可以先原谅自己,重新开始。”沈浩然将笔和纸推过去,“这是我私人的联系方式。等你出狱,若想找份正经工作,星宁的大门为你敞开。”
临别时,张君突然叫住他:“你为什么要做这些?就为了彰显你的‘大爱’?”
沈浩然回头,目光平静:“因为我相信,再黑暗的角落,也有光的可能。你我都是时代浪潮中的一粒沙,但我们可以选择,是成为刺痛他人的砂砾,还是筑造高楼的基石。”
离开监狱后,沈浩然驱车前往常德市福利院。他曾承诺要为这里的孩子们改善生活条件,此刻,工人们正在翻新校舍,操场上,几个孩子追逐着彩色的气球,笑声清脆。沈浩然走进教室,看着墙上孩子们画的梦想画——有人想当医生,有人想当老师,还有个孩子画了座金灿灿的工厂,歪歪扭扭地写着“长大要去星宁上班”。
傍晚,沈浩然站在沅江边,看着夕阳将江面染成血色。手机响起,是周德强(曾经的混混刀疤脸)发来的消息:“沈总,今天保安队考核,我拿了第一!兄弟们都在看你送的书,大家说,要做个真正的男子汉!”
江风拂面,沈浩然望着远处星宁食品分公司的灯火。他知道,改变一个人、一座城,绝非易事。但就像播撒种子,只要心怀希望,总有一天,能在荒芜的土地上,看到繁花盛开。而与张君的对话,不过是万千救赎故事中的一个注脚,却让他更加坚定——商业的温度,不仅在于创造财富,更在于照亮那些迷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