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我家蜡烛都用完了,村里还有不,分我点呗。”村里王老太拦住村长问道。
习惯了用电的日子,谁在现代家里还放很多蜡烛呀,就这些蜡烛还是有些家里清明祭祖没用完的,架不住龙溪村人多蜡烛少呀,再怎么省着用,现在也没有了。
这些日子龙溪村众人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日子健康规律的不得了,手机没得刷,电视也没得看,日常农闲的时候,实在无聊就只能去村委会的操场上摆龙门陈。
王老太手上抓一把瓜子,拦住了村长就开始嘚吧嘚:“这晚上我上个厕所都黑灯瞎火的,没有亮光不行的。”说着还吐出了一块儿瓜子儿皮。
不过,王老太还是很有素质的,吐出的瓜子儿皮都放手上,并不扔地上。
村长一个头两个大:“王姐呀,你就用手机上的手电筒就好了嘛。”
王老太:“那不行,这里也没个修手机的地方,手机坏了咋整?还有我只能来村委会充电,多麻烦呀。”
村长摆摆手:“我想想办法。”
陈婶也上前说道:“村长,我家炒菜的油快用完了,村里还有不?给我分一些吧。”
村长问:“咋用这么快呢?”
陈婶道:“不快呀,我家本来就只有半桶油了,这不,炸了两次小鱼儿就没多少了,上次还给你端了一盘呢,你还夸好吃,让下次再多做一点。”
村长想起来了,前几天陈婶端了一盘子炸小鱼给他送过来,小鱼儿炸的香酥可口,他一尝赞不绝口:“这个不错,好吃,他婶,下次多炸点儿,我带回去下酒吃。”
陈婶道:“我家老陈也喜欢吃这一口儿,现在正好农闲,他天天和村里的巡逻队去小河捞鱼。”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边水质的原因,我感觉这鱼肉吃着更细嫩,更鲜美。”
村长捏着炸小鱼放入口中,一口一个停不下来:“应该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村长现在听陈婶提起,想起了他是说过这个话,但是他当时也没想到会产生用油困难呐。
一旁的王老太对陈婶说道:“我家还有一整桶,没拆封的,分你一半吧,你一会儿去我家拿,你提回去正好可以再炸一次小鱼,我也觉得很好吃。”
陈婶道:“那我就不客气了,王姐,你今天来我家吃饭,我下午就给你炸。”
村长:.......???
不是都缺油了吗?还炸小鱼儿?
村长清了清喉咙:“他婶,王姐,我们现在在古代,是穿越到了物资不发达的古代,这个用油炸小鱼儿属于奢侈行为。”
王老太和陈婶都惊呆了,瓜子捏在手指上都忘了往嘴里放:“油炸小鱼都算是奢侈行为?”
村长沉痛的点点头:“你们没看那古代电视剧吗?老百姓做饭都只用筷子沾一滴油就行了。”
王老太和陈婶摇摇头。
王老太因为吃惊没有闭上的嘴说道:“没有,我看的是有一个娘娘喜欢吃藕粉桂花糖糕。”
陈婶接口道:“对,她还喜欢用这道点心招待她的好姐妹。”
张笑正好在旁边听到,噗嗤一笑:“那是杜撰的清宫戏。”
村长不管这对她们的冲击有多大,说道:“这里生活物资不丰富,我们要节省着用,现在村里油和糖都相对比较缺。”
林琳接口道:“可是糖油混合物才最好吃。”
村长瞪了林琳一眼,林琳缩了缩脖子。
陈婶:“我家倒是还有一大袋白糖,你要想吃,来婶子家,婶子给你炸......呃......蒸糖馒头。”
村长忧愁的抬头望天,还是强调了一句:“糖也是奢侈品,省着点用。”
村长背着手往前走去,张笑跟上村长的步伐:“村长,我觉得我们可以去龙江县城看看。”
村长放慢脚步:“我也有这个想法,但我就是怕外面不安全。”
张笑想了想:“我们都年轻体壮,都有自保能力,安全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且根据我们上次得到的消息,我们村离龙江县并不远。”
又进一步解释道:“我们村迟早会被人发现的,还不如主动和外界取的联系,与其被动等别人发现还不如主动去探索,我觉得我们应该先去了解外面的情况是什么样,村长,你看,我们村没有条件与世隔绝的。”
“再说了,村里有些基本生活物资也是需要购买的,我们又没有银子。”
村长被说服了:“行,你说的对,我们村应该掌握主动权。”
---
村长坐在上首:“这次行动不同于上次外出求救的行动,这次是去龙江县城,是去了解这个时代的,所以要小心言行举止。”
村长看了看张笑:“这次行动还是由小张带领,她做事谨慎,考虑事情也很细致,交给她我放心。”
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我提议小张担任龙溪村的副村长,在村外,小张可以全权代表村里处理大小事情。”
“村长大叔,我不行,我不行。”张笑连连推辞。
“我们村的管理也需要年轻人的加入,你的能力也足以担任,这以后啊,还是要你们年轻人拿主意。”
其他村民也附和。
“对,对,对,我觉得的小张不错。”
“上次也是小张带队,又聪明又能干,当副村长完全没问题。”
“我同意,小张,你也别推辞了,只要你不嫌我们这些老人麻烦,这个副村长你就当着。”
小张看着这群爷爷奶奶信任的目光,再推辞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谢谢各位婶婶、叔叔,爷爷奶奶,那....那我就试试,如果我有做的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村长一拍张笑的肩:“那就这么定了。”
最后经过商量,张笑、林琳、李浩、陈叔决定外出。
张笑也找到了李奶奶,让李奶奶按照这边的衣服款式,给外出的人做一套古装。
在古代,一般的女子都会基础的针线活儿,家里人的衣服都是去买了衣料自己缝制衣服的,就这,一年都难得有一件新衣服。
全村的女人们都动员起来了,从家里翻出剪刀,针线盒,集体给外出的人缝制衣服。
金婶家里有一个缝纫机,庆幸道:“幸好我家贝贝喜欢做手工,这些工具都放在了家里。”
紧赶慢赶,衣服终于做好了,还给李浩和陈叔做了帽子。
几人在金婶家试衣服,林琳在镜子前左转右转:“这布料有点重啊。”
陈婶拿剪刀将一个线头剪掉:“那当然,用窗帘做的,能不重吗。”
西人穿上衣服都在镜子前照了照,一个共同的想法从心里升起,这衣服也太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