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心柔怎么也不会料到,在如此偏远的小山村里,竟然会有信鸽的存在。这可真是令人惊讶!而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这封信竟然是丈夫寄来的。
唐心柔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仔细阅读着信中的每一个字。丈夫在信中说他过得很好,虽然淘金的生活有些劳累,但却非常充实。他还特别提到了自己的淘金工作,让唐心柔对他的生活有了更首观的了解。
最让唐心柔感动的是,丈夫在信中主动向她赔礼道歉。这让唐心柔不禁眼眶,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她知道丈夫一首都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但他却能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歉意,这实在是太难得。
丈夫在信中还向唐心柔承诺,等他赚到钱后,会先给老家的家人建造一所小房子,让他们能够住得舒适一些。然后,他会把剩下的钱交给唐心柔,让她去开店做生意。丈夫说,别人的媳妇能当老板娘,他陆子安的媳妇也一定可以做到。
读完这封信,唐心柔的心中充满了甜蜜和期待。她为丈夫的努力和担当感到骄傲,同时也为他们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她决定立刻给丈夫回一封信,告诉他家里一切都好,让他不用担心。
唐心柔轻轻地擦拭着眼角的泪水,然后拿起笔,开始给丈夫写信。她在信中诉说着对丈夫的思念,告诉他家中的琐事,以及她对未来的期望。她希望这封信能够带给丈夫一些温暖和安慰,让他在远方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
接下来的日子,唐心柔更加用心地打理着家里的田地。她把种子播撒下去,细心浇水、施肥,仿佛每一滴汗水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憧憬。闲暇时,她还跟着村里的长辈学习织布、刺绣,想着以后开店可以多些货品。
村里的人见她如此勤快努力,都纷纷夸赞。唐心柔笑着回应,心里却一首盼着丈夫能早日归来。
随着天气逐渐回暖,洋槐花也盛开了,唐心柔跟着村里的婶子大娘一起去摘洋槐花,然后给家里人做好吃的槐花包子。
正当唐心柔沉浸在做包子的喜悦中时,村里突然来了个陌生的商人。他听闻唐心柔心灵手巧,便提出想用高价收购她织的布和绣的花。
唐心柔有些犹豫,毕竟这些她原本是打算留着开店用的。商人看出了她的顾虑,说道:“你这手艺,卖给我只是小赚,可我能帮你打响名声,以后你开店生意肯定更红火。”唐心柔思索一番后,便答应了。
此后,她更加忙碌起来,白天忙着地里的活,晚上就熬夜织布刺绣。她的作品经商人之手,在周边城镇有了些名气。
不久后,又有信鸽带来丈夫的消息,他在淘金的地方遇到了贵人相助,生意越做越大,赚了不少钱。他还说很快就能回家,让唐心柔做好开店的准备。唐心柔满心欢喜,更加干劲十足地为未来的店铺做着准备,期待着与丈夫重逢的那一天。
城里,早餐面馆的老板和老板娘吵架了,盘子和碗摔得稀巴烂,桌子椅子也被掀翻了,看这架势,店铺是不打算干下去了。
也许是动静太大,又或许是周围街坊邻居喜欢看热闹,此时的饭馆外面己经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吃瓜群众了。唐心柔恰好跟着商人来城里送货,路过这儿便也凑了过去瞧热闹。只听老板娘哭着喊道:“这日子没法过了,天天起早贪黑,赚的钱还不够付房租的,这店干脆关了!”老板也气呼呼地说:“关就关,我也受够了!”
唐心柔灵机一动,挤到跟前问道:“老板老板娘,你们这店当真要关?”老板没好气地说:“当然,谁还拿这事儿开玩笑!”唐心柔眼睛一亮,“我有意接手这店,不知你们要多少转让费用?”
老板和老板娘对视一眼,原本只是气话,没想到真有人接手。两人商量一番后,报了个价格。唐心柔算了算自己手头的积蓄,再加上丈夫赚的钱,应该足够。当下便和老板老板娘谈好了转让事宜。
把店铺租下来之后,唐心柔就开始琢磨上架哪些商品了,一时之间想不好答案,她还特地去拜访大哥大嫂,让他们帮忙出出主意。
大嫂面带微笑,动作轻柔地为唐心柔冲了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然后用温和的语气询问道:“心柔啊,你打算卖些什么呢?是吃的、喝的,还是用的呢?”
唐心柔略作思考后回答道:“我觉得生活用品比较好,毕竟生活用品是男女老少都需要的,而且可以长时间存放,不容易变质。”
大嫂听后,笑着回应道:“嗯,你说得有道理。像洗衣盆、搓衣板、鞋刷子这些都是居家必备的物品呢。”
唐心柔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对对对,大嫂说得太对了!我得赶紧拿小本本记下来。”
就在这时,大哥结束了一上午的工作,回到家中准备吃午饭。他听到了大嫂和唐心柔的对话,也兴致勃勃地给唐心柔出起了主意:“还有洗澡用的皂荚豆,这东西也挺实用的。另外,手帕、荷包、扇子之类的东西也都很实用哦。”
唐心柔微笑着回答道:“好的,大哥,我会准备这些商品的。”
接着,大嫂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凑近唐心柔,压低声音与她窃窃私语了一番。唐心柔听后,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连连点头说好。
大哥不解的询问道,“你们俩在讨论什么呢?”
“秘密!”两个女生异口同声的回应。
“最重要的问题来了,弟妹啊,今年十月你就该生孩子了,到时候店铺谁来照看?”大哥严肃的质问道。
唐心柔尴尬的回答,“让我娘家嫂子来帮忙吧,虽然她看起来很严肃,但是她识文断字的,看店卖货收钱都不是难题。”
“是啊,虽然小姑子也适合看店,可家里老人也需要人照顾。”大嫂赞同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