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人的表现,马华明虽然不能感同身受,但是也是表示理解。
要知道粮食在古代就等同于百姓的身家性命,而粮食也成为制约古代王朝的发展重要因素。
而古代粮食的产量与一个王朝兴衰之间也是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自古以来,粮食作为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石,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王朝的兴衰存亡。
首先,古代粮食的产量是王朝经济基础的重要支撑。
在古代社会,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支柱,粮食产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一个王朝若想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繁荣的民生,必须依赖充足的粮食供应。
高粮产量意味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而低粮产量则可能导致经济困境,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其次,粮食产量对王朝的军事力量有着重要影响。
在古代,战争频繁,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粮食供应。
充足的粮食产量可以保障军队的给养,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从而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反之,粮食产量不足可能导致军队缺乏给养,战斗力下降,甚至可能引发内乱或外敌入侵。
再者,粮食产量与王朝的治理能力密切相关。
一个有效的王朝必须具备管理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的能力。
良好的农业政策、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等,都能有效提高粮食产量,进而促进王朝的繁荣。
反之,若王朝无法有效管理农业生产,粮食产量低下,可能导致民生凋敝,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影响王朝的统治地位。
最后,从历史上看,许多王朝的兴衰都与粮食产量密切相关。
例如,在古代中国,一些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时期,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国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而在一些衰世如五胡乱华、安史之乱等时期,粮食产量下降,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
这些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了古代粮食的产量与王朝兴衰之间的紧密联系。
所以说,古代粮食的产量与王朝兴衰关系密切。
高粮产量有助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提高军事实力、提升王朝治理能力等;
而低粮产量则可能导致经济困境、社会动荡、军事劣势等问题。
因此,古代王朝必须重视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以维护其统治地位和社会稳定。
而作为农民出身,并且亲人都是死于饥饿的朱元璋,更是能够感受到这些粮食的含义的。
所以,即便是已经成为一方诸侯的朱元璋,在面对这些高产量的粮食的时候,也是难压心中的激动之情。
知道朱元璋经历的马秀英,此时也是紧紧拉住自已丈夫的手,想要以此朱元璋力量。
而朱元璋双眼含着泪水,话语也是语无伦次起来:
“这些…这些…”
“姐夫,这些就是之前让马源带回来的,之前这些的种子太少了,拿出来也没有什么意义。
而现在姐夫也打败了张士诚,至于说陈友谅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最重要的是,目前这里的完全够了一县所需的种子。
这里呢,就算是提前给姐姐,姐夫,当然还有大外甥的礼物吧……”
马秀英听到弟弟这么说,满眼都是欣慰,她当然知道弟弟之所以这么说,就是为了稳固自已和朱标的地位。
当然,这话是不能够说出来的,而她也是了解朱元璋的品行,自已和朱标的地位还是非常稳固的,但是却不能够杜绝后宫其他人的一些想法。
然而,如今却有了这些高产种植物的加持,那么可以说,今后自已和朱标的地位,那是谁都动不了的,就算是朱元璋,想要动,也需要仔细考虑清楚……
而这一切都是自已引以为傲的弟弟带来的,马秀英又怎么能不骄傲呢?
不仅马秀英看出了马华明的意图,就是朱元璋也是看了出来,但是他却没有任何的不满,相反却是非常高兴。
因为在他的心中,马秀英和朱标是最重要的,马华明这么做,直接帮助马秀英和朱标,又何尝不是帮了朱元璋自已呢?
而朱标却是没有考虑这么多,心中只是高兴,为了天下人而高兴!
…
…
聊了一会之后,朱元璋也是逐渐平复了下来,望着这些粮食,朱元璋平静地说道:
“华明,咱打算和陈友谅动手了……”
听到这话,马华明没有任何的吃惊,平静异常的看着自已的姐夫说道:
“姐夫,要我说,之前和张士诚开战的时候,就应该同时和陈友谅开战,这个时候估计估计都统一了……”
朱元璋也是马华明这么不在意的话语给噎到了,尴尬而又担忧地说道:
“那可是两面作战呀,而且还是张士诚和陈友谅,他们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虽说咱不怕他们,但是小心一点还是必要的。“
这个时候,马华明并没有说话,而是抬头望向天空的太阳,马华明仿佛看到了太阳的内部,眼中也是闪过金乌的影子。
过了好一会,马华明方才开口道:
“姐夫,现在灵气复苏了,还是尽快吧,不然今后的伤亡必然更多……
陈友谅的气运可也是非常强的,灵气复苏,陈友谅必然也会得到一些机缘,趁着现在灵气复苏并不明显还好对付一点……”
听着马华明的解释,朱元璋也是吃惊不已,也是坚定了其内心马上和陈友谅开战的打算。
本来朱元璋还打算慢慢吞食陈友谅的地盘,这也是他与大臣商量之后的结果。但是经过马华明的这一分析,朱元璋打算快刀斩乱麻,立即和陈友谅进行决战!
不然,真如自已小舅子所说的,让陈友谅趁着灵气复苏成长起来了,到时候再想要去对付陈友谅,恐怕要比现在更加的困难了……
朱元璋也是爽快的人,下定决心之后,也是立马行动了起来,立马召回了常遇春、徐达、汤和等在外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