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善长也是唯一一个被朱元璋赏赐修炼武道的文人!所以自此之后,李善长对于朱元璋的命令也是唯命是从!
毕竟,相比于长生,区区权利又算得了什么呢?
此时的大殿当中,可谓是寂静的可怕。
突然,一声暴怒而粗犷的声音响了起来。
大家抬眼望去,原来是信国公汤和,只见汤和对着朱元璋说道:
“陛下,臣请斩这个逆臣!”
汤和说完之后,也是有无数武将站了出来,纷纷对着朱元璋恭敬地行礼说道:
“陛下,臣请斩这个逆臣!”
听着这么多人说话,还在跪着的言官也是顿时慌了起来,赶紧高声喊道:
“陛下,微臣一心为国,并无半点私心……马华明确实在与民争利呀!还请陛下明鉴……”
说完之后,更是大声哭了起来,也不知道是真心,还是被吓的。
而作为文臣之首的李善长,这个时候也是出乎意料地站了出来。
而原本哭泣的言官,看到李善长,也是像是看到救星一般,然而李善长一开口,这位言官便立刻被吓的一身冷汗。
“陛下,臣也请斩这位言官,对了,你叫什么来着?不用说了,老朽也不想知道……”
对于李善长突然站出来,别说文官出乎意料,就算是武将也是没想到。
但是,朱元璋却认一点惊讶都没有,并且十分平静地说道:
“哦~~李爱卿,说说你的理由……”
朱元璋这么冷静而且语气平淡地说着,或许一般人认为没什么,但是跟随朱元璋多年,并且了解朱元璋的人,是知道这个时候,朱元璋是真的生气了,而且还是会死人的那种!
或许听懂了朱元璋的潜台词,李善长也是更加恭敬地说道:
“此人有七大罪!
第一,此人区区三品官,居然参国公?而且还是没有证据的情况之下!
第二,此人居然不称呼国公官职,居然直呼姓名!这与那无父无母之人有何异?
…
…
第七,此人必然是元朝余孽!此举就是离间陛下与臣子的关系!”
李善长的这七大罪说完,武将也是纷纷冒起了冷汗。
文人心真黑呀……
这是这帮武将此时最真实的心声。
而文臣听到李善长这么说,也是可怜而又担忧地看着跪着的言官。
只见,原本还能够跪住的言官,此时已经六神无主了起来,一劲的磕头说道:
“臣冤枉呀~~陛下,臣冤枉呀~~”
甚至转头看向胡文庸,仿佛抓住救命稻草般地说道:
“胡大人,请您救救我……”
朱元璋也是冷眼看了一眼胡文庸,要说这里没有胡文庸的影子,朱元璋一百个不信!
然而,现在这个时候还不是动他的时候。
于是,朱元璋一个挥手,便从两侧走来几个士兵将这名言官给压了下去,甚至为了防止其说话,还将其下巴给卸了!
在之后,这场宴会再次恢复了刚刚的热闹。
然而,大多数都是无心这场宴会了。
就比如胡文庸,他也没想用这次就将马华明给拿下,但是没想到的是,却有这么多人为马华明说话。
想了一会,胡文庸嘴角又挂起了笑容,这表面看着马华明确实厉害,但是却已然坐大了!这就犯了帝王的忌讳!
他不相信,朱元璋会放心这么得人心的人存在,就算是皇后的亲弟弟都不行!
胡文庸的野心很大!甚至想要架空皇权!
胡文庸,大明时期的一位权臣,他的名字在明朝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烙印。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慧,勤勉好学,拥有过人的才智和胆识。
在政治上,胡文庸以智慧和果断著称。他具备超凡的政治眼光和独到的见解,对朝廷的政治事务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以果断的决策和深谋远虑的策略,在朝中获得了极高的威望和地位。
他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朝廷内部,还延伸到了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然而,胡文庸的形象并非全然正面。
作为权臣,他在权力斗争中展现出了强烈的野心和手段。
他善于运用自已的权力和影响力,为自已谋取私利,这也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争议的印记。
他对于政治的干预和对权力的滥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明朝的政治生态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性格上,胡文庸是一个深思熟虑、冷静沉着的人。
他善于分析形势,善于权衡利弊,能够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他的决策往往经过深思熟虑,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预见性。
然而,他的冷静和沉着有时也被认为是一种冷漠和无情,他在处理政治问题时显得过于理智,缺乏情感和人性化的关怀。
总的来说,胡文庸是大明时期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权臣。
他在政治上的成就和影响是显著的,但他的行为和决策也引发了争议。
他是一个复杂的人物,既有聪明才智和果断决策的一面,也有野心和手段的一面。
他的形象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成为了后人研究和探讨的重要对象。
就从现在的胡文庸已经有了自已的底班,甚至可以和文臣之首的李善长扳扳手腕,就可以看出胡文庸的野心和实力。
然而,无论他如何蹦跶,在朱元璋看来,都是跳梁小丑般的人物。
不说朱元璋的手段并不是胡文庸能够比拟的,就说自从大家修炼武道开始,已然决定了一些事情。
就在胡文庸生了不该有的心思的时候,就注定了其结局的。
李善长看着这位权倾朝野的胡文庸,也是叹了口气,并没有多说什么。
原本,李善长还想要看在同乡的面子上,等段时间警告规劝一番他,但是没想到胡文庸居然这么大胆!
之前他也是不将任何人放在眼中,然而当他看到种种神奇之后,心中的敬畏之心也是慢慢起来了。
尤其是看到马华明手段和实力的时候,李善长也是被彻底征服了。
所以之后的李善长非常配合朱元璋,几乎朱元璋所下的命令,李善长都是不打任何折扣地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