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己经拥有了电脑的产物之后,会议室里的众人对于秦文伟所说的信息化战争还是处于懵懂的状态。
而经过秦文伟这一轮的介绍之后,虽然还是不知道所谓的信息化战争到底是吗,但是会议室里面的众人此刻表情却都十分的严肃。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按照秦文伟的这个设想,如果这个所谓的卫星导航导弹能够实现的话。
那么以秦文伟的能力来说,这个地球上就没有能够抵抗这种进攻方式的部队了。
甚至于会议室里的大部分人,都听出了秦文伟的意思。
也即,五百公里这种飞行距离,也只是秦文伟随口一说的距离,并且这个距离并不算太远,至少文伟的表情当中并没有为这五百公里的距离感到自豪或者其他类似神色的。
五百公里不值一提,那把距离翻倍到一千公里呢?要是再翻一番能?
这就有些细思极恐了。
不过秦文伟虽然在信息化战争这个概念当中,描述了一个能够利用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进行攻击的导弹这种武器。
但是这对于接下来卡车炮和自行火炮的选择有什么相关的关系,会议室里面还是有些人不太了解。
于是,便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询问秦文伟信息化和卡车炮以及自行火炮的选择有什么关系。
秦文伟便解释道:“我上述说的,就只是对于信息化战争的一个缩影。
在通讯卫星和导航卫星完成建立之后,我们就可以将一个个单位都统合进来。
前面我也有说过,导航卫星是能够知道经纬度的,而导航卫星告知给导弹需要去的经纬度的同时,导弹也要知道自己的经纬度在哪里。
所以说,导航卫星也是能确定导弹所在的经纬度的。
如果把导弹切换成任意的单位,比如说我们的卡车炮。
对于信息化系统而言,在整合的一个信息化系统当中,我们就可以实时的查看到各单位所在的位置以及具体的情况,并几乎是在同时间将信息汇报给总指挥部。
想象一下,当我们在战争过程中,前线部队需要支援的时候,前线部队告诉给了我们他们自己所在的位置,而我们在地图上找到这个位置之后,立马就能看到周围的各个部队具体组成和对应部队情况的重要信息。
这不就等于是我们可以立即以最快的速度抽调周围的兵力支援这支部队吗?
SH-15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就有这个能力。
同时,在炮弹上,实现了信息化的SH-15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可以使用GP155型155毫米激光未制导炮弹武器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在炮弹落地的最后期阶段,修正弹道,实现最为精准的打击目标。
GP155型155毫米激光未制导炮弹武器系统的唯一缺点就是炮弹造价昂贵。
嗯,当然,这点对我们没影响,对我们来说,普通炮弹和这种激光制导炮弹唯一的区别就是运输前线好不好运。”
秦文伟在说完之后,众人又讨论了一会,但是在这次会议上,延安和八路军总指挥部还是没有决定具体选择方案,而是决定先暂时再了解一下信息化战争的内容,然后再决定。
对于这点,秦文伟倒是也能理解,毕竟还是要慎重一些的嘛。
再过了三天之后,最终延安和八路军总指挥部方面最终确定了具体的方案。
首先是卡车炮,八路军一下就确定了两个型号,分别是SH2型122毫米车载榴弹炮和SH-15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
这两款卡车炮同样能够使用信息化系统,同时也包含了GP系列的激光未制导炮弹武器系统。
而除此之外,延安和八路军总部也确定了自行火炮方案——PLZ-52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
而这三款火炮的系统价格分别为20万积分、30万积分、50万积分,总计一百万积分。
对于秦文伟来说,这三款武器装备使用一百万积分去解锁,是一个还能接受的数字。
尽管目前因为没有卫星系统,导致这三款装备都无法完全发挥其性能,但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现在就开始培养这三款装备的使用者,理论上,等到后面秦文伟真的有足够积分,可以发射卫星的时候,八路军就能够真正意义上发挥这三款装备的全部性能了。
11月5日,这三款装备在长治地区的一处试验场进行了首次测试,测试结果十分令人满意,尤其是激光指导系统让副总指挥和副参谋长等人大开眼界。
并且最重要的是这些火炮的射程实在是有些惊人。
sh-2型122毫米车载榴弹炮使用增程弹的情况下,最大射程达27千米;
SH-15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最大射程高达53千米;
最离谱的当属PLZ-52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这款火炮采用了52倍口径的长身管设计,配合发射火箭助推弹,使其射程能够达到100千米!
对于八路军来说,消化掉这三款武器之后,在炮兵这个兵种上,八路军能够最少保持三十年的先进性。
而随着时间来到11月10日,自石家庄战役以来,八路军安心发展的局势被一件事情破坏了。
11月10日上午,卫司令指挥在上当地区驻扎的国军对八路军发起攻击,随后【收复】了子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