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赤旗从梁山开始飘扬
水浒:赤旗从梁山开始飘扬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水浒:赤旗从梁山开始飘扬 > 第35章 读书为何?争当做官!

第35章 读书为何?争当做官!

加入书架
书名:
水浒:赤旗从梁山开始飘扬
作者:
三十年书虫
本章字数:
4340
更新时间:
2024-12-26

“当”!

丈八点钢蛇矛架住青龙偃月刀!

院中两个大汉从技巧之争,变成了气力之斗!

这一番龙争虎斗,直打的飞沙走石,院中的布置算是遭了殃,花也少了枝丫,树也满身伤疤,把这老先生周侗心疼的是跺脚咬牙!

虽然这两个好汉对阵之时招招不到要害,却在两人身形交错之间,看的周边人是汗流浃背,刀风矛影,真真是磕着就死,沾到就亡。

姜齐一边看的紧握双手,想着便是真的战阵厮杀也不过如此!

“还不赶紧停手!”周侗一声暴喝,“好个姜进士!老夫好心教导你们几个,你们学会了第一件事就是给老夫拆家!真是岂有此理!”

不过此时二人眼中只有对手,哪里敢轻易分神!

若是一个不注意,伤到哪里,这可真没地方说理。

周侗怕的就是如此,走到墙角,取出一杆长枪,丢给了姜齐,“你若是不分开他们,等着打的忘了是在较量,嘿嘿,就看你愿意救哪一个喽!”

哪个伤了也不行啊!

姜齐心中也是一紧,立马便提枪上前,和关胜林冲斗在一起!

“这才对嘛!”周侗坐在正厅门口的条凳上,一边接过岳飞奉的茶,一边磕着瓜子,“哪有张飞关羽打的热闹,刘备在一边看戏的道理?”

周侗一边看,一边晃动身子,就像下场的是他自已一样。

“这一枪不对啊!唉!该往下面一点,你点他咽喉啊!”

“这刀法不错!对回转身去砍!用腰部力量带动,对,这才是大刀的气势!”

“蛇矛蛇矛,你的聪明劲呢,你家那蛇是直来直往的?你得刁钻!得狠毒!直来直往的你用马槊不得了!”

周侗声音越来越响,三人打斗速度也越来越慢,这时姜齐知道机会来了,手中长枪抖动,挽了一朵枪花,随着力道牵引,将关胜林冲手中兵器也引之震动起来。

姜齐紧跟着借力打力,便听姜齐口中一声“撒手!”

“叮当”!

一声清脆声响,两件兵器落到地上,再看关胜林冲二人,双臂微微发颤,两手顿觉酥麻!

关胜缓了一缓,说道:“贤弟短短时日,这功夫精进如此,也是一件奇事啊!”

“不想名传东京汴梁的强项进士,武艺竟是如此不俗,”林冲整理了一番装束后,也是感叹道,“姜进士可是要考武官?”

“你就别替他操心了,”周侗拍了拍手,“他得罪了谁你知道,怎么得罪的你应该也听说了,武官一途他是不用考虑了!否则,那高俅一道军令下来,这小子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林冲沉吟了一下,犹疑了几分,“朝廷自有朝廷法度,官家还是清明的,这高太尉……”

“嘿!”姜齐笑道,“官家总是被身边小人蒙蔽,还有诸多正人君子在朝,总归是能拨乱反正的!林教头是这个意思吧?”

“对!对!”林冲笑道,“林某正是此意!姜进士果真是读书人,说话便是一针见血!”

姜齐呵呵一笑,这时的林冲还是天真,刀没有扎到自已身上他就永远不知道疼,所以这个时候的辩解是最无力的,正所谓人教人,百遍不知,事教人,一次就懂!

等林冲发配沧州,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之后,再喊可就不是高太尉了,而是高俅狗贼!

关胜这时也看出了姜齐的语气之中带着敷衍,更听出林冲言语中的迂腐。

“亏了这副英雄相貌!一身的武艺!”关胜摇了摇头,心中也是腹诽不已。

林冲这边倒是热情依旧,“林某在太尉府里也有几个朋友,若是姜进士有心和解……”

“林教头,小可和高柄仇怨颇深,教头若是牵连进去,怕是难以脱身,还是就此打住,免得咱们也尴尬!”姜齐劝道,“再一个,林教头即便不为自身考虑,也要想想新婚娘子,家中亲眷。”

“只是见姜进士文武全才,不能许身报国,着实可惜的很!”林冲直接说道,“若是姜进士实在无此心,林某自然不会枉做小人。”

几人又在周侗这里聊了一番武艺,说了说军阵之事。

说到武艺之时,林冲还能侃侃而谈,不管是力道还是架势,都说的有模有样,有时手痒还会去院子里演示一番。

但到了军阵之上,林冲立马就露了怯,原本高亢的音调也低了下去,别说演示,便是邀请他说一番其中道理,也说的张口结舌,明显不到点子上。

可以说,林冲此时也只是斗将,而非大将。

至于最后说道朝堂治政之事,莫说林冲,就是关胜周侗,也闭口不语,只是听姜齐在讲。

听着姜齐把赵宋一朝的政事从太祖时期讲到大观年间,尽管说的只是一个大概,具体细节并未怎么讲,但是,这对那些整日里只知道舞枪弄棒的武人来讲,已经是叹为观止了!

原来大宋兵制是这么来的!

原来当年仁宗皇帝的时候就已经积重难返了!

原来王安石变法原因是这样的!

“这和那些太学生们说的不同,但是,林某感觉姜进士说的更有几分道理!”林冲这时首先开口,“至少林某听得懂姜进士所讲,而那些太学生和文人所说,林某只觉云里雾里,十分道理,他们只讲了不到半分!”

郝思文这时也道:“就拿王相公变法来说,那些读书人只说祖宗之法不可变,只说什么与民争利,争的什么利,他们不说,怎么争,也不说,更不要说什么为什么不让变法,而真的到了变法的时候,一个个又争相投靠,如同野狗扑食!”

“这就是大宋的文人!”姜齐呵呵一笑,“不说真正的文人,就说那些读着孔夫子四书五经的儒生,怕是如今也早就忘了什么是君子六艺!什么又是仁义礼智信!这些读书人,读的不是书,是读的当官的敲门砖,读的好的,能考个科举,混个前程,读的次的能去做个小吏,争些权利,最后读的狗屁不通的,至少也能混个私塾先生,有个果腹,但是书里的道理哪去了?读来读去也只读了四个字!”

几人俱是看向姜齐,眼神奇怪的很。

“争当做官!”姜齐很坦荡的笑道:“几位也莫要如此看小可,小可当年读书,所求也不过是为官而已,小可父亲如此要求,小可启蒙恩师也如此要求,小可自然也如此想,直到仕途路绝,小可才开始思索书中道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