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赤旗从梁山开始飘扬
历史小说
首页 > 历史小说 > 水浒:赤旗从梁山开始飘扬
作者:
三十年书虫
主角:
姜齐
更新至:
第575章 上京有天子气
2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286.2万字
姜齐,本就是个普通人,只想好好活着,谁知道穿越了,那姜齐也想好好活着,有着锦衣玉食、娇妻美妾,可是却穿越到了北宋末年,眼瞅着宋徽宗登基,本想趁着他英明的几年步入朝堂,结果,看见晁盖托塔而过,宋黑子招摇过市,红脸的朱仝在守着城门,姜齐才知道这是水浒传的世界,科举?算了,到了朝堂又能救得了几个?宋室无道,可是百姓无辜,小爷的屠龙术也不是白读的! 一展赤旗撼天下,虎啸龙吟动乾坤。 且看姜氏子东踞齐鲁,北战辽金,南助方腊,西征残宋,一路驱宋室入天竺,逐蒙古入欧洲,内改时政,外迁殖民,成就伟业。
2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286.2万字
简介
历史古代
姜齐,本就是个普通人,只想好好活着,谁知道穿越了,那姜齐也想好好活着,有着锦衣玉食、娇妻美妾,可是却穿越到了北宋末年,眼瞅着宋徽宗登基,本想趁着他英明的几年步入朝堂,结果,看见晁盖托塔而过,宋黑子招摇过市,红脸的朱仝在守着城门,姜齐才知道这是水浒传的世界,科举?算了,到了朝堂又能救得了几个?宋室无道,可是百姓无辜,小爷的屠龙术也不是白读的! 一展赤旗撼天下,虎啸龙吟动乾坤。 且看姜氏子东踞齐鲁,北战辽金,南助方腊,西征残宋,一路驱宋室入天竺,逐蒙古入欧洲,内改时政,外迁殖民,成就伟业。 ...

第1章 我到底穿越到了什么世界?

北宋徽宗崇宁元年。

京东西路郓城县西溪村,姜家。

整个西溪村都知道,姜家的少爷姜齐是个懒散的少爷秧子,平时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其他的地主士绅人家的孩子都是四五岁开蒙,而这位姜家少爷,硬是玩闹到了九岁,才在姜老爷的皮鞭下,老老实实的坐在书桌前。

姜老爷也是对自家独苗用了心,撒了大价钱,用了许多人情,才请了一位曲阜孔氏旁家门人给他启蒙开学。

据说那先生来的时候,县尊亲自去参加了洗尘宴,可见也是个有脸面的人物。

而这位教书先生此时正被姜齐用一嘴的歪理邪说气的火冒三丈,手举戒尺,瞪圆了眼睛,喝问道:“姜齐,先生且问你,你这满嘴胡话谁教的?”

“什么叫满嘴胡话?”姜齐浑然不在意,看着摊在书桌上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最近刚刚流行的《太公家教》,“孔先生,我说的难道没有道理?孔夫子在的时候,周王室尚且还在啊,你们家老祖宗怎么尽是往诸侯国跑,不想着给周天子出谋划策?”

“大逆不道!”这位孔先生的戒尺是直接打了下来,几乎可见残影,教训道,“我们儒教门人,怎么可以非议夫子!你如今开蒙,也是夫子门徒,如何能说如此言语?”

姜齐在书房里一边嬉笑躲避,一边为自已辩解道:“先生,你看你怎么又急了?我这还没问孔子诛杀少正卯是怎么回事,还有那个夫子见南子……啊,疼!”

“又皮痒了!好好趴着,娘给你上药!”姜文氏一脸心疼的看着趴在床上,后背一片通红的儿子,将伤药小心翼翼的涂抹均匀,抹了抹眼泪,叹了口气说道,“唉!就没见过这样的先生,好吃好喝供养着,还把自已学生打这么狠厉,不就是个穷书生吗?要不是老爷心善,他早在曲阜饿死了。不行回头娘给你爹好好说说,咱换个老师。”

“嘶……”姜齐被伤药接触皮肤带来的冰冷感觉激的倒吸一口气,回头见自已娘这般模样,忙笑道,“都一样,天下乌鸦一般黑,换个新的老师,儿子还不得受两茬罪?这就挺好。”

“你也是!”姜文氏一巴掌拍在姜齐的胳膊上,“就知道和人较劲,你跟你爹一样,就是倔!就算赢了又能如何?什么好处没有,还连累你爹这时候给人先生赔礼。”

姜齐也是心里叹了口气,他之所以这么为难那个教书先生,就是想要探探底,不是为了看这个先生有多大的学问,而是为了看看这个年月里的读书人对礼教的看法有多重,自已以后真的要科举出仕,步入朝堂,是选择站在哪个立场,变法派,顽固派,还是保皇派?

姜齐感受着后背烈火灼烧般的疼痛,见母亲离开,他的心不由的沉了下去,眼下是崇宁元年,宋徽宗刚刚登基,还算是英明了几年,之后……

姜齐想着靖康之耻,衣冠南渡,想着金元马蹄,以及喊着渡河的宗泽,还有风波亭……心里一顿的烦躁!

自已家所在京东西路可是被金兵肆虐最狠的地方啊,如果依照历史原本的发展,能活下来多少人?

重生之后的这几年姜齐一直是满怀的忧虑。

首先自已的金手指一直没有启动,只是一个不停转动的圆圈,什么反应都没有。

第二个就是自已的历史是个半吊子,知道一点,但也只是一点,具体的事情完全和北宋末年的普通人没区别。

第三自已所在的究竟是什么世界,武侠世界里以北宋为背景的不是没有,修仙世界里更是有,历史里面又有真实历史,和演义历史,自已所处世界究竟是什么,一定要搞清楚。

姜齐万幸自已家还算是颇有家资,可以供养自已读书,算是个乡绅公子,能够通过学习完成身份的跨越,如果投胎成个家徒四壁的孤家寡人,那自已又该怎么办?

姜齐正在发愁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此刻会客厅中正在大摆宴席。

姜老爷正在给孔先生不断地陪着小心敬酒,“孔夫子,来来来,干了这杯!算是老夫替小犬赔罪!”

“东翁太客气了,”孔先生一脸的板正,丝毫不以为意的浅浅的喝了一口,“贵公子是个聪明人,聪明人就想的多,想得多就做得多,做得多就错的多,他年纪小不懂事,你可是西溪村的保正,也算是懂得事故的,那些江湖浑人还是不要让贵公子接触的好。”

“一定一定!”姜老爷连忙点头,又给孔先生酒杯斟满酒,一脸的赔笑,“这孩子自小心思重,又喜欢玩闹,那些胡言乱语不知道是哪个不第书生的牢骚话,让他听去记在心里,他自已万万不会懂得。”

孔先生点了点头,矜持说道:“这话我是信的,东翁还是要多加管教才是。”

“那肯定,那肯定。”姜老爷说完,又敬了几番酒,见孔先生面容缓和,这才叹气道,“我家本是泥腿子出身,能有如今家业也是到头了,就想着孩子能够读书科举,得个官身,也好光宗耀祖。”

孔先生点了点头,“只要细心研究学问,做的好文章,凭着我孔家门徒的名头,中个秀才还是容易的。只是其中……”

“必然不让先生为难!”姜老爷哈哈笑着,命仆人托着一个朱红托盘上前,上面盖着一层红色缎子,“我是个粗人,但也知道些人情世故。”

孔先生这才露出笑脸,起身离桌,两步来到托盘之前,把缎子铺在一边,将里面的十个银裸子码放一起,熟练的打了一个包袱,掂量一下大体分量,拱手笑到:“东翁既然明白其中辛苦,我便不再多言其他,让另公子好生做学问就是。”

看着这位孔先生拎着五十两重包袱一步一摇的迈着四方步离开,姜老爷也是慢慢的舒缓了一口气,脸上的赔笑收了起来,喝问一边肃立的家仆,“少爷最近又和什么不三不四的人往来了?”

“回老爷的话,”仆人躬身作答,“少爷自先生来了之后,便整日读书用功,没有出门。”

姜老爷左手揪着胡子,右手背在身后,紧紧握拳,双眼微阖,面色阴沉,“明日,我和那个不孝子一起听讲,我倒要看他究竟是不是个读书种子!”

最新章节
作品目录
错乱章节催更
没有了
1-100章
继续阅读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