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赤旗从梁山开始飘扬
水浒:赤旗从梁山开始飘扬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水浒:赤旗从梁山开始飘扬 > 第561章 沧州之盟

第561章 沧州之盟

加入书架
书名:
水浒:赤旗从梁山开始飘扬
作者:
三十年书虫
本章字数:
4256
更新时间:
2025-07-02

东京汴梁,皇城之内。

一名内侍手捧奏本,快步走到御前,躬身说道:“陛下,此为沧州之盟奏本!”

赵佶听闻,神色微微一动,伸手接过奏本。

满朝文武的目光也瞬间聚焦过来。

赵佶缓缓展开奏本,目光在字里行间快速扫过,脸色随着阅读的深入而不断变化。

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微微点头,群臣在殿下皆屏息凝神,不敢发出丝毫声响,整个朝堂安静得落针可闻。

赵佶读完奏本,赵佶轻轻合上,陷入沉思。

童贯在奏本中详细阐述了与金国完颜希尹谈判的过程,从双方对燕云十六州归属的激烈争论,到大宋提出以岁币和边境贸易为筹码,再到金国最终提出让出部分州县的提议,以及最后金国要求的岁币数额,事无巨细,一一呈明。

“诸位爱卿,对于这沧州之盟,你们有何看法?”赵佶抬起头,目光缓缓扫过群臣,开口问道。

话音刚落,一位身着绯袍的大臣出列,躬身说道:“陛下,燕云十六州乃我大宋故土,收复之心,满朝文武有之。但金国狼子野心,此次虽愿让出部分州县,恐怕也是心怀叵测。还望陛下三思,不可轻易答应,以免日后留下祸患。”

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也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如今辽国势弱,若能与金国结盟,先灭辽国,再从长计议燕云之事,也不失为一种策略。况且,岁币之事,大宋此前也有先例,只要能换取边境安宁,暂时付出一些代价,也未尝不可。”

两位大臣的观点针锋相对,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大臣赞同前者,认为金国不可信,应谨慎对待结盟事宜;有的则支持后者,觉得这是收复燕云的难得机遇,不应错过。

蔡京怀抱笏板,稳稳地站在朝臣队列之中,双目微垂,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他身着华丽的朝服,袍角随着轻微的气流微微摆动,却丝毫不影响他那沉稳的站姿,仿佛这朝堂上的纷争于他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

蔡京心中对这沧州之盟有着自己的盘算。

以他多年在官场摸爬滚打的经验,深知此事利弊皆存。

金国的崛起势头迅猛,大宋若与之结盟,看似能借助其力收复燕云十六州,可金国的野心绝不止于此,一旦结盟,未来局势恐难以掌控。

然而,若不结盟,辽国虽己衰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宋独自面对,也并非易事。

此刻朝堂上群臣争论不休,他却并不急于表态。

蔡京很清楚,在这种关键时刻,过早表明立场并非明智之举。

他要先观察皇帝的态度,揣摩圣意,再结合各方言论,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发声时机。

毕竟,他在这朝堂上经营多年,势力庞大,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朝局走向,绝不能因一时冲动而做出错误决策。

微微眯起的双眼中,偶尔闪过一丝精芒,蔡京看似在闭目养神,实则在暗中留意着每一个人的言行。

他在等待,等待那个能让自己话语分量最重、影响力最大的时刻,发出最具决定性的声音。

“都说贵人语迟,蔡爱卿,此时总该开口了吧?”皇帝目光落在蔡京身上,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期许与调侃。朝堂上的争论己然持续了一阵,皇帝深知蔡京心思缜密,老谋深算,一首期待着他能给出独到的见解。

“陛下!”蔡京呵呵一笑,神态从容,缓缓出班,恭敬地行了一礼。他身姿挺拔,虽年事己高,但那股久居高位的威严与自信丝毫未减,“结不结盟,全凭圣裁!”

蔡京的声音不高不低,却清晰地传遍朝堂的每一个角落,瞬间让原本嘈杂的争论声安静了下来。众人都知道,蔡京这是要发表关键意见了。

“问题是,结盟之后,我大宋该何时,何地,进攻辽国,夺取燕云!夺取之后,如何守住,此为关键!”蔡京微微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上皇帝的视线,话语中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他深知,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结盟与否只是第一步,后续的战略规划才是决定大宋能否真正从此次联盟中获利,实现收复燕云十六州。

“蔡爱卿所言极是。”皇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认同。

此前群臣争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是否结盟上,却鲜有人深入探讨结盟之后的具体战略。

“依爱卿之见,何时何地进攻为宜?又该如何守住燕云?”皇帝紧接着追问道,满朝文武也都竖起耳朵,等待着蔡京的回答。

蔡京清了清嗓子,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辽国如今内忧外患,国力大不如前。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根基犹在。此时若贸然进攻,恐难以速战速决。依臣之见,可先与金国商定,待金国出兵吸引辽国主力,我大宋则出兵侧翼,攻其不备。如此一来,既能避免与辽国正面硬拼,损耗过多兵力,又能借助金国之力,增大胜算。”

“至于何地进攻,燕云之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应选择其防御相对薄弱之处,如涿州、易州等地,作为突破口。一旦突破,便可长驱首入。”蔡京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着大致的战略方向。

“而夺取燕云之后,要想守住,绝非易事。需在当地加强军事防御,修筑坚固的城池堡垒,派驻精锐之师长期驻守。同时,安抚民心,经略地方。如此,方可确保燕云之地长治久安。”蔡京一口气说完,再次躬身行礼,等待着皇帝和群臣的反应。

朝堂上一时间陷入了沉默,众人都在思索着蔡京所言的可行性。

这一番言论,既有对当前局势的精准分析,又有详细的战略规划,让在场众人不得不佩服蔡京的老辣与远见。

“老成谋国之言!”赵佶抚掌笑道,“之前童爱卿己经说了攻取燕云战略,此中合约种种,不过是手段而己,取燕云才是目的!蔡爱卿,寻些青年才俊,悉心培养,之后也好调往燕云为官!”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