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年,我助崇祯逆风翻盘
大明最后一年,我助崇祯逆风翻盘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最后一年,我助崇祯逆风翻盘 > 第15章 天佑大明

第15章 天佑大明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最后一年,我助崇祯逆风翻盘
作者:
花开又花谢
本章字数:
4220
更新时间:
2025-01-14

说完以后,王承恩就带着护卫队离开了。

此次任务已经完成,京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回去处理,不能过多耽搁。

孙传庭却在仔细回味王承恩临走前说的话,这里面大有深意,真可谓每一句话都似有所指。

这时,孙副将从后面走了进来,关切地问道:

“大帅,陛下的圣旨怎么说?是不是又催促我们赶紧出兵围剿流寇?”

被打断思路的孙传庭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回复道:

“王公公今天过来传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情,陛下让我们专心练兵,等时机成熟以后再出兵围剿流寇。”

“同时此次王公公不但带来了70万两银子和60万石粮食,而且还有3000名老兵。”

“甚至还带来了御赐的尚方宝剑,对地方上的官员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太好了,大帅,这下我们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只要我们训练好部队,到时那股流寇不足畏惧。”

孙传庭想了又想,才严肃地说道:

“我们这次要淘汰掉部队里面的老弱病残,只保留最精壮的人用来训练成精锐的部。”

“并且要不断派出军队中的“夜不收”探查敌情,暗中收买离间流寇中与李自成不合的将领。”

“陛下已经给了我非常大的权利,包括直接招降敌人将领,并封官许愿,一切都以能守住陕西,防止流寇窜到别的省份为首要任务。”

“最重要的是,陛下将会下旨减免所有被流寇攻克的地方赋税,只要那些地方被我们收复以后,两年之内也不用交任何赋税。”

听到这个好消息,孙副将兴奋地说道:“太好了,这一下子就等于打到了敌人的死穴,那些流寇最蛊惑人心的话就是不纳粮,其实他们这样做非常的扯淡。”

“闯贼目前有几十万之众,目前靠的是抢劫各地的大量物资勉强维持,可是这些人不事生产,也没有管理地方的经验。”

“只要我们的部队能稳住阵脚,不出大错,要不了多久,这些人就会因为分赃不均导致内乱,最终土崩瓦解。”

孙传庭非常赞同副将的观点,然命令其下去执行原定的战略战术。

本来他们就很有把握击败流寇,现在又有了大量的物资援助和皇帝在朝堂的支持,未来扑灭流寇指日可待。

……

等朱由检回到皇宫以后,对着朱慈烺提供的清单思索了好久,他在心中一直在思索破局之策。

皇太子毕竟只有十六岁,此前又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阵仗,只是一门心思读书,考虑问题肯定不会太周全。

虽然脑子里面有后面的记忆,但是那仅仅是记忆,只能作为参考。

他这个做父亲的必须好好为他把关,并且要把一些漏洞给补上。

同时也要交给太子大量的政务,由他自行处理,这也是一种磨炼。

此时的朱由检在心里面暗暗叹了一口气,他吃亏就吃亏在这里。

之前在做信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他有一天会成为大明这个庞大帝国的实际掌控者。

当年信王府的班底,让他做一个闲散王爷,那肯定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是想要掌控偌大的一个帝国,没有完全值得信任的心腹之人,就变成目前的这个局面。

目前他身边最信任的人只有一个王承恩,毕竟两人是一起赴死之人,这种人如果还不值得信任,那天下之大,就没有可信任的人。

当然,现在还加上皇太子朱慈烺,这个他最喜欢的长子,同时也是老神仙口中能挽救大明的唯一人选。

一想到这,崇祯帝又不由得庆幸起来,毕竟现在的他也不是一个孤家寡人,这个大明断然不会灭亡在他的手里面。

只要他们父子齐心,再加上大明朝那么多忠勇之士,堂堂大明帝国200多年的国运,还能断送在区区流寇之手不成。

一想到这里,朱由检心中充满了斗志,只见他又看了一眼名单,突然想到了一个人,立刻向随身太监询问起来:

“金陵兵部尚书李邦华,目前到哪里了?”

“回皇爷,已经到达京城,正在等候您的传唤。”

朱由检看了下天色还早,就让人把李尚书传进宫来。

此时的李邦华心中也是非常的迷惑,他在金陵当兵部尚书好好的,正准备对地方的军备进行一番改革,却被皇帝急匆匆地召唤回京城。

刚刚陛下的贴身太监特意过来传诏,让其进宫面见圣上。

等李邦华见到皇帝以后,立刻拱手弯腰行了拜见大礼。

其实在整个大明朝,除了正式大朝会,一般不要求跪拜磕头,像这种在御书房见面,只要拱手作个揖就行了。

不像后面的朝代,动不动就下跪行礼,完全跟家奴似的,这完全是文明的倒退。

待行礼完毕后,朱由检先是询问了李邦华在金陵的一些事情,接着才试探地询问道:

“李爱卿,朕想重新整顿京城三大营,这个计划想再交由你来执行,你愿不愿意接受这份苦差事?”

李邦华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大惊,往事一幕幕又浮现在脑海中。

只见他苦笑地回复道:“陛下,今时不同往日了,当年我整顿军营的时候,刚有点成效,就被各方的势力联手抵制,最终您也因扛不住压力而功亏一篑。”

“这次如果还要像当初一样,面对的压力会更大,同时付出的代价也越大,事情很麻烦。”

此时的李邦华只是说这件事情很麻烦,并没有说他做不到。

就是为了给多变的崇祯帝提前说好,别像上次一样事情只做到一半就顶不住了。

朱由检也知道上次是他做得不地道,听信了其他人的谗言,导致大明朝原本最有战斗能力的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变成了战斗力低下的鱼腩部队。

不过这次有了亡国的威胁,他不可能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京师再没有信得过的部队进行防守,将来悲剧还会重演。

只见他用一种沉重的语气说道:“李爱卿,你放心,这次派你整顿京营,朕会给予你最高的权力,无论是军饷和粮食都按照最高规格。”

“另外朝堂上所有的阻力你都不要担心,所有的一切朕都会替你扛下,毕竟你可是朕最信任的臣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