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以后,他就开怀大笑起来。
一旁伺候的王承恩,见崇祯帝难得开心,内心也是充满了欢喜。
这段时间皇帝的眉头经常是愁云密布,每天都在为钱而发愁,也难得放松一下,更别提开怀大笑了。
接着,他给朱由检面前空的酒杯满上,并且笑着解释道:
“皇爷,那种六十九度的英雄血,太烈,喝多了对您的龙体有伤害。”
“今天喝的这种四十度的英雄最好,养生还不容易醉。”
朱由检听罢,举起杯又喝了一口,顺便吃了一点菜,不由得感叹道:
“你看看下面排队的人,朕也从来没有想到,竟然还有这么多有钱人,吃一顿饭花个二十两银子,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朕在皇宫平常的饭菜,基本上都是三菜一汤,尽量把每餐的费用控制在十两银子以下。”
朱慈烺听后,连忙苦笑地解释一下:
“父皇,其实民间还是有不少有钱人,尤其是我们皇族宗室,那花起钱来更是夸张。”
“我这边也是弄点新奇的东西,从那些有钱人家里面掏出点钱,用来补贴我们皇家和穷苦老百姓。”
“其实我们大明的所收的赋税很不合理,就拿工商税来说,还是洪武年间的三十税一,并且所有的商税都是一样的,这是目前朝廷没钱的原因之一。”
“目前大明朝的财政收入,八成来自农税,一成来自商税,这就很不合理。”
面对这个问题,朱由检疑惑地询问道:
“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朕也觉得没什么问题,可是为什么大明朝会越来越穷呢?”
“想当初太祖和成祖在位的时候,光京营就有五十万精锐部队,那是想打谁就打谁。”
“可是轮到朕的时候,就连关外的家奴都能打到京师,大明朝的脸都让朕给丢尽了。”
朱慈烺听后,连忙详细地述说起来:
“父皇,时代在变化,可我们所有人都还按照几百年前制定的规矩,来管理这个国家。”
“大明建国初期,是地多人少,重视农业发展是应该的。”
“目前的情况就是人多地少,而且大部分土地还被皇室宗亲和文臣勋贵把持,大部分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不跟着造我们老朱家的反才怪。”
“就比如福王,光在他的名下就有三百万亩上好的良田,还有各种商铺和地产,每年起码有500万银子的收益。”
“最关键的是,这些收益都属于福王所有,不用向朝廷交一两银子的税。”
其实朱慈烺话还没说完,大明朝最大的地主,就是眼前的崇祯帝,可是现在这个场合不好说。
朱由检听后,竟然吃惊地站了起来。
这个福王竟然这么有钱,都快赶上国家财政收入的两成了。
这么大一笔钱财,一下子就便宜了那些流寇,增长了敌人的实力,真是浪费。
朱慈烺又接着说道:
“目前大明朝的宗室已经高达20万人,就算是每人平均花100两银子,加在一起差不多就要花2000万两银子。”
“而且这还是最低的估计,那些宗室子弟哪个不是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也许几顿饭的就能花掉几百两银子。”
“这些人已然成为大明身上的蚂蟥,整天啥正事都不做,就等着吸大明身上的血来供养自身。”
“这样下去,大明就算是身体再强壮,总有一天也会被吸干的。”
朱由检也明白,祖宗之法已经到了不得不变革的地步。
否则,要不了多久,他还得被挂到煤山歪脖子树上去。
只见他紧皱眉头说道:
“皇儿,这件事情远不是你想得那样简单,简直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旦操作不好,将会引起极大的动荡,现在大明朝可是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就算朕同意了,可是朝堂上的大臣绝对会反对,那群老狐狸可不想被宗室给分权了。”
“这段时间这群老家伙可没少跟朕作对,基本上推出一些有利于老百姓的措施都会得到联合抵制,下面做事的人也是阳奉阴违。”
“真是岂有此理,朕有时候真的想从外地调一支忠于大明的部队回来,配合你的虎豹营,把所有碍事的人都干掉。”
面对朱由检这么霸气的话,朱慈烺的心神也是微微一震。
眼前的这个崇祯皇帝好像变了很多,与记忆中的那个刚愎自用的皇帝,已经天壤之别。
不过当他看到朱由检头上已经有不少白头发,连忙心疼地说道:
“父皇,其实你可以不用这么拼的,要注意休息一下,我看你的白头发比前段时间又多了不少。”
“对了,王公公,我的一品堂医部,最近研究出了一种专门治疗用脑过度的食疗方法。”
“等会让小桂子把药方抄给你,回去确认没有问题以后,就让父皇多吃点。”
王承恩听到还有这种东西,连忙出言道谢:
“太子爷,这样就太好了。”
“最近皇爷经常批奏折批到很晚,还时常做噩梦,半夜就惊醒,睡眠质量一直很差。”
听到这,朱慈烺小声地建议道:
“父皇,要不我每天进宫,帮忙批改一下奏折,给您减轻一下负担。”
朱由检起初听到以后,内心非常高兴。
毕竟太子被老神仙灌输了很多后世的知识,有些事件可以提前预料到后面的变化,也能针对大事情进行提前预判,可以让大明避免一些重大的失误。
不过他又随后想到了一些事情,连忙从心底把这个的想法给否决掉了。
“皇儿,暂时还是不要了,朝堂上是一个大染缸,里面什么人都有。”
“你还是不要过早接触到这些糟心的事情,让你劳心又劳神。”
“父皇还可以顶一段时间,等把一切污秽都扫平以后,再让你上位,那样朕也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这是朱由检第一次向朱慈烺表露心中的想法,不过也把在一旁伺候的王承恩吓得够呛。
崇祯皇帝竟然有禅让的想法,这在大明王朝几百年的历史上,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就算是放在整个华夏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任何一个皇帝,除非咽气的那一刻,否则都会把权力抓在手里面,不会让任何人染指。
不过朱慈烺听到以后,除了心中有点感动以外,嘴上却直接抱怨道:
“父皇,您还是饶了孩儿吧,等事情理顺以后,我还巴不得您继续做一位英明神武的好皇帝。”
“至于我,最好能在您的庇护下,一直做太子。”
“等您百年以后,我接过皇位,做个两年,过下瘾以后,就传位给儿子,也许还能成为一段人间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