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
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 > 齐国易主风云

齐国易主风云

加入书架
书名:
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
作者:
喜欢血叶兰的钱公公
本章字数:
10752
更新时间:
2025-01-31

陈国公子的流亡与扎根

故事得从春秋时期的陈国说起。陈国,这个处在中原各国之间的诸侯国,是舜帝的后裔,以妫为姓。陈国第 11 任国君陈桓公在位时,国内局势暗流涌动。他有个异母弟公子佗,其母来自蔡国。公元前 707 年,陈桓公重病在身,公子佗趁机联合蔡国,杀死侄子太子勉,自立为君。陈桓公的另外三个儿子公子跃、公子林、公子杵臼自然不甘心君位被夺。公元前 706 年,公子跃安排蔡国美女引诱并杀死公子佗,自已登上国君之位,即陈厉公。

陈厉公在位时,生下了公子陈完。公元前 700 年,陈厉公去世,弟弟公子林继位,即陈庄公。公元前 692 年,陈庄公去世,弟弟公子杵臼继位,也就是陈宣公。陈宣公上位后,立大儿子陈御寇为太子,而太子御寇和陈厉公的儿子陈完关系十分要好,情同手足。然而,晚年的陈宣公却宠爱小妾所生的小儿子陈款,竟然打算废长立幼。公元前 672 年,陈宣公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下令杀死了太子御寇。

太子御寇被杀,与他关系亲密的陈完惊恐万分,害怕受到牵连,匆忙踏上了逃亡之路。他听闻齐国国君齐桓公贤明豁达,便毅然投奔齐国。当时的齐国,在齐桓公的治理下,国力强盛,已是春秋首霸。齐桓公听闻陈完前来投奔,非常高兴,对他表示热烈欢迎,还打算任命他为齐国的卿,这可是相当高的职位。但陈完十分谦逊,他说:“我只是个逃难而来的‘羁旅之臣’,您能收留我,就是天大的恩惠了,实在不敢担当如此高位。” 齐桓公见他态度坚决,便不再勉强,安排他担任 “工正”,负责管理齐国的工匠。就这样,陈完在齐国安顿下来,由于古代 “陈”“田” 发音、字义相通,陈完也被称为田完,他也成为了齐国田氏的始祖。

田完在齐国兢兢业业,用心做事,赢得了齐桓公的欣赏,还获得了不少土地赏赐。尽管如此,把持齐国国政的依然是传统的高氏、国氏等家族。大夫懿仲十分欣赏田完,想把女儿嫁给他。据说,懿仲在嫁女之前还特意请人算了一卦,卦辞显示 “凤凰于蜚,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大意是说,田完和他的女儿就像凤凰一样,夫妻和谐,舜帝的妫姓后人在姜姓的齐国将会发达。五代之后,田氏子弟会位列正卿;八代以后,更是要成为国君。当然,算卦之事或许有后人附会的成分,但从结果来看,田完的第五代子孙田桓子之后,田家子弟确实开始把控齐国朝政。公元前 391 年,第九代的田和取代了姜氏,自立为 “齐太公”,吕氏齐国变成了田氏齐国。

田氏势力的初步崛起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田完的四世孙田无宇这一代。此时的齐国,国君更迭频繁,局势动荡不安。齐庄公在位时,田无宇凭借自身的勇力,得到了齐庄公的宠爱。他积极参与齐国的对外战争,在公元前 571 - 567 年随晏弱攻灭莱国的战役中表现出色,还将莱国的宗器献给齐襄公庙,这一行为让田氏家族在齐国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

公元前 548 年,齐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权臣崔杼弑杀了齐庄公,拥立齐景公杵臼为君。之后,庆封又趁机消灭崔氏,独揽齐国大权。庆封此人专横跋扈、荒淫无度,引起了齐国众多家族的强烈不满。公元前 545 年,田无宇敏锐地察觉到了机会,他联合鲍氏、高氏、栾氏等家族,共同谋划对付庆氏。当时,庆封外出打猎,田无宇以母亲生病为由,巧妙地从打猎队伍中脱身。在返回临淄的途中,他果断破坏了船只和桥梁,切断了庆封的归路。随后,四大家族的联军迅速行动,解除了庆氏的武装,并在太庙里成功杀死了庆封的儿子庆舍 。庆封归来后,发现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得逃往鲁国,后来又辗转流亡到吴国。

经此一役,田氏家族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然而,齐国的政治斗争并未就此平息。齐国的栾氏、高氏作为传统的旧贵族,一直把控着重要权力,他们与新兴的田氏、鲍氏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公元前 532 年,矛盾终于彻底爆发,田无宇与鲍氏携手,向栾氏和高氏发起了猛烈进攻。在这场激烈的争斗中,栾氏的栾施和高氏的高强最终战败,被迫逃亡鲁国。田氏和鲍氏顺势瓜分了栾氏和高氏的田产。

在取得胜利后,田无宇听从了晏婴的建议,将部分家产献给了齐景公,展现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这一举动不仅赢得了齐景公的信任,还让他在齐国朝堂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齐景公的母亲穆孟姬对田无宇的表现十分欣赏,请求齐景公把高唐之地赐给田无宇,齐景公应允。自此,田氏的势力进一步壮大,在齐国的政治舞台上站稳了脚跟。

田无宇深知民心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赢得民众的支持,他采取了一系列收买人心的策略。在那个时代,粮食的计量方式对百姓的生活有着重大影响。田无宇在向百姓放贷粮食时,使用自家容量较大的 “家量”,而在收回粮食时,却使用容量较小的 “公量”。这种 “厚施薄敛” 的做法,表面上看田氏吃了亏,但实际上却让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百姓对田氏感恩戴德。在凶饥之年,田氏的这一举措更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使得民众纷纷归附田氏。就这样,田氏在齐国的根基愈发深厚,为日后取代姜氏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

权谋斗争中的步步紧逼

时光流转,田无宇的儿子田乞登上了齐国的政治舞台。此时的齐国,齐景公已步入晚年,太子之位的争夺愈发激烈。齐景公宠爱幼子姜荼,而田乞则与公子姜阳生关系密切。公元前 490 年,齐景公病重,他将姜荼托付给国夏和高张两位上卿,嘱托他们辅佐姜荼继位。齐景公去世后,国夏和高张拥立姜荼为君,即晏孺子 。

田乞对此极为不满,他决心改变这一局面。田乞表面上对国夏和高张毕恭毕敬,每次上朝都亲自为他们驾车,表现出一副忠诚的模样。然而,在私下里,他却四处奔走,挑拨大夫们与国、高二氏的关系。他对大夫们说:“国夏和高张独揽大权,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日后肯定会对我们不利。” 大夫们听了,心中都对国、高二氏产生了不满。同时,他又在国、高二氏面前说大夫们的坏话,说大夫们对他们的专权十分不满,正在暗中谋划反抗 。

经过一番精心的谋划和准备,公元前 489 年,田乞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联合鲍牧和诸大夫,率领甲士攻打晏孺子的宫殿。国夏和高张仓促之间组织军队抵抗,但由于田乞事先的离间计,大夫们纷纷倒向田乞一方,国、高二氏的军队很快就被击败。国夏逃往莒国,高张、晏圉(晏婴之子)、弦施等人则逃往鲁国避难。

随后,田乞派人前往鲁国,将公子姜阳生秘密接回齐国。为了拥立姜阳生,田乞精心策划了一场宴会。他邀请了齐国的大夫们到家中饮酒,酒至半酣之时,田乞让人将一个大皮囊抬到大厅中央,然后突然打开皮囊,姜阳生从里面走了出来。田乞大声宣布:“这就是我们齐国的新君,阳生公子!” 大夫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在田乞的胁迫下,他们纷纷表示拥立姜阳生为君。就这样,姜阳生登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即齐悼公 。

齐悼公即位后,田乞如愿以偿地担任了齐国的国相,掌握了齐国的军政大权。为了巩固自已的地位,田乞进一步清除异已,将晏孺子杀害。此后,田氏家族在齐国的势力如日中天,齐国的朝政完全被田氏所掌控。

权力的巅峰与齐国易主

田乞去世后,他的儿子田常继承了相位,成为了田氏家族的新掌门人。此时的齐国,虽然表面上依然是姜氏的天下,但实际上大权已经牢牢地掌握在了田氏的手中。然而,田常并不满足于此,他的心中有着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彻底取代姜氏,成为齐国真正的主人。

齐悼公四年(公元前 485 年),齐国发生了一场变故,齐悼公被大臣鲍牧所杀。随后,齐悼公的儿子壬被拥立为国君,即齐简公。齐简公为了制衡田常的权力,任命了自已的心腹阚止为右相,与田常一同辅佐朝政 。这一举措引起了田常的强烈不满,他视阚止为眼中钉、肉中刺,决心除掉他。

田常深知,要想实现自已的目标,必须先在朝堂上巩固自已的势力。于是,他表面上对齐简公和阚止毕恭毕敬,暗地里却在积极谋划。他利用自已在齐国的威望和影响力,拉拢了一大批大夫,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同时,他还密切关注着阚止的一举一动,等待着最佳的时机发动攻击。

公元前 481 年,机会终于来了。阚止的家臣田豹是田氏的旁系族人,阚止曾试图拉拢田豹,让他帮忙杀光田氏族人,并许诺让他成为田氏族长。田豹深感为难,毕竟自已也是田氏的一员,怎能做出这种背叛家族的事情呢?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田豹最终决定将阚止的阴谋告诉田常。田常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惊,他意识到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先下手为强。

同年五月,田常与兄弟田逆等人率领甲士,突袭了齐简公的宫殿。当时,齐简公正与阚止在宫中商议国事,毫无防备。田常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入,迅速控制了局面。阚止见势不妙,试图逃跑,但被田常的手下追上并杀死。齐简公也在混乱中被田常的军队抓住,最终惨遭杀害 。

杀死齐简公后,田常为了掩人耳目,立了齐简公的弟弟姜骜为君,即齐平公。齐平公只是一个傀儡国君,真正的大权完全掌握在田常手中。田常自任相国,独揽齐国的军政大权,成为了齐国实际上的君主。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已的地位,田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对外与各国交好,避免齐国陷入外部战争的泥潭;对内则大力铲除异已,将鲍氏、晏氏等旧贵族势力连根拔起,将他们的土地和财产收归田氏所有。同时,田常还积极推行改革,发展经济,使得齐国的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巩固了国内的统治后,田常开始考虑如何让田氏代齐的事实得到周天子和各国诸侯的认可。他深知,只有得到了周天子的册封,田氏取代姜氏才名正言顺。于是,田常一方面积极向周天子示好,不断进贡大量的财物和珍宝;另一方面,他又与各国诸侯展开外交活动,争取他们的支持 。

然而,田常的这一想法在当时并没有实现。直到公元前 391 年,田常的曾孙田和继承了田氏的家业。此时的齐国,田氏的势力已经根深蒂固,姜氏齐国名存实亡。田和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果断地采取行动,将齐康公流放到了海上的一个小岛上,只给了他一座城作为食邑,以供奉祖先的祭祀。随后,田和自立为国君,成为了齐国的新主人。

为了得到周天子的正式册封,田和积极与魏国的魏文侯交好。魏文侯是战国时期的一位雄主,在当时的诸侯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在魏文侯的帮助下,田和向周天子提出了册封的请求。公元前 386 年,周天子周安王正式承认田和为诸侯,将他列为齐国国君。至此,田氏代齐的过程彻底完成,齐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

田氏代齐,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春秋时期的结束和战国时期的开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变革。田氏家族通过数代人的努力,从一个流亡到齐国的陈国公子家族,逐渐崛起并最终取代了姜氏,成为了齐国的统治者。这一过程中,田氏家族巧妙地运用了政治手段、军事力量和经济策略,成功地实现了权力的转移。同时,田氏代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趋势,新兴的地主阶级逐渐取代了旧的奴隶主贵族阶级,成为了历史的主导力量。

田氏代齐的深远影响

田氏代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齐国乃至整个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格局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从政治层面来看,田氏代齐打破了传统的贵族政治格局。姜氏齐国时期,高氏、国氏等旧贵族长期把持朝政,权力高度集中在少数世袭家族手中。田氏作为新兴势力,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和斗争,成功取代姜氏,登上齐国国君之位。这一变革意味着齐国的政治权力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旧贵族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新兴的田氏家族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政治秩序。为了巩固统治,田氏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削弱了地方贵族的势力,使得齐国的政治权力更加集中于国君手中。这种政治体制的变革,为齐国在战国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和强大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在经济方面,田氏深知经济实力对于国家统治的重要性。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田氏就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例如,田氏在向百姓放贷粮食时,采用 “厚施薄敛” 的策略,即使用自家容量较大的 “家量” 放贷,而用容量较小的 “公量” 回收。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田氏代齐后,继续推行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齐国拥有丰富的鱼盐资源,田氏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渔盐业和商业贸易,使得齐国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齐国的商业城市如临淄,成为了当时繁华的商业中心,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商人,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交流。经济的繁荣不仅为齐国的军事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也提高了齐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社会层面上,田氏代齐引发了社会阶层的重新洗牌。随着田氏的崛起,新兴的地主阶级逐渐壮大,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地位不断提升。而旧的奴隶主贵族阶级则逐渐衰落,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大幅下降。这种社会阶层的变动,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和变革。田氏在统治过程中,注重选拔人才,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才能就予以任用。这一举措为社会底层的有识之士提供了上升的通道,激发了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社会风气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单纯依靠出身和门第。

田氏代齐也对战国时期的整体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齐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其国力的强弱和政治走向对整个战国局势有着重要的影响。田氏代齐后,齐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国力逐渐增强,成为了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齐国的强大,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势力均衡,使得各国之间的竞争和博弈更加激烈。在合纵连横的战略中,齐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决策和行动往往会影响到整个战国局势的发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