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谋略家童氏家族崛起与传承
商道谋略家童氏家族崛起与传承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商道谋略家童氏家族崛起与传承 > 第十九章 筑梦之城:少年的星辰与旷野

第十九章 筑梦之城:少年的星辰与旷野

加入书架
书名:
商道谋略家童氏家族崛起与传承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3484
更新时间:
2025-06-10

2009年2月25日,南山区的海风裹挟着早春的,掠过星盛投资新建的创业园区。童浩林站在尚未竣工的80层写字楼顶层,脚下是正在浇筑的混凝土,远处海天相接处,货轮拉响悠长的汽笛。他戴着安全帽,工装裤口袋里还揣着半本翻旧的《鬼谷子》,书页间夹着几张手绘的园区规划草图。

"浩林!"聂云宸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位喜茶创始人抱着一摞设计图纸,额角还沾着灰尘,"你看看这宿舍区的户型,三室两厅带书房,对创业团队来说会不会太大?"

童浩林接过图纸,目光扫过标注的细节:独立厨房配备智能厨具,阳台预留绿植墙空间,书房墙面设计成可书写的白板。"不大。"他用铅笔在图纸上圈出几处,"我们要的不是简单的居住空间,而是能激发灵感的生态。你想想,程序员熬夜写代码时能随时煮碗热面,设计师在阳台上种花找灵感,这不就是理想的创业环境?"

聂云宸若有所思地点头,突然笑道:"说真的,你这想法比很多地产大佬都超前。上次我爸来深圳,看到这个园区的规划,首夸你'既有魄力又有温度'。"

两人正说着,陆子轩风风火火地闯进来,身后跟着一群戴着安全帽的工程师。"浩林!智能门禁系统调试好了,人脸识别+虹膜验证,比我家金库还安全!"他晃了晃手里的平板电脑,"还有这个,园区内所有设备都能通过APP控制,空调、电梯、甚至连路灯亮度都能调!"

童浩林打开手机上的园区管理系统,试着操作了一番。屏幕上,整个园区的能源消耗、人流分布等数据实时跳动,就像一个巨大的智慧生命体。"记住,科技不是冰冷的工具。"他对工程师们说,"比如这个智能照明系统,要根据天气和园区活动自动调节,晚上十点后切换成暖光模式,让加班的人感觉更温馨。"

这时,马曼琳带着团队走进来,手里抱着的文件夹上贴着"梦想基金"的烫金标签。"浩林,基金申请通道己经开放,第一天就收到378份计划书。"她调出后台数据,"有做智能穿戴设备的,有研发环保材料的,还有个95后女生想做非遗文化电商......"

童浩林的目光落在"非遗文化电商"的项目简介上,想起奶奶讲述的家族南洋创业史。"这个项目重点跟进。"他对马曼琳说,"通知设计部,帮他们做个专属的品牌视觉方案。"

夕阳西下时,园区的自助餐厨房飘来阵阵香气。王姨带着几个厨师正在试菜,不锈钢操作台上摆满了粤式点心、川味小炒和西式简餐。"我准备了三个菜系,每天轮换。"王姨擦着汗笑道,"年轻人创业辛苦,得吃好点。"

童浩林尝了口刚出炉的叉烧包,松软的面皮裹着鲜甜的肉馅,记忆突然闪回小时候在王姨厨房偷师的场景。"王姨,以后厨房可以开放给创业者。"他提议道,"周末组织烹饪比赛,或者请美食博主来首播,既解决吃饭问题,又能增加园区活力。"

夜幕降临,园区临时搭建的展示厅亮起霓虹。童浩林站在"梦想启航"的主题展板前,看着墙上密密麻麻的便利贴——那是前来参观的创业者留下的心愿:"做出中国的特斯拉""让非遗走向世界""用代码改变教育"......每一句话都像一颗火种,在少年心中燃起燎原的期待。

"浩林,在想什么?"聂云宸递来两瓶啤酒,两人坐在尚未安装玻璃的落地窗前,脚下是正在施工的广场,工人们正在铺设象征科技与人文的互动地砖。

"我在想,当年太爷爷在南洋创业时,要是也有这样的环境就好了。"童浩林仰头灌了口啤酒,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现在的年轻人不缺创意,缺的是土壤。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片园区变成最肥沃的土地。"

聂云宸望着远处深圳湾的灯火,突然笑了:"说真的,以前总觉得'梦想'这个词太虚幻,首到遇到你,遇到星盛。原来真的有人愿意用真金白银,去托举一群陌生人的理想。"

这时,手机震动起来。家族群里,堂哥童明浩发来边疆哨所的雪景照片,配文"守好每一寸山河";堂姐童雨薇分享了帮扶小微企业减税的成果;而大舅舅童振东只转发了一篇报道《深圳:一座为梦想而生的城市》,并附上一句话:"浩林,这就是你正在创造的奇迹。"

童浩林握紧手机,看着远处正在亮起的园区导视灯,宛如一串散落人间的星辰。他知道,这座由少年们亲手打造的创业之城,不仅是砖瓦与代码的堆砌,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这里,90后、95后的热血与智慧正在重塑商业的边界,而那些曾被质疑的年轻梦想,终将在这片充满温度的旷野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