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国营饭店后院的新厨房门口,手里攥着那张泛黄的食谱。陆沉离开前说的最后一句话还在耳边回响:“有人在偷偷收购老坛子。”这让我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但也更加坚定了我要好好利用手中资源的决心。
新厨房虽然不大,但足够我施展拳脚。墙角的老橱柜里果然藏着不少旧时留下的调料和工具,甚至还有几坛看起来年代久远的酱料。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坛,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像是某种发酵多年的豆豉,又带着一丝药香。
“这味道……”我皱眉思索片刻,忽然想起那本古籍里的记载——有一种秘制酱料,需用七种药材与大豆一同腌制,封存三年以上才能入味。若真是如此,那这些坛子里的东西可就不是普通的调味品了。
我决定先从最简单的开始试验。翻出一本旧菜谱,选了一道温和滋补的汤品,正好能用上我手头的一些药材。我将它们一一称好,细细切碎,再搭配上新鲜的鸡腿肉和山药块,文火慢炖。
几个小时后,厨房里弥漫起一股温暖而醇厚的香气。我舀了一勺尝了尝,味道竟比我想象中还要好,鲜美中透着一丝回甘,还有一股若有若无的药香,让人忍不住想多喝一碗。
傍晚时分,我把做好的汤带回家,给母亲和弟弟各盛了一碗。他们一开始还有些犹豫,毕竟这种汤以前从未见过,可才喝了几口,母亲就惊喜地说:“这味道,怎么这么熟悉?像是小时候奶奶常做的那种补汤。”
弟弟更是吃得满脸满足,“姐,你是不是偷偷去学厨艺了?”
我笑着摇头,“只是照着书上写的试了试。”
没想到,这一试竟然真的有效果。第二天早上,母亲精神格外好,脸色也比平时红润了不少。她一边收拾屋子一边念叨:“昨晚睡得特别踏实,连肩膀都不疼了。”
我心里一阵欣慰。看来,这份食谱不只是用来换资源那么简单,它背后藏着的,或许是一整套古老而有效的养生之道。
几天后,我又去了废品站。自从上次在那里淘到缝纫机,我就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期待。这次来,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制作药膳的器具或者材料。
废品站依旧杂乱不堪,空气中混杂着铁锈、灰尘和潮湿的味道。我戴着手套,在一堆破铜烂铁之间翻找,时不时停下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带走的东西。
“哎哟,这不是唐家的小姑娘嘛?”一个熟悉的嗓音传来,我回头一看,是废品站的老李头。
他笑眯眯地走过来,“你上次那个缝纫机可是捡了个大便宜,听说现在村里好多人都来找你做衣服呢。”
我点点头,“谢谢您提醒我去看那堆废铁。”
老李头摆摆手,“我也就是顺口一说,谁能想到那破机器还能用呢。”
说话间,我的手指突然碰到了一样东西——一块被压在铁皮箱底的木盒。我蹲下身,把箱子挪开,轻轻打开木盒。
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几本线装书,纸张己经发黄,边角也有点破损,但整体保存得还不错。翻开第一页,密密麻麻的毛笔字迹映入眼帘,标题写着《太医局药膳方》。
我心头一震,连忙翻看下去。果然,书中详细记录了多种药膳配方,包括食材搭配、炮制方法、适用人群等,甚至还附有草药图谱。
“这是……”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老李头凑过来看了一眼,“哦,这个啊,前几天收来的,本来打算当柴火烧,你要是喜欢,拿去吧。”
我连连点头,赶紧把木盒抱在怀里。正准备起身,眼角忽然瞥见旁边还有一个小布包,鼓鼓囊囊的,像是装着什么东西。
我好奇地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包晒干的药材!有党参、黄芪、枸杞、茯苓……都是常见却不容易一次集齐的补益类药材。
“这也算你的?”我抬头问老李头。
老李头挠挠头,“好像是之前谁寄存在这儿的,一首没人来取。你要的话,我也给你。”
我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抱着木盒和药材包走出废品站时,阳光正洒在脸上,暖洋洋的。
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开始研究那本《太医局药膳方》。里面的许多内容都和我之前接触过的中医理论相吻合,但也有不少是我在现代未曾见过的独特配方。
我挑选了一个适合全家人食用的补气养血汤,按照步骤慢慢熬制。这一次,我特意加入了从废品站带回的药材,还调整了火候和时间,让药效更好地融入汤中。
第二天清晨,母亲起床后惊讶地看着我,“你昨晚又做了什么汤?我今早醒来,整个人都觉得轻快了不少。”
弟弟也嚷嚷着要再来一碗,“姐,你这手艺该不会是从哪偷师来的吧?”
我笑着摇头,“是我自己看书研究出来的。”
接下来的几天,我陆续尝试了不同的药膳方子,每一种都有明显的效果。母亲的关节痛减轻了,弟弟的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甚至连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吃完后都说了一句:“这汤,不错。”
村里的邻居们渐渐听闻了我的“神奇汤”,不少人登门拜访,想讨教做法。起初我还一一解释,后来干脆整理了一份简易的食谱,写在纸上送给他们。
没想到,这事传得飞快,连隔壁村的人都来了。
“唐晓棠,你这手艺不简单啊。”一位年长的大婶夸赞道,“我家老头子腰疼多年,喝了你这汤居然能走路多了。”
我笑着递给她一份新的食谱,“这是我刚研究出来的新方子,您可以试试。”
正当我忙着应付来访的村民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闹声。我走到门口一看,原来是唐晓梅带着几个不明身份的人走了进来。
她站在门口,目光扫过我家院子,嘴角扬起一抹冷笑,“哟,唐晓棠,你现在倒是挺风光的嘛。”
我没理她,继续给客人倒水。
她却不依不饶,“不过,你那些药材,是从哪弄来的?别又是偷来的吧?”
我抬起头,淡淡一笑,“你可以去问问废品站的老李头,是他亲手交给我的。”
唐晓梅愣了一下,随即冷哼一声,“谁知道你用了什么手段骗人?”
我也不恼,只是平静地看着她,“如果你不信,大可以亲自去问。”
她咬牙瞪我一眼,转身就要走,却被其中一个村民拦住了。
“这位小姐,你说别人偷药材,那你有证据吗?”那位大婶冷冷地问。
唐晓梅一时语塞,脸色变得难看极了。
就在这时,门外又走进来一个人。我一看,竟是陆沉。
他今天穿了一件深色中山装,神情淡然,目光却首首落在我身上。
“听说你最近研究出了不少新药膳?”他走近几步,声音温和。
我点点头,“是有一些心得。”
他微微一笑,“我想请你帮我个忙。”
我看着他,心里忽然明白——这场交易,果然只是个开始。